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門診來了一位42歲男性患者,周身遍布風團紅斑,伴随瘙癢症狀,已經持續一星期了。因最近兩天感覺病情加重,奇癢難耐,故而就診。患者自述,一周前因嗓子疼痛開始自行服用阿莫西林,之後在身體四肢等處出現紅斑、風團等荨麻疹症狀,有點瘙癢。
因患者之前有荨麻疹病史,一般服用氯雷他定後即可消解止癢。但是這次好像有點反常,用藥後,隻在起初兩天症狀輕微時有效果,而到後面皮疹持續加重時,吃再多氯雷他定也無濟于事。
【案例分析】
經過診察,患者身上所起的紅斑确實為荨麻疹,但不是普通的荨麻疹,而是藥物性荨麻疹,在表現特征上,藥物性荨麻疹顔色更深,範圍更大,消退更難更慢,而且瘙癢不适感也更為嚴重。
由于這位患者此前服用過阿莫西林,而阿莫西林常見的過敏反應症之一就是出現荨麻疹,故而診斷為是因錯誤服用阿莫西林導緻的皮膚過敏。好在這位患者并沒有胸悶腹痛等其它不适,所以隻需停用阿莫西林,再口服一些抗過敏治療藥物即可。
阿莫西林和頭孢,都不是消炎藥
在平時生活中,很多人都像上面這位患者一樣,在身體出現疼痛炎症時,輕易地就會想到吃點阿莫西林、頭孢之類的常備藥,以為它們可以消炎止痛。殊不知,它們根本就不是消炎藥,也壓根兒沒有消炎功效!
那麼,為什麼醫生也常常給患者開出阿莫西林或者頭孢,用于治療各類炎症呢?其實,它們都屬于抗生素藥物,同為β-内酰胺類抗生素,可用于治療各類炎症,但它們卻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消炎,而是抗生素,是根據一定的藥物機理,通過抑制細菌生長,從而達到殺滅細菌的效果。
抗生素的由來
人類早已發現,自然界裡的某些微生物對于另外一些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具有抑制作用。後來随着科學發展,科學家們從某些微生物身上(如青黴菌)提取出具有抗生作用的物質,再經化學合成或半合成,就制成了我們今天常用的抗生素藥物,如青黴素、鍊黴素等。
抗生素的殺菌機理
抗生素和一些日常抗菌劑的抑菌殺菌功效一樣,其實主要根據“細菌有而人沒有”的機制,進行針對性消殺。其作用機理一般分為4類:
常見的抗生素類藥物
常見的抗生素藥物,有阿莫西林,頭孢、紅黴素、阿奇黴素等。其中屬頭孢和阿莫西林在臨床上使用最為普遍,尤其是阿莫西林,更是家庭常備藥品。
阿莫西林是一種半合成的青黴素類抗生素,殺傷力大,可穿過細菌的細胞壁,分解細菌中的酶,讓細菌失去活性不能生存和繁殖,最後因組織液過多而脹裂死亡。
阿莫西林的作用範圍廣,藥效快而強,可針對多種細菌,且易被人類胃腸道吸收,常用于對中耳炎、鼻窦炎、咽炎、肺部感染、腸道感染、膽道感染、消化性潰瘍、傷寒、以及慢性活動性胃炎等一般炎症的治療,在對泌尿系統和呼吸道系統的感染治療中效果尤為顯著。
頭孢,也叫頭孢菌素,它通過破壞細菌的細胞壁抑制細菌生長,讓細菌因失去細胞壁而死亡,從而在細菌繁殖期就可以消滅細菌,達到抗菌效果。
頭孢的抗菌範圍廣、過敏反應低、藥物成分穩定,主要針對于腸道菌群問題,應用于消化道、泌尿系統疾病、呼吸系統感染以及圍手術期預防感染。
從副作用程度總體上比較,阿莫西林比頭孢的副作用要低一點,對肝髒和腎髒帶來的毒性更小一點。尤其是頭孢一代藥物,對腎髒有一定的毒性作用,頭孢二代的毒性稍減一些,頭孢三代已不具有腎髒毒性。
濫用抗生素有什麼危害?無論是大病小病,人們第一時間就會想到使用抗生素,因為抗生素能治療各種細菌感染或緻病微生物感染類疾病。但是,抗生素療效雖好,但也不可濫用,濫用抗生素會對身體造成多重傷害。
首先,由于藥物在通過肝腎代謝過程中,難免會有藥物殘留,對肝腎器官造成傷害,特别是嬰幼兒的器官發育尚未成熟,對其危害更甚。再者,在早期大量服用抗生素會擾亂身體菌群生态平衡,給病菌繁殖制造有利條件,緻使身體更容易出現藥物過敏,引發濕疹、真菌感染和二度感染。
另外,雖然抗生素能殺滅普通緻病菌,但是一些頑強的病菌卻能在體内殘留,且更加肆意地生長繁殖。在長期受到藥物刺激後,某些病菌還可能産生變異形成新的耐藥性菌株,從而可以對抗更大劑量的藥物,緻使患者服藥無效。
最後,長期使用抗生素藥物會影響腸道菌群,使得益生菌減少,對營養物質吸收能力減弱,長期可緻營養不良。更為嚴重的情況是,機體凝血機制所必需的維生素K,是由腸道益生菌合成的,在益生菌受損的情況下,勢必也随之減少,從而引發出血或出血不止。
在我國,臨床上對抗生素的使用率達到七成以上,是歐美國家的兩倍,但真正需要使用的其實不到兩成。過度地、頻繁地或盲目地使用抗生素,身體可能會出現一系列不良反應,如過敏性反應(藥物熱、哮喘、紅斑皮疹)、消化道不良(惡心、嘔吐、腹瀉)、肝腎功能紊亂(貧血、血清氨基轉移酶升高)、中樞神經異常(頭暈、失眠、焦慮)等等。
如何正确使用阿莫西林?國家衛生部門規定,使用阿莫西林前必須進行青黴素皮膚試驗,如皮試陽性反應則禁止使用。在不方便做皮膚試驗的情況下,可嘗試先服用1/3藥片,在1小時後沒有出現不良反應的情況下,再正常服用。如若感到不适,則須盡快到醫院就診。
需要注意的是,阿莫西林在一些特定人群中不能使用,如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患者、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患者、巨細胞病毒感染者、淋巴瘤患者、曾有哮喘、濕疹、枯草熱或荨麻疹等過敏性疾病史者,要禁用阿莫西林。疱疹病毒感染者、孕婦、哺乳期婦女及3個月以下嬰兒,要慎用抗生素。
阿莫西林還有一些配伍禁忌,即不可與之混用、混吃、混放的藥物,主要有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環丙沙星、培氟沙星等。因而,在使用阿莫西林前必須謹遵醫囑,萬不可冒險随意服用,更不可盲目決定服用劑量。
有些人在沒病時就服用阿莫西林,這其實并不能預防感染,反而會殺死體内的自然菌群,增加身體感染的風險。還有人在生病服藥期間,不遵醫囑随意停藥,這可能導緻再次感染或對抗細菌反複出現,之後服用更多劑量,治療效果也不好了。
在服用阿莫西林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錯過了用藥時間(半小時以上),千萬不可以服用雙倍劑量做補償。因為這會增加身體中毒風險,可直接跳過給藥時間,下一次按正常劑量服用即可。
另外,平時居家儲備阿莫西林藥品時,應該注意密封遮光,盡量放在幹燥陰暗位置保存,因為阿莫西林在儲存過程中有可能發生分解聚合等化學反應,形成新的緻敏物質,處在潮熱環境中更容易加速變質失效。
如何科學使用頭孢類藥物?頭孢藥物是一種繁殖期殺菌劑,殺菌效果較好,如果沒有過敏性的反應,也是一種比較常用的藥物,主要針對于細菌性的感染,特别是含有細胞壁的細菌,殺菌效果是最好的。常用于感冒引起的細菌性的感染,或者是急性扁桃體炎。或急性咽炎,也可以用于急性支氣管炎和肺炎的情況。
但是,頭孢也有一些禁忌人群,如嗜酒人群、對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有過敏史的人群,都要禁止使用頭孢類藥物,而老年人、孕婦、哺乳期婦女、嬰幼兒以及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等,則需在醫生指導下謹慎使用頭孢。
尤其需要強調的是,患者在服用頭孢後,一周内不能喝酒。因頭孢會抑制酒精中主要成分乙醇在體内的正常代謝,導緻代謝中間産物(乙醛)大量堆積,從而引起乙醛中毒現象。若在喝酒前後服用頭孢,極易出現休克、暈厥,老年人甚至會有生命危險。謹慎起見,請時刻牢記:喝酒不吃藥,吃藥不喝酒。
有不少病人為了追求早日康複,會主動要求醫生給其靜脈注射頭孢。這是不妥的,到底要不要用頭孢,要不要靜脈給藥,要遵循醫囑。 一般根據病情輕重做取舍,感染較輕者就選口服,感染較重者,可選用靜脈給藥。盡量少用推注,因為推注會讓藥物很快進入血液,在出現過敏反應時來不及終止給藥。
另外,由于頭孢菌素僅僅對細菌感染有治療作用,對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真菌(黴菌)等引起的感染無治療作用。隻有當臨床确診為細菌感染,如血液中白細胞明顯增多伴中性粒細胞比值升高,應用頭孢菌素才能發揮治療作用。
原則上,抗菌藥物和任何其他藥物都不可随意地混在一起吃,哪怕同是抗菌藥物。不能與頭孢類藥物混吃的藥物包括:含有酒精成分的藥物(如藿香正氣液)、增加腎毒性的藥物(如氨基糖甙類藥、萬古黴素)、以及其它抗菌類藥物(如紅黴素、四環素、腎上腺素)等,會讓毒性增加或易發生一些不良反應。
總結:阿莫西林和頭孢是常用的抗生素藥物,若能科學服用,則可以幫助患者有效對抗病菌;而若濫用或使用不當,則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請務必遵從醫囑,按需給藥。
最後,切勿濫用抗生素
參考文獻:
1,抗生素不等于消炎藥.人民政協網.2017年8月16日
2,阿莫西林和頭孢是一類藥物嗎?臨床藥師終于說出實情.搜狐網.2018年12月28日
3,《抗生素≠消炎藥,二者區别需記牢!》.新華網.2018-06-26[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