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種植白及成本

種植白及成本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11:16:56

白及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優質高産栽培技術

李春華

白及為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幹燥假鱗莖為我國民間傳統中藥材,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同時,白及在保健食品、蔬菜保鮮劑、釀酒、糊料及護膚化妝品等 領 域 得 到 廣 泛 的 應用,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白及花色豔麗,可作 為 園 林 觀 賞 植 物 栽培。

種植白及成本(白及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1

圖1 白及組培苗

一、生物學特性

白及在全國大部分省區均有分布及栽培。白及多生長在高山、林緣或山坡草叢中,喜溫暖、陰涼和較陰濕的環境,有一定的耐寒性。在 長 江 中 下 遊 地 區 能露地栽培,以中南和西南平均氣溫14.6℃的地區,植株生長旺盛,低于0℃以下的地區則易受低溫凍傷或凍死。白及在黃土、紅土、黑土、沙土上都能種植,以在土質疏松、肥沃、沙壤土、不積水的地塊上種植産量高、質量優。白及喜充足的散射光,以半陽的生長環境為佳。

種植白及成本(白及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2

圖2 白及花朵

二、栽培技術

1. 選地與整地

白及是淺根性植物,選擇疏松的沙壤土,pH值在5.5~7.5之間,土層厚度不低于30厘米的土質種植。白及喜肥,每畝施入腐熟有機肥3 000~6 000千克,三元複合肥50千克,施肥後用旋耕機翻土20厘米以上,使土壤和肥料充分混合均勻。種植前耙細整平,作寬1~1.3米的高畦,開寬30~40厘米、深25~30厘米的排水溝,利于排水管理。

2. 種苗選擇

以三叉紫花大白及作為種植品種,選擇新鮮完整、無病害、無機械損傷的白及分株塊莖作為種苗,塊莖大小以1~1.5厘米為宜,或從種苗公司選購6月齡的優質無菌播種苗。一般一畝地需要塊莖種苗或組培馴化種苗8 000~10 000株。

3. 栽種方法

大部分地區宜于春季3~4月栽植,少部分南方地區可于秋季9~11月或翌年2~3月栽植。株 行 距 一 般 為 1 5 厘 米×20厘米,穴深10~12厘米,每穴以正三角形栽入種莖1塊。栽種時種莖平擺穴底,須根保證直立,莖稈靠近,芽頭向上,芽頭與土平面深度在3厘米。栽後澆透水,并覆蓋黑色地膜或粉碎的稻草稭稈、枯樹葉等,以控制雜草叢生。

4. 田間管理

①間苗與補苗。當白及芽頭開始萌發時,及時将地膜破小口,對種植地适當間苗,将一部分過密的幼苗移植到未萌發的空缺部分,确保白及産量。[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

②遮陰。在5~9月間搭建遮陽網,要求遮陽網遮陽度50%~70%,離地高度為1.5~2米。

③中耕松土。根據白及生長情況,采用地膜覆蓋的地塊,需要揭開地膜中耕松土2次。不覆蓋地膜的地塊,一般每年中耕除草4次。第一次在3~4月齊苗後,淺層中耕松土除草;第二次在6月雜草快速生長期,及時中耕松土除草;第三次在8~9月,此時白及正處于塊莖膨大期,中耕除草以避免雜草與之争水争肥;第四次在白及地上部分死亡後的10~11月。每次中耕除草時要淺鋤畦面,避免傷根。

④水分管理。白及喜濕,塑料大棚内種植要保持土壤濕潤,幹旱天氣要及時人工澆水。林地栽植如遇暴雨天氣,要及時清理排水溝渠,以防白及地下部分腐爛引起植株死亡。

⑤施肥。白及喜肥,可結合中耕除草進行追肥,追肥以追施有機肥為主。栽植後第一年内,施少量豆餅肥;栽植後第二年,每年施肥3次,第一次在出苗前的2~4月,每畝開溝施入豆餅肥200千克或腐熟有機肥500~800千克;第二次在生長旺盛期的5~6月,每畝施入生物菌肥100千克及複合肥40~50千克,施後立即中耕翻土,不能任其暴露在陽光下。第三次在塊莖膨大期的8~9月,每畝施入三元複合肥(氮含量低磷鉀含量高的肥料)50千克左右。第四次在白及倒苗後的10~12月,每畝撒施腐熟有機肥1 000~1 500千克,肥料經過漫長冬季的緩慢分解,能提高和補充土壤肥力,使翌年春白及生長健壯。

⑥越冬管理。白及喜溫怕冷,冬季寒冷的地區,應采取防寒抗凍措施,在秋末冬初采用蓋草或地膜覆蓋防寒。若架設蔭棚,可在蔭棚上加蓋塑料膜或草簾等,次年春季萌發時要揭開覆蓋物。

5. 病蟲害防治

白及葉片薄,易受多種病蟲害的危害,因此要做好病蟲害預測預報工作。采用誘蟲色闆和頻振式殺蟲燈等方法誘殺害蟲。

①主要蟲害。a.地老虎3~4月和8~10月為高發期,可用90%晶體敵百蟲制成毒餌,誘殺幼蟲,用1 . 1 % 阿 維 • 高 氯 乳 油 或 2 0 % 氰 戊 菊 酯 乳 油2 000~4 000倍液噴施防治。B.金龜子5~7月為高發期,防治方法同地老虎。C.蚜蟲主要在春季和夏初危害發育中的白及花芽,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000~1 500倍液等進行防治。d.葉螨4~5月或8~9月為危害期,應适期施藥,可選擇藥劑15%哒螨靈乳油1 000~3 000倍液,或10%阿維•哒螨靈乳油2 000~3 000倍液等進行防治。

②主要病害。a.塊莖腐爛病,一是要及時清除田間受感染病株,二是及時噴施青枯立克500~600倍液,每7天噴施1次,連續噴施2~3次,病株嚴重時,可用77%硫酸銅鈣可濕性粉劑500~1 000倍液澆施。b.根腐病防治措施,一是田間排水通暢,避免積水爛根,二是用 3億活孢子/克哈茨木黴菌可濕性粉劑300~500倍液等灌根或噴淋植株。c.枯心病防治措施同根腐病,噴藥時注意對準心葉喇叭口及莖基部。d.葉枯病多在春夏多雨季節發生,其防治措施,一是及時排除田間積水,二是用2%香菇多糖水劑1 000~3 000倍液,或25%吡唑醚菌酯 懸 浮劑1 000~2 000倍液等防治。e.炭疽病,4~6月葉片旺長期,發病初期可用25%咪鮮胺乳油500~1 000倍液,或25%苯甲•吡唑酯懸浮劑2 000~3 000倍液等防治。f.白絹病多雨天氣易發生,在發病初期用 24%噻呋酰胺懸浮劑1 000~2 000倍液對病株進行灌根或噴淋。g.鏽病,每年4月上旬清理田間雜草,在鏽病未發生或發生初期施藥,可選用43 %戊唑醇懸浮劑2 500~4 000倍液,或12.5 %烯唑醇可濕性粉劑1 000~2 000倍液,或40%丙環唑水乳劑1 500~3000倍液,12.5%四氟醚唑水乳劑2 000倍液等輪換交替施用,間隔10天1次,共噴2~3次。h.黑斑病,一般5月發病,7~8月為發病盛期,可用 24%己唑•嘧菌酯懸浮劑2 500倍液,或36%喹啉•戊唑醇懸浮劑2000~3 000倍液防治。

種植白及成本(白及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3

圖3 白及塊莖

三、采收及加工

塊莖繁殖苗栽植3年後,應及時采收。組培苗最好在栽植的第四年後開始采收,此時地下塊莖為5~10個,若不及時采收會因上部分沒有足夠的光合産物供應而影響塊莖品質。采收時間在9~10月地上部分枯萎後,用農具挖出塊莖,洗淨泥土後加工,否則塊莖會變黑。

将塊莖一個個摘下,保留須根,選有老杆和嫩芽的假鱗莖留種。将其餘塊莖殘杆剪去,放入清水中浸泡1小時後,搓磨去粗皮,洗淨泥土,放入沸水鍋中煮或燙至内無白心時取出,曬至半幹,去掉外部糙皮後,繼續曬或烘至全幹。揀去雜質及殘留須根,即成白及鮮幹塊莖,也可将鮮塊莖直接切片曬幹包裝。

四、種植成本與效益

1. 大田集約化種植效益分析

白及經過3~4年的嚴格管理,采收鮮塊莖每畝産量達2 500~3000千克,鮮塊莖按市場價每千克100~180元計算,産值達25萬~45萬元,扣除5萬元成本,每年每畝純收益在7萬~14萬元。

2. 大棚種植效益分析

大棚架子和塑料膜等費用,按每畝投入1萬元計算,種植3年後,每畝鮮塊莖産量達3 000~4 000千克,畝産值達30萬~65萬元,扣除6萬~7萬元成本,每年每畝純收益8萬~19萬元。

3. 林下種植效益分析

種植3~4年後,每畝鮮塊莖平均産量1 200千克,畝産值達12萬~21萬元,扣除3萬元成本,每年每畝純收益達3萬~6萬元。

種植白及成本(白及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4

圖4 白及鮮幹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