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朋友分享給我南懷瑾先生的一段視頻,對其中“道法的精神内斂”不解而問于我。今天就此和大家分享一下。
因緣是這樣的,南懷瑾在杭州欲拜師,老師父對南懷瑾說:“看世界上任何的東西,要輕松不要嚴重,尤其眼睛要會看東西,他一般人都要看花看風景,那個眼神看到好的花,都盯到花的上面去,錯了!像杭州風景那麼美,你出去看風景啊,叫風景跑到你眼睛裡頭來,看花要把花的精神收到我的眼神裡頭來,看山水要把山水的精神收到我的眼神裡頭來,不要把自己的精神放到山水上,放到花上,對它沒有用處,對你也沒有好處”。南懷瑾先生說:“這個話我一輩子記住,所以我現在眼睛也很好,可是進一步還不隻眼睛,他就是一個道法告訴你,精神内斂”。
很多朋友聽完,可能都會疑惑,“道法的精神内斂”是什麼意思。懂的人,聽完即明,不懂的人,千言萬語終究殊途。
佛說“不可說”的原因就在這裡,“一說就錯”的原因就在這裡。這點在《天道》中也有點出。
道法問題,佛理禅機問題,都是一樣的“能引無義故不可說”,當然在這裡你還存在“甚深故不可說”。不然為什麼達摩要面壁九年,神光為什麼要斷臂求法。
《道德經》開篇即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言之意就是言語具有局限性,無法完全表達道的含義,我們不要執念于所言所講即為一定,萬物都在變化,言不盡,道不明,要去感悟。
《紅樓夢》中有一句“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幹淨”。你明白這句話,也自然就明白了道法精神,明白了精神内斂,明白了山水花鳥與自我的統一互通。
讀完這篇文章,你也許依然不能明白“道法的精神内斂”,但或許你知道了,對于未知事理,可以更多的去采用沉默。如果更多一點,或許,你還能知道,對于山水、花鳥、婚姻、工作等諸相,可以不執着于“我”,不強行想要擁有,不必執念于将所有的美必須和自己有所關聯,不追逐,不跑到諸相裡去,讓其美的精神回到自己身上,達到與萬象精神的互通。
人不可能理解所有的事情,許多事不能說出所以然的,一些複雜的事情與其痛苦的糾結于尋找原因,還不如淡然地接受。
作者:清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