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孩子的閱讀能力能培養出來嗎

孩子的閱讀能力能培養出來嗎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30 15:49:49

周末看了朋友圈力薦的《海蒂和爺爺》。整部影片讓我感觸最深的不是海蒂和爺爺的祖孫情深,也不是海蒂樂天派的性格,反而是貴族小姐克拉拉的奶奶引導海蒂閱讀故事的片段。

家庭教師告訴克拉拉的父親和奶奶,海蒂愚笨不識字,他教不了。但奶奶卻不這樣認為,她送給5歲的海蒂一本《格林童話》,每天給她講故事。突然有天她告訴海蒂,你現在學會讀書,就會知道故事裡接下來發生什麼了。慢慢地,海蒂竟然可以念出整段故事了。

海蒂可以說是在山裡跑大的“野孩子”,貪玩、不愛讀書,但在克拉拉奶奶的引導下,這個善良調皮的孩子最終喜歡上了閱讀,并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寫故事。

孩子的閱讀能力能培養出來嗎(孩子不到2歲就要培養閱讀能力)1

在我們周圍也有很多不太喜歡閱讀的孩子;同時,也有一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在4、5歲這個年齡階段,沒必要閱讀,上學後老師自然會教。但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本傑明·布魯姆發現,小學生出現厭學、學習吃力等現象,60%以上的原因可以歸結為孩子在年齡較小時,家長對孩子的閱讀訓練開展不足。教育專家稱這一現象叫“早期閱讀缺乏”。

國外那些值得借鑒的“早期閱讀”計劃

也許會有家長問,“早期閱讀”到底要多早?

腦科學研究發現,一個人接受刺激的最佳期是兒童早期,早到多久?18個月!他們發現18個月之後如果大腦沒有在适當的時候受到刺激,有些東西就永遠喪失了。所以,“早期閱讀”提倡兒童一歲半之後,家長就應該适當的開始讓其閱讀。起初,家長需要将兒童繪本中的内容讀給寶寶聽,孩子認字後,就應該培養其自主閱讀能力。就像海蒂那樣,讓她自己讀故事。

美國是最早提出,學齡前兒童需要一套完善閱讀計劃的國家。并且他們正在不遺餘力地用國家力量推動“早期閱讀”。1998年,美國國會通過《閱讀卓越法》(Reading Excellence Act),将兒童閱讀納入法制化軌道;2002年,小布什簽署發令《不讓一個孩子落伍》(NCLB),專門推出兩項計劃——一項針對學前班到小學三年級的“閱讀優先”(Reading First)計劃,另一項即針對學前兒童的“早期閱讀優先”(Early Reading First)計劃。2009年,奧巴馬又簽署《美國複蘇和再投資法案》(ARRA),明确提出要提高兒童的聽說讀寫能力。現在,“早期閱讀”已被美國納入國家戰略,并推行了20年。

同樣在新西蘭,“早期閱讀”也被置于至關重要的地位。他們有一個“早期閱讀康複方案”。該方案明确指出:在新西蘭正式上學的年齡是6歲,但在之前,會有許多有閱讀困難的孩子被鑒别出來,他們将接受由政府提供資金的的“閱讀康複方案”。一般孩子僅需16個星期就能趕上。

在英國,1997年頒布了一個“國家讀寫戰略”。他們對四歲孩子,在語言及讀寫方面的要求是:盡快能夠運用英語,學會成為一個閱讀者和作者。英國教育學者認為:語言、讀寫還有表達技巧在兒童智力、情感和社會學習方面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實,還不止上面提到的國家,西方大多數國家對孩子的“早期閱讀”是非常重視的。所以,身為家長,盡早的培養孩子早期閱讀的能力也刻不容緩。

為什麼要提倡“早期閱讀”

肯定有家長會說,别的國家提倡就是好的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提倡“早期閱讀”還真不是崇洋媚外,它确實是有科學依據的。

首先,孩子在4歲以前的智力發展最為迅速。

1964年,心理學家本傑明·布魯姆(Benjamin Bloom)發表了《人類特性的穩定與變化》一書,書中指出:如果以17歲時人的智商水平為100%,那麼他4歲時就已經具備50%,8歲時達到80%,接下來近十年隻能提升20%。

也就是說,人類智力發展的速度是逐漸遞減的。俗話說“從小到大,三歲看老”也并不是沒有道理的。孩子早期閱讀習慣的培養對他上學、甚至工作都有很大的影響。

其次,越早閱讀的孩子,越機靈

加拿大約克大學雷蒙德·瑪教授在《心理年鑒》上發表過一項研究成果:學齡前的孩子,他們讀到、聽到的故事越多,心智越靈敏。簡單的說就是,學齡前孩子,閱讀越多的孩子越聰明。

當然,這也不是信口開河。腦科學家發現大腦并沒有單獨的閱讀區域,人們在閱讀時會調動語言區域、想象區域、嗅覺、聽覺等多個大腦區域。比如,當孩子閱讀到“又大又紅的蘋果竟然是酸的!”,會激發孩子想象一個真實的蘋果,還會啟動顔色控制區,味覺控制區。正式在閱讀的過程中,無形中鍛煉了大腦。

最後,稍大一點的孩子,通過閱讀塑造世界觀、價值觀

學齡前的孩子,處于懵懵懂懂探索世界的關鍵時刻,此時形成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在他們今後的人生道路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而現在的繪本多種多樣,大多數都是溫暖感人的故事,比如《青蛙弗洛格的成長故事》,在這些故事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将來也一定是溫暖的人。

“早期閱讀”的幾個誤區

在我們周圍,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注重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學齡前閱讀成了很多家長重點關注的對象,但由于對未來入學的擔憂,讓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偏離了早期閱讀的本質,造成他們培養孩子早期閱讀時陷入幾個誤區。

首先,早期閱讀不是為了識字。

前兩天同事張麗很自豪的說,不到2歲的兒子已經能認識47個漢字了。奶奶經常在家教,現在出去都能認識公交站牌了。像我同事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追着趕走讓孩子認字,生怕落在别人後面。

但大部分教育專家對這樣識字教育并不認可,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與特殊教育學院的周兢教授曾說“學齡前孩子集中大量認字,并不符合孩子的發展規律,這很可能會犧牲了孩子正常發展的機會!

孩子認字是自身發展自然而然的一個過程,在閱讀時孩子會因為好奇心和探究欲,讓他對漢字産生興趣,進而有了認識漢字的意願,這才是真正的識字過程。

其次,早期閱讀不是為了功力的獲取知識

現在很多家長讓孩子閱讀是為了讓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識。孩子背不出來幾首唐詩,家長都不好意思出門。

記得上個月帶優米去打防疫針時,一位隻有一歲七個月的寶寶在背弟子規。在休息區這位孩子的奶奶自豪的說,“我家孩子現在弟子規能背好多,唐詩能背快30首了。”無數家長都投去了羨慕的眼光。但我卻一直在想,這些知識到底是孩子好奇心驅使下自己要學的,還是被家長強行塞進小腦瓜裡的?

學前兒童的智力發展速度最快,并不意味着在這個階段學習知識最好,因為有比具體知識更為重要的任務。與其費經心思讓孩子背古詩,還不如想點辦法培養孩子對古詩的興趣。就像周兢教授曾說:讓學齡前兒童花大量時間精力去學習那些以後還有機會學到的東西,簡直是對這段寶貴時光的浪費

最後,急功近利,想快速培養孩子閱讀習慣

前面我們說了,大腦沒有直接負責閱讀的區域。閱讀時,大腦需要召集原來負責處理味覺、嗅覺等部位功能的區域,抽離原來的工作,合力配合完成閱讀。也就是說,閱讀是一個需要大腦多個區域不斷配合才能完成的動作,因此閱讀需要練習很久才會熟練,才能演變成一種習慣,它是一種後天習得性行為。并不是通過幾次鍛煉就可以獲得的技能,所以家長要放慢心态。

那麼,面對早期閱讀,家長到底該怎麼做?

首先,家長需要想明白一個問題,對于孩子閱讀你的目标是什麼?

就像前面提到的很多家長讓學齡前的孩子閱讀,有的是為了認字、有的是為了讓孩子獲取未來要用的知識、還有家長是為了面子。

更高一級的家長會認為,早期閱讀是為了養成孩子閱讀的習慣,可以在未來與他人有談資。這沒有什麼錯,但都不全面,其實早期閱讀最重要的一個目标是,讓孩子成為一個終身閱讀者。讓他們能夠享受閱讀、喜歡去閱讀、能讀任何他們喜歡的書、不僅能讀出每一個字,還可以完全理解所閱讀的内容。

這才是家長真正應該做的,試想未來變化莫測,我們現在所學的知識就一定是正确的嗎?隻有孩子成為一個終生學習者,才能不管未來怎楊變化都能有底氣應對。

其次,家長要因材培養。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感官差異,家長培養閱讀時需要根據孩子的特長進行特殊對待。心理學上将孩子分為視覺型、聽覺型、觸覺型、運動型。

視覺型孩子:擅長通過圖片、視頻,地圖等能看到的東西獲取信息。家長可以側重于通過圖片較多的繪本、或是啟蒙型視頻幫助孩子對閱讀引起興趣。

聽覺型孩子:擅長從語言中獲取信息。平時家長可以采取,自己閱讀讓孩子聽的方式培養孩子對書本的興趣。

觸覺型孩子:喜歡通過觸摸來學習,就像小嬰兒一樣。這類家長則可以給孩子買一些觸摸類的繪本,讓孩子通過觸覺接納繪本,從而愛上閱讀。

運動型孩子:他們喜歡動起來的感覺。比如看到一個有意思的故事,他們就會躍躍欲試,希望可以表演出來。這類孩子讓他們安靜地坐着閱讀,是違背他們天性的。家長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孩子愛上閱讀。

最後,想盡一切辦法讓孩子愛上閱讀。

讓孩子愛上閱讀,就需要家長自己動腦筋了,你可以幫孩子建立閱讀儀式感、或培養孩子對書籍的敬意、或從每天一個睡前故事開始等等,開動腦筋,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特殊對待。

這一點上著名節目主持人汪涵就做的非常好。有一次在《天天向上》的舞台上,他說,為了讓兒子沐沐愛上閱讀,他每次隻會在孩子應該得到表揚時帶孩子去書房,并告訴他,“因為你做的好,爸爸才帶你來書房”,現在兒子也知道,隻有讓父親滿意他才能去書房,試想等沐沐長大,他對書籍的認知和普通孩子能一樣嗎?

早期閱讀,是培養孩子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一旦錯過,就要花好幾倍的努力才能達到同樣的效果,所以,家長都應學習克拉拉奶奶,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讓孩子愛上閱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