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本課隻講一個漢字,就是“鬲”部的部首漢字“鬲”。“鬲”在現代漢語不是常用漢字,但它在古代卻是生活離不開的漢字,我們現在學習青銅器知識,辨記青銅器物,常常會用到這個漢字,因為鬲是博物館中的常客,由此這個漢字也算重點漢字,其詳情如下:
鬲。讀音有三個:
(一)lì。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标注的讀音,給出的解釋是:“鬲,鼎屬。實五觳(讀hú,古代的一種量具)。鬥二升曰觳。象腹交文,三足。凡鬲之屬皆從鬲。䰛(讀lì),鬲或從瓦。㽁(讀lì),漢令鬲從瓦厤聲。”象形字。本義是鼎類的空足炊具。《說文》裡的這段話需要解釋,我們結合字形來說:
(鬲的字形演變)
鬲是一種古代的炊器。圓口,三足中空。《說文》說它容積有五觳大,一鬥二升叫作一觳。(中間的X)象腹部交錯的紋飾,(下面的小)象三隻腳。䰛是鬲的異體字。在漢代鬲曾經出現過“㽁”這種形聲字寫法,後來“㽁”已經不再通行,消亡了。
(鬲的樣子)
鬲在新石器時代已經出現,商周時期陶鬲與青銅鬲并存。
(商代陶鬲)
“鬲”是古代燒水煮粥的一種器皿。王筠《說文句讀》:“《釋器》:‘鼎款足者謂之鬲。’《封禅書》:‘其空足曰鬲。’《索隐》雲:‘款者空也。言其足中空也。’”
鬲在博物館常常被誤認為是鼎,其實鬲與鼎在内部區别明顯,鼎和鬲最根本的區别在于:鼎的三足是實心的,而鬲的三足是空心的。而且鼎可以明顯的分為腹與足兩部分,鬲的腹與足不易分開,足壁與器壁相連,足壁也就是器底。
(鼎)
因為鬲的特殊構造,它的足部中空可以灌入水或湯,因而與火的接觸面積增大,加熱時可以迅速升溫。《漢書·郊祀志》:“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其空足曰鬲。”大禹收集九州牧守的金屬,鑄造了九鼎,……其中足中是空的就叫鬲。沈括《夢溪筆談·補筆談》卷二:“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謂鬲也。”
鬲也指古代喪禮用的一種瓦瓶。《禮記·喪大禮》:“陶人出重鬲,管人受沐。”孔穎達疏:“陶人,作瓦器之官也。重鬲者,謂縣重之罂也,是瓦瓶,受三升。”
(二)gé。這個讀音出自《廣韻》。用法較多:
(1)鬲(膈)俞,針灸穴位名。在脊骨第七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三國志·魏志·華佗傳》:“太祖苦頭風,每發,心亂止眩,佗針鬲,随手而差。”曹操為頭痛病所苦,每當發作,就心情煩亂,眼睛眩暈。華佗隻要針刺鬲俞穴,應手而愈。
(膈俞穴位置)
(2)通“隔”。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解部》:“鬲,假借為隔。”《古今韻會通要·陌韻》:“隔,通作鬲。”用法有二:[1]《漢書·武五子傳》:“群邪錯謬,是以親戚之路鬲塞而不通。”顔師古注:“鬲,與隔同。”一幫小人颠倒是非,緻使親人之間有了隔閡不得溝通。[2]古代的戰備設施。《墨子·備梯》:“二十步一殺,殺有一鬲,鬲厚十尺。”城牆上每隔二十步設置一個“殺”,備有一個儲放投擲物的“鬲”,“鬲”厚十尺。
(3)通“膈”。人和哺乳動物胸腔與腹腔之間的膜狀肌肉。《洪武正韻·陌韻》:“膈,胸膈心脾之。通作鬲。”《素問·五藏生成論》:“心煩頭痛,病在鬲中,過在手巨陽、少陰。”心煩頭痛,胸膈不适的,病變在手太陽和手少陰經。
(膈的位置)
(4)通“槅”,大車轭。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木部》:“槅,《考工記》作鬲。”《周禮·考工記·車人》:“徹廣六尺,鬲長六尺。”孫诒讓《周禮正義》:“鬲即槅之借字。《釋名·釋車》雲:‘槅,枙也,所以扼牛頸也。’”大車即牛車,所以這裡的扼牛頸就是指的大車轭。
(5)縣名。漢代所置,在今山東省德州市東南。《切韻·麥韻》:“鬲,縣名,在平原。”《史記·曹相國世家》:“還定濟北郡,攻著,漯陰、平原、鬲、盧。”回軍平定濟北郡,攻打著縣、漯陰、平原、鬲縣、盧縣。
此外,鬲讀這個音時,還是姓氏。《廣韻·麥韻》:“鬲,姓,殷末賢人膠鬲之後。”《水經注·河水》:“應劭曰:‘鬲,偃姓,咎繇後。’”
(膠鬲像)
(三)è。讀音出自《集韻》。用法有三:
(1)同“軶”。車上系在轅前架于馬頸的部件。《集韻·麥韻》:“軶,《說文》:‘轅前也。’或作鬲。”
(2)同“搹”。把,握住。朱峻聲《說文通訓定聲·解部》:“鬲,假借為搹。”
(3)通“厄”。困厄。《祀三公山碑》:“蝗旱鬲我。”即遭受蝗蟲幹早之災。
(祀三公山碑中的鬲字)
“鬲”的小篆寫法如圖:
(鬲部的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之532,部分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版權方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