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宋朝養豬文化

宋朝養豬文化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30 07:05:07

宋朝養豬文化(明清園中侃大山)1

有荊楚明珠之稱的木蘭湖是武漢的後花園,“煙波澹蕩搖空碧,樓殿參差倚夕陽”,讓人心曠神怡,遊覽完後似乎還意猶未盡,朋友建議去明清園走一走,那裡有武漢最大的古建群。噢,這風景秀麗的木蘭湖畔還隐匿有古建群,原先并沒聽過,既到此,自然要去一觀。

宋朝養豬文化(明清園中侃大山)2

明清園坐落于木蘭湖之濱的雨霖村,它離木蘭湖景區換乘中心很近,乘車不到十分鐘就到了。明清園确切地說是湖北明清古建築博物館,它保護性地收集了散落湖北各地明清時代的古建精品,搬遷于此,加以修繕後,現對大衆免費開放參觀。

宋朝養豬文化(明清園中侃大山)3

宋朝養豬文化(明清園中侃大山)4

古建是一扇打開曆史的窗,它已突破了“家”的概念,展現給人們的是文化的内涵。它的一磚一瓦都烙上了歲月的印記,或隐藏着某個時代的記号,需要你去慢慢品味,細細思量,從中得到啟迪,獲得某種靈感,從而完成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這是我喜歡古建的原因。

宋朝養豬文化(明清園中侃大山)5

走進明清園,其右手邊為“湖北明代藩王曆史陳列館”,館是由盧家老宅改造而成,主要介紹明代就藩于湖北的12位親王史。(明史我略知皮毛,就先侃下)明朝的藩王制度很令人尋味,這與朱元璋這草根兒皇帝有關聯。“初,太祖大封宗籓,令世世皆食歲祿,不授職任事,親親之誼甚厚。”那時其冊封二十六個王,有兵,有地,有歲祿,除了不準進京瞎晃外,權力是很大的。

宋朝養豬文化(明清園中侃大山)6

靖難之役燕王朱棣奪位後,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朱棣本身就是藩王造反起家,他自然明白藩王權力過大會的後果。這就有了:“有明諸籓,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這些被消了權力的藩王,既不能理事,又不敢造反,也不能無事做呀,終于尋得一樂事:就是不停的娶老婆生孩子。

宋朝養豬文化(明清園中侃大山)7

生的孩子會享受國家的俸祿,這是朱元璋定的老規矩。藩王們比着生,每個都有上百個子女,以至于到了明朝末年,朱氏子孫已突破200萬人之衆,這群貴族驕奢淫逸,造成巨大的财政負擔,使得百姓不堪重負,加速了大明王朝的滅亡。這或是朱元璋“養豬制度”留下的禍根。

宋朝養豬文化(明清園中侃大山)8

出了明藩王紀念館,它的南面是阮和平老屋與阮士保老屋,這兩棟清中期的建築都是由通山縣黃沙鋪鎮搬遷過來,由前廳、天井、廂房、後堂四部分組成,有江南民居的特點,是古民居中的精品。而緊挨它們的是廖氏官堂,此棟明代建築隐隐透露出着威嚴,與其它老宅有明顯不同。

宋朝養豬文化(明清園中侃大山)9

廖氏官堂為懸山式建築,一組三進,分别為下堂、中堂和上堂,由院落相連。官堂面闊五間,下堂又為官堂的正面入口,大門檐下設有鬥拱,硬山擱檩結構,中堂、後堂均為穿鬥式結構,這種家族式官堂是極為罕見的。史料記載:廖氏先祖廖忠為瑞國公,其子廖恕為虎威将軍。被朝廷賜修官堂、廟宇并予公祭。

宋朝養豬文化(明清園中侃大山)10

宋朝養豬文化(明清園中侃大山)11

或是前面參觀的老宅中規中矩,當鄂西民居吊腳樓呈現在眼簾時,頓時覺得有濃烈的異域風貌。這座來自恩施的吊腳樓,是由18位土家工匠,完全按照土家建築習俗複建的,開放不久,就成了明清園的網紅打卡點,每個來參觀的人都喜愛在此留影。

宋朝養豬文化(明清園中侃大山)12

宋朝養豬文化(明清園中侃大山)13

明清園的占地約有160畝,錯落有緻的分布着13幢紀念館和古建,每一棟都有它的特色,都會有它的故事,若是要慢慢細品,至少要半天的時間。走進這裡感覺時間過的太快,天色已入黃昏,必須要加快步伐了。

宋朝養豬文化(明清園中侃大山)14

明清園南面高地處,豎立着節孝坊,房屋正面做成牌坊的形式為鄂東南特有。四柱三間,其立面彙集了精美的泥塑、彩畫與雕刻。并有“皇恩旌表”、“儒氏黃保赤之發妻張氏”、“節孝坊”等石匾。節孝坊由光緒帝親題牌匾,茲為紀念儒士黃保赤之發妻張氏而立。張氏由24歲始至64歲終一直忠守節操,撫幼成才,正如牌坊上端所書“冰心”、“霜操”。

宋朝養豬文化(明清園中侃大山)15

走下節孝坊,在它的斜對面,我又見了山陝會館,何以用“又見”,因為山陝會館在中國分布的太廣,目前還存在的就有200來處,凡是重要商貿城市、交通要道都會有它的身影,大多已是當地标志性建築,見它就見到了西商。我所遇見的山陝會館就不下十餘座。

宋朝養豬文化(明清園中侃大山)16

明清時代,山西和陝西二大商幫:晉商與秦商,以鄰省之系喜結“秦晉之好”,稱之為西商,攜手打天下,說白了就是為了抗衡徽商及其他商人。西商為拓展江土所到之處必建會館。但他們多會以修關帝廟為先,以“義”字求共識,然後再起戲台,達到共榮,自然西商及其會館就在當地紮下了根。

宋朝養豬文化(明清園中侃大山)17

或從會館就能窺見西商的經驗理念,但不可否認西商的吃苦耐勞精神。他們從鹽業起步,發展到棉、布、糧、油、茶、藥材、皮毛、金融等各個行業;從内貿到外貿,業務擴展到蒙古、俄羅斯、朝鮮等鄰近國家。魄力之大、足迹之遠、财富之巨,讓世人贊其為“無西不成商”。

宋朝養豬文化(明清園中侃大山)18

西商揚名之後,更樂于修繕會館,甚至相互攀比。比如:聊城的山陝會館,從清乾隆八年始建,曆時66年,耗銀9.2萬多兩,算得上建築界的奇事。而被譽為“中國第一會館”的社旗山陝會館,就更為傳奇了,它位于河南省南陽市的社旗縣,是全國會館中唯一得到慈禧禦筆之寶的民間商會建築。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呂濟民、原副院長單士元曾贊歎其“藝術輝煌,絕無僅有”“輝煌壯麗,天下第一”,可見它的宏偉!

宋朝養豬文化(明清園中侃大山)19

用“睥睨天下”來形容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山陝會館,一點都來為過。而明清園中的這座山陝會館是來自棗陽市的鹿頭鎮,因戰亂及人為破壞,留存下來的隻有戲樓、鐘鼓樓和後堂,但也足見其的精緻和奢華。若是在幾百年前它豎立于某小鎮的街頭,一定會讓人擡頭仰望......

宋朝養豬文化(明清園中侃大山)20

在明、清幾百年的歲月中,西商把中國的商貿經營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留下了可圈可點的一筆。但能把商業演變成文化,莫過于徽商。用儒家文化來指導經商行為的理念,深得後世的認可,被稱謂儒商。徽州文風頗盛,當地居民"處之以學,行之以商”,徽文化影響更為深遠。徽派建築作為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曆來為建築界推崇模仿,馬頭牆、小青瓦的建築特色在各地多有借鑒。(徽派建築并非特指安徽建築)

宋朝養豬文化(明清園中侃大山)21

在明清園的衆多的老宅中,我們随處都能看見徽派建築的影子。半部世家就是江南徽派民居的典型代表,老屋大門的匾額上刻着“半部世家”,出自“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四水歸堂”的天井構造,都體現着儒家文化的精髓。

宋朝養豬文化(明清園中侃大山)22

然而舒家老屋卻是另類,這座清中期的建築整體呈現江南民居的特色,若不細看,會覺得與其它老宅并無差别。升起小飛機,空中俯瞰(右一),其兩邊的馬頭牆呈不規整對稱,天井有五處,而它的大門是歪的,門前道也是斜的,這就是古代風水建築中傳說的“歪門邪道”。

宋朝養豬文化(明清園中侃大山)23

舒家老屋原址在通山縣楊芳鄉,若是把它放回原址上,就能看出它的另類都是有意圖的。它右邊不規整的馬頭牆是為避開這邊來的“煞氣”,而歪門邪道也是為躲避迎面來的“沖氣”,還有一種意思就是财不露白,但其一宅中設有五個天井,卻反映出老屋主人有強烈聚财之心。哈哈,相信這老宅一定隐藏着故事......

宋朝養豬文化(明清園中侃大山)24

走在這甯靜的明清園中,那些無聲的老宅就是一本塵封的曆史教科書,随手翻開來就是一個故事......或許人們生活在水泥森林太久,記憶中的古村已漸行漸遠,傳統文化或已模糊,但很慶幸在武漢的木蘭湖畔還有個明清園,是該來走一走了,在這個冬日,聽聽它的聲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