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兒園磕碰怎麼處理?磕碰傷,也就是磕碰引起的損傷,一般比較輕微,是幼年兒童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類外傷大多數磕碰傷都是對身體某一部位的挫傷,常引起局部皮膚、皮下軟組織的損傷,磕碰傷如果發生在關節,加上身體的活動,常常引起扭傷,常見的比如踝關節扭傷、腕關節扭傷等,下面我們将分兩部分進行展開,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孩子在幼兒園磕碰怎麼處理?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磕碰傷,也就是磕碰引起的損傷,一般比較輕微,是幼年兒童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類外傷。大多數磕碰傷都是對身體某一部位的挫傷,常引起局部皮膚、皮下軟組織的損傷,磕碰傷如果發生在關節,加上身體的活動,常常引起扭傷,常見的比如踝關節扭傷、腕關節扭傷等,下面我們将分兩部分進行展開。
挫 傷
挫傷是最常見的閉合性損傷,因鈍性暴力或重物打擊所緻的皮膚及皮下軟組織損傷。
挫傷有哪些表現?
挫傷發生後,首要出現的症狀是疼痛。因局部軟組織内出血或炎性反應等會引起局部出現明顯腫脹,嚴重的可以看到皮下明顯淤青。在受傷的瞬間,肢體是活動的,還會引起受傷部位出現傷口或創面。
挫傷的處理
首先要制動,也就是限制受傷部位的活動,單純皮膚和軟組織的挫傷,沒有傷口的情況,可以用毛巾包裹冰袋等對受傷部位進行冷敷,減輕疼痛的同時可以緩解局部的腫脹。
1 較輕的皮膚擦傷:
對于比較輕的皮膚擦傷,用無菌生理鹽水、礦泉水、涼白開等無菌液體進行沖洗,沖洗後使用碘伏或碘酒進行消毒。
2 較重的皮膚擦傷:
對于有持續出血或者滲出液體較多的擦傷傷口,在沖洗、消毒後用無菌紗布、無菌棉球、創可貼等覆蓋住傷口,吸收傷口滲出的液體并隔絕傷口外部的污染物;同時用繃帶對敷料進行加壓,減輕或阻斷出血。注意不要用帶顔料、粉末的物質接觸傷口。
3 注意事項:
(1)消毒的範圍務必要大于傷口的範圍。
(2)至少進行三次以上的消毒。
(3)對于滲出液體不多和沒有明顯出血的傷口,可以讓傷口直接暴露在空氣中,但是要保持幹燥,避免接觸髒污、液體等,以免引起感染。
(4)嚴格禁止冰袋等直接接觸皮膚,以免發生凍傷。
(5)對于有持續出血、擦傷面積較大的傷口,簡單處理後可以到醫務室做進一步處理,一般無需轉送醫院。
預防措施
1、帶嬰幼兒外出時,穿長袖上衣、長褲可以減少發生摔倒、剮蹭等造成擦傷的可能性。
2、照養人應提高防範意識,及時提醒并制止嬰幼兒在各種場所随意奔跑、打鬧。
扭 傷
扭傷是指四肢關節或軀體部位的軟組織(如肌肉、肌腱、韌帶等)損傷,而無骨折、脫臼、皮肉破損等。主要表現為損傷部位疼痛、腫脹和關節活動受限,多發于腰、踝、膝、肩、腕、肘、髋等部位。嚴重的扭傷,不僅會引起關節周圍韌帶的損傷,還會引起骨骼、半月闆等的損傷。在運動中較為常見。
緻傷因素
多由劇烈運動或負重持重時姿勢不當,或不慎跌倒、牽拉和過度扭轉等原因。
扭傷的處理
最重要的就是限制活動,可以通過紙闆、木闆等支撐物捆紮受傷的關節,使其不再活動。一般處理原則有五項:保護、休息、冰敷、壓迫、擡高。嚴重的肌肉拉傷(斷裂)、韌帶扭傷(斷裂)、骨折,須由專科醫師手術治療。
以踝關節扭傷為例,一旦發生踝關節扭傷一定要緊急就醫,在就醫前的緊急處理遵循RICE原則,是踝關節扭傷經典的緊急處理措施:
1、Rest(休息):停止走動,減少進一步損傷;
2、Ice(冰敷):傷後48小時内冰敷降低受傷部位的溫度,減輕炎症反應和肌肉痙攣,緩解疼痛抑制腫脹;
3、Compression(加壓):彈力繃帶包紮損傷處,适當加壓,以減輕腫脹,切忌過度加壓,否則會加重肢體遠端的腫脹甚至影響血供缺血;
4、Elevation(擡高患肢):患肢擡高至高于心髒的位置,促進靜脈和淋巴回流,減輕腫脹,促進恢複。
預防措施
1、由于嬰幼兒自身的防護意識不夠,照養人應避免嬰幼兒過快的奔跑。
2、在進行一些需要護具的體育活動時,應讓嬰幼兒佩戴全套的防護器具。
3、運動時要仔細觀察設計路線,避開放置建築垃圾、生活垃圾等雜物的混亂環境。
4、培養嬰幼兒的防範意識,提醒嬰幼兒注意保護自己。
文 | 任剛
編輯 | 宣傳中心
首都兒科研究所
新聞号
首都兒科研究所
科普号
首都兒科研究所
附屬兒童醫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