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園園,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原306醫院),中醫科
醫學科普中心 劉燕/崔彥 編輯
《内經》所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所以說,陽氣是生命的根本。陽氣是否充足與人體衰老和疾病甚至死亡的發生,都有着極為密切的關系。陽氣強壯固密,營衛調和,就可以防禦外邪之;艾能補人體純陽,激發自愈力,自然能防病去疾,身強體健。
古人把太陽稱為天之陽,把艾稱為地之陽。艾之火是純陽之火,具有走三陰通十二經之功,灸火連續燃燒,可使艾火的純陽溫熱之氣由肌表透達,又因和髒腑相互聯系,能使陽氣通達。
特别是關元穴,是足三陰與任脈之會,又居下焦,真陰真陽關鎖于此,再加上艾燃燒時産生熱力和藥效,使其補陽之力更加顯著,從而達到養生壯陽之功。
古人雲,“甯事溫補、勿事寒涼”。現代人往往反其道而行之,空調、冰箱、冷飲無處不在,有些女性為了美穿露臍裝、露背裝,貪食生冷食物,損耗了身體陽氣,造成免疫力低下,身體各系統功能失調,被寒涼所傷,而引發了各種疼痛、亞健康、終身病、慢性病,所以說,現代人都需要艾的純陽之火!
在中醫範疇,針灸經常一并出現,也有不少人認為針灸是同一療法,其實不然。針灸在中醫體系中臨床應用較為廣泛,但它并非單一療法,而是針刺療法及灸治療法兩者的結合,可根據不同患者來進行針對性治療。
針與灸有何區别?
雖然針與灸都是建立在人體經絡穴位之上,但針療隻能通經脈,不能補元陽,而灸在補元陽的同時也能通經脈。針刺療法雖有“補瀉、迎随”的道理,但一般隻可以治療“不盛不虛”的症狀;而灸不問虛實寒熱,都可以使用灸法,且操作很簡單,自己在家就可以用艾灸,而針刺則要專業針灸師操作。
為何有些人艾灸後會暫時出現疾病加重反應?
艾灸後常常會有疾病加重的反應,這是正邪交戰的正常現象。病邪在體内寄居很久,他不會輕而易舉地乖乖就範,所以這時就免不了有反應,用艾灸方式激發正氣想把病邪趕出,那麼病邪就先頑強抵抗,這時正氣不足病邪旺盛,當然會有各種不适反應出來。随着艾灸時間增長,體内慢慢累積了很多正氣時,病邪就會逐漸地趕出體外了。
不了解穴位能灸嗎?
當然可以,哪裡不舒服灸哪裡。中醫把這種方法叫阿是穴或天應穴。局部疼痛點必定是那裡氣血經脈不通造成的,灸局部可以直接通經脈,調氣血,驅病邪。
艾灸能美容嗎?
艾灸能美容。溫灸中脘、神阙、關元、足三裡、三陰交等穴,可以調内而養外,标本兼治,通過調節内分泌等系統調動先天後天之元氣,使人體的氣血充足而上達頭面,具有醒腦提神、五官發膚的功效,能夠有效淡化、分解面部表皮的黑色素沉澱,消除面部水腫、眼袋、黑眼圈、色斑等。
此外,艾灸還可以有效改善面部倦容,令女性五官、肌膚色澤紅潤,神采奕奕,而且在美容同時還可通過内分泌等系統起到減肥,治療婦科疾病的作用。
體質熱者能灸嗎?
灸具有雙向調節功能,經過傳導來調整身體的寒熱虛實。熱症施灸,《類經》說“因其勢而解之、散之、升之、揚之,如開起窗,如揭起被,皆謂之發”,艾火施灸可以使血管擴張,血流加速,腠理宣通,從而達到“火郁發之”的散熱退熱祛邪外出的目的!
所以,大家不必害怕,我們身體的功能很神奇,正氣内生,寒熱之邪自然出矣。所以熱性之人可灸!比如,扁桃體發炎,咽喉疼痛牙痛者,灸大椎、頸夾脊、天突,大部分灸友會感覺咽喉有濕潤感,症狀減輕。
但是,熱性之人需慎灸、少灸,不專業的話最好不灸或請專業醫師施灸。
為何更多人選用溫和灸?
毋庸置疑,化膿灸治大病效果極佳,但是實際操作時如果沒有專業醫師監護,很難。因為化膿灸則是把艾絨放在皮膚上點燃,使之化膿,可持續性産生刺激作用,但需要患者有極大的毅力。
一些患者不能持之以恒的,會出現傷口遷延不愈等麻煩。艾灸主要是患者自己在家操作,所以用持續的溫和灸。隻要堅持,就可以達到一樣的效果。
艾灸有沒有季節性?
艾灸在任何季節都可以灸,四時皆可扶陽。雖然有下述說法,春天樹木發芽時人體的病易複發,此時人體陽氣生發,灸時效果比較好,以及冬病夏治、三伏天灸時效果比較好,這些都是相對而言。如果有什麼毛病,早灸早好,根本沒有必要等到特定節氣再灸。
艾灸時間如何選擇?
随着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白領面臨生活和事業雙重壓力,白天沒有時間,隻有晚上可以艾灸。那麼,晚上施灸到底行不行?
一般來說,上午是一天中最适合艾灸的時候,但實際操作中不必那麼嚴格,中午、下午、傍晚、晚上,空閑時亦可施灸。不過,不建議晚上9點後還在大量施灸,輕者易導緻失眠,重者會傷陰,出現一系列問題。如果隻有晚上有時間,盡量在9點前結束艾灸。
泡腳與艾灸,最好分開做
有人說一邊泡腳一邊艾灸,不僅節約時間,還能效果翻倍。那真相真的如此嗎?其實不然,原因有二:
(1) 一邊艾灸一邊泡腳,等于是人為地打開皮膚腠理,引濕氣侵入體内,暫時效果可能明顯,長期會引起更多問題。
(2) 艾灸時氣血會向艾灸部位湧,趕走病竈,泡腳時氣血也會向腳上湧。如果人氣血比較差時,兩者同時做,會導緻大腦供血不足,出現頭暈疲軟狀況。即使人的氣血相對比較足,兩者同時做時,氣血不能全力向一個部位湧,也會影響效果。
所以,泡腳和艾灸最好分開做,可以泡完腳後再艾灸,因為泡腳後身體整個血液循環加快,此時艾灸對經絡於阻之處打通得更好,排寒濕效果當然也更佳。
特殊情況下不可艾灸
艾灸并非時時可灸,人人可灸,需要根據自身狀況進行定位,尤其要注意:①孕婦不灸腹部和後腰邸;②嚴重心髒病、惡性腫瘤患者慎灸;③局部紅腫熱痛慎灸;④極度疲勞,過饑、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忌灸;⑤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⑥無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配圖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