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社會救助幫扶工作,及時有效保障受疫情影響困難群衆的基本生活,福建省民政廳在3月24日緊急印發了通知,要求切實加強疫情期間困難群衆基本生活保障。通知強調:一要有效對接困難群衆救助需求;二要強化外來困難群衆臨時救助;三要做好失能、半失能分散供養特困人員關愛服務;四要進一步提升救助時效;五要堅定扛起政治責任。
目前,如何有效對接困難群衆救助需求?
通知明确,落實好主動發現機制,組織動員基層幹部、村級組織、社會救助協理員、社會工作者等,通過上門、電話、微信等多種方式,加大困難群衆巡訪探訪力度,及時了解、重點關注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域内的低保、特困和低保邊緣家庭及臨時遇困人員的生活狀況,切實摸清底數、掌握需求、有效對接,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救助。
暢通社會救助熱線,及時有效處置求助事項,确保困難群衆求助有門、受助及時。關注互聯網募捐、衆籌等平台發布的求助信息,主動靠前實施救助幫扶。
如何強化外來困難群衆臨時救助?
通知明确,特别關注疫情防控期間外來務工人員的基本生活狀況,對受疫情影響、暫時找不到工作又得不到家庭支持而使生活陷入困境的外來務工人員,因實施管控等原因暫時滞留的臨時遇困人員,取消戶籍地限制,由急難發生地鄉鎮或縣級民政部門按急難型實施臨時救助,做到凡困必幫、有難必救。
同時,對未納入兜底保障範圍但受疫情影響無法返崗複工、連續三個月無收入來源、生活困難且失業保險政策無法覆蓋的農民工等未參保失業人員,及時給予臨時救助,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根據疫情影響,臨時救助可采取現金和物資發放等形式,必要時可通過發放生活必需品及防護用品等實施。
積極開展“先行救助”,及時啟用鄉鎮(街道)臨時救助備用金,有條件的地區可委托村(社區)直接實施小額臨時救助。加強與公安、城市管理部門的配合,強化街面巡查,對街面流浪乞讨人員做到“應救盡救”。
如何做好失能、半失能分散供養特困人員關愛服務?
通知指出,3月22日,福建省民政廳已将失能、半失能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的信息數據定點推送各地排查,要求各地認真組織基層力量,定期訪問了解這些對象的居家生活情況,有效對接其服務需求。
針對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域内的相關對象,要加強探訪巡訪,由鄉鎮、村逐一聯系其委托照料責任人,督促落實好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照料護理責任,增加照料服務頻次;對委托照料責任人被隔離進行醫學觀察或因封控無法履行照料責任的,要及時重新指定臨時照料聯系人,落實好“一對一”照料責任人制度,确保“平日有人照顧、生病有人看護”。
如何進一步提升救助時效?
通知明确,根據疫情防控實際,以提高救助時效為目标,持續簡化優化審核确認程序,科學靈活調整入戶調查、鄰裡訪問和張榜公示等環節的形式,取消可以通過各級政務服務平台和核對系統查詢的相關證明材料,推進縣(市、區)的救助審核确認權限下放至鄉鎮(街道)。在封控和管控區,對申請民政領域社會救助的,可推行非接觸、遠距離網上或電話辦理,部分手續可待疫情防控調至低風險後補辦。
疫情期間當月救助資金應提前足額發放至對象個人賬戶;對受疫情影響導緻家庭人均收入下降的低保對象,要适當提高補助水平。關注受疫情影響無法外出務工、經營、就業,導緻收入下降、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居民,将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低保等兜底保障範圍。
那麼,如何申請臨時救助?
福建省民政廳有關負責人表示,臨時救助按屬地管理原則,因疫情導緻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人員,可向所在地鄉鎮(街道)提出申請,也可直接撥打12345求助,或撥打當地民政局電話咨詢。
(一)臨時救助申請條件有哪些?
臨時救助不針對特定人群、身份,隻依據是否發生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困難,導緻基本生活難以為繼,符合臨時救助等條件的情形。
戶籍人口
根據困難情形,臨時救助對象分為急難型救助對象和支出型救助對象。
非戶籍人口
1.非本地戶籍人員,有當地居住證(含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符合居住地申請臨時救助條件的,參照當地居民予以救助。
2.疫情期間,受疫情影響,暫時找不到工作又得不到家庭支持導緻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外來務工人員和因疫情管控等原因暫時滞留、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臨時遇困人員,不受戶籍或居住證限制,參照急難發生地居民予以救助。
(二)找誰申請?
符合條件的可向戶籍地、居住地或急難發生地鄉鎮(街道)提出申請。因疫情遇困人員直接向急難發生地鄉鎮(街道)提出申請。
(三)申請材料有哪些?
1.救助申請表;
2.誠信承諾書;
3.證明生活困難的其他材料;
4.居民身份證(戶口簿)或居住證(含港澳台居民居住證);
5.核對授權書。
◆申請急難型臨時救助:需提交1—4所列申請材料,對一時無法提供第3項申請材料的可由村(居)證明替代。因疫情導緻的困難由急難發生地先行救助,後補充說明情況,疫情管控區域出現的基本生活困難,可優先通過物資進行保障。
◆申請支出型臨時救助:需提交1—5所列申請材料,其中低保家庭、特困供養人員、原建檔立卡貧困戶、低收入家庭、已獲得住房保障的家庭和經教育、殘聯、工會等部門認定的困難家庭、省級基層幹部重點關愛幫扶對象等無需提供家庭經濟狀況核查授權書。
@在閩人:可随時撥打24小時民政部門社會救助服務熱線12345進行求助
來源丨人民網福建頻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