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南海1号的曆史

南海1号的曆史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0 23:08:09

南海1号的曆史?如今靜靜躺在陽江海陵島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裡的“南海I号”,是廣東人最熟悉的一條古船,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南海1号的曆史?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南海1号的曆史(南海I号曾來過廣州)1

南海1号的曆史

如今靜靜躺在陽江海陵島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裡的“南海I号”,是廣東人最熟悉的一條古船。

7月2日,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傳出消息,正式明确“南海I号”沉船部分陶瓷器産自廣東南海的奇石窯和文頭嶺窯。根據相關推斷,相關考古專家認為“南海I号”曾經到過廣州。

這是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同佛山市博物館、佛山祖廟博物館和南海博物館等單位進行的佛山市南海區窯址考古工作取得的最新重大成果。

一篇由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研究所副所長肖達順執筆,刊載于《中國文物報》的專文《佛山市南海區窯址考古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做了詳細介紹。羊城晚報記者随之對他進行了采訪。

“南海I号”出水的陶瓷器

在南越國宮署遺址也發現過

此次考古項目負責人肖達順告訴記者,早在2018年,相關學者就曾提出“南海I号”沉船出水的部分陶瓷器産自佛山南海奇石窯這一說法。

“南越國宮署遺址和香港地區的一些遺址也發現過和‘南海I号’類似的陶片、陶瓷罐。2018年,南海I号沉船考古報告發布,相關考古細節得以向社會披露。南越國宮署遺址有考古工作者提出,該遺址有部分陶器與‘南海I号’出土的部分陶瓷器一樣,産自佛山南海奇石窯。香港等地學者也曾提出過相同的觀點,這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肖達順說。

“南海I号”印花陶罐

“南海I号”印花陶罐的表面印花

雖然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早先也發現“南海I号”沉船出土的部分醬釉器與奇石窯醬釉罐非常相似,但因為當時已報道的奇石窯最晚的紀年材料是北宋“政和”款殘片,因而一直認為該窯在北宋末年到南宋早期就停止出産了。

佛山博物館藏奇石村出土陶罐殘件

佛山博物館藏奇石村出土陶罐殘件拓片

國内相關學者一般認為,在海外沉船和海上絲綢之路上的貿易古港出土的同類大罐中,南宋早期以前的多來自奇石窯,以後的則來自福建磁竈窯。如南宋初期的印尼鳄魚島沉船上的類似大罐,就被認為是奇石窯産品;而時代稍晚的爪哇沉船以及“南海I号”等沉船上的,就都被認為是磁竈窯産品。

那麼,南宋初期以後奇石窯是否還在繼續生産?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關乎“南海I号”陶瓷器産地的确認。

2021年8月,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同南海博物館和南越王博物院,到佛山南海奇石窯和文頭嶺窯址進行現場踏查、采集标本,初步證實了在“南海I号”沉船和南越國宮署遺址所見的此類醬釉器,均來自上述兩窯的說法。

推斷“南海I号”曾在廣州或附近海域裝船

為進一步求證,2021年9月,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同佛山當地博物館組成考古隊,正式對位于南海區獅山鎮的奇石窯和位于裡水鎮的文頭嶺窯開展區域性考古調查,直至去年底,調查發掘基本結束。

文頭嶺窯發掘現場

肖達順認為此次調查發掘工作成果頗豐,其中非常重要的是明确了“南海I号”沉船部分醬釉罐等器類的佛山南海産地,為南海地區窯業生産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同時,這也是“南海I号”出土文物首次被正式證實産地為廣東。

而确認此類陶瓷器産自佛山南海,是否就能認為“南海I号”曾到達過廣州?

肖達順進一步解釋,他說:“這些罐子質量和品相都比較差,主要是海洋上的生活器具,比如裝酒用、裝食物用。它們沒有收藏價值,因此不可能先運到外地進行交易或輸送,然後再乘船經過廣東海域。它們一定是在廣州或者廣州附近的海域進行裝船的。”

因此,肖達順認為“南海I号”曾經到過廣州。

奇石西門村窯發掘現場

或是南海窯專門燒制的酒壇

裝了“公使酒”上“南海I号”

在《中國文物報》的上述文章中,還轉引了南越王博物院副院長李竈新的觀點:

“唐宋時期,廣州是東方第一大港。唐代在廣州首設市舶司來專門管理海外貿易,宋朝由于陸上絲綢之路受阻,更加依賴海上絲綢之路貿易來增加财政收入。

據《宋史》記載,市舶司的主要職責是‘掌蕃貨海舶征榷貿易之事,以來遠人,通遠物。’朝廷不但派使者到海外招誘蕃國進貢,還要求市舶司及港口所在地方官員對到來的蕃漢商人熱情迎送,海舶初到之時有“閱貨宴”,停靠港口住舶期間提供酒食,離開時還要設宴張樂歡送。

為招徕蕃漢海商舉行宴設所需的經費和招待用酒來自地方官府所設的公使庫公使錢和公使酒庫所釀造的公使酒。

這次南海窯搶救性發掘和南越國宮署遺址考古資料整理研究階段性成果,不僅确定了宋代廣州公使庫和公使酒庫的具體位置,而且表明公使酒庫所需的釀酒器具和裝酒所用的酒墱(壇)是由南海窯專門燒制的。

更為重要的是為确認‘南海I号’到過廣州,并受到廣州市舶司和廣州地方官員設宴熱情招待并饋贈廣州公使酒,最後從廣州港離岸提供了關鍵性的實物證據。”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同時也是“南海I号”保護發掘項目負責人的崔勇,也認同“南海I号”曾到達過廣州的說法。

他還表示:“此次考古工作對‘南海I号’沉船考古有着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這也間接說明,廣東南宋時期外銷陶瓷生産依然保持着不小的規模,同時也反映了廣州在南宋中晚期依然保持着較為強勢的海洋貿易地位。在工作方法上,我們成功實踐了水下考古和沉船考古主動回到陸地尋找相關文物産地的學術路線,為日後同類工作開辟了嶄新的課題方向,前景廣闊。”

來源| 羊城晚報、羊城派、金羊網

文字|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文藝 通訊員劉長

圖片| 受訪者提供

來源: 羊城晚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