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哪年開始的大滇西旅遊環線

哪年開始的大滇西旅遊環線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03:31:56

哪年開始的大滇西旅遊環線(話說南絲路77會理)1

封面新聞記者 李貴平

來會理旅遊的人,離開前大多會暗暗祈禱:好好保護這個古城吧,别像有的地方一味“打造”了。

是,會理古城已經很美了,如果在上面添磚加瓦些不倫不類的東西,傷害的不僅僅是當地的民衆,還有更多關心它的人們。

每次徜徉在會理,我就想,為什麼有很多人總想往大城市跑?是在車水馬龍裡刷存在感、在高樓大廈間尋生活品位嗎?在一個溫馨的小城裡居住有什麼不好?

最早知道會理,是被那一口石榴饞來的。有朋友每年給我寄來一紙箱石榴。會理是石榴之鄉,素有“籽粒透明似珍珠,果味濃甜似蜂蜜”的美譽,在唐朝時被唐玄宗相中,欽定為宮廷貢品。

哪年開始的大滇西旅遊環線(話說南絲路77會理)2

但我喜歡會理,主要因為這座古城符合我心目中的兩個條件:既美麗,又有曆史。

在南方絲綢之路靈關道上,會理的位置極為重要——既是古蜀門戶,又是水陸要沖,向西可達雲南大理、永昌,連通蜀身毒道;往南則抵雲南蒙自,直通越南滇越道;往東南則由昭通抵達重慶、叙州,連接湖南、湖北、江西。明清時代,會理城彙集了各省的會館,俨然一個“聯合國辦事處”。

古靈關道從縣境南北貫通上百公裡。會理縣城是古道上的重要驿站,素有“川滇鎖鑰”美譽。

秋天的會理,天空一碧如洗,像一面嶄新的大鏡子,讓人仔仔細細擦拭過。偶爾有雲雀兒啾啾飛過,也是小心翼翼,生怕它們的翅膀在天幕落下劃痕。會理古城依玉墟山餘脈而建,東西窄而南北長,形似一條小船。傳說會理縣曾是大海,觀音菩薩為解救民間疾苦,以樹葉作船修築了會理這座城,又在城東的北山上建了白塔以緊鎖水口,使古城遇洪災不沒,故會理又稱“船城”。城郭前,緩緩地流淌着源自龍肘山的溪水,半裹着這座城市,在夕陽中閃耀着炫目的光芒,傳遞着從遠古而來的氣息,又緩緩地向南流去,彙入金沙江。

“會理”名字,是用槍彈和炮火編織成的。明洪武年間,會理由于地處要沖,既有北方的蒙古族,也有湖廣填四川的漢族移民,還有從雲南遷徙而來的彜族居民,各土司部落常有沖突。土司月魯割據叛亂,明太祖朱元璋派30萬大軍平叛,鎮壓叛軍後,在一片廢墟上修建了一座新的會理城,取其“川原并會,政平頌理”之意得名。

會理一直保存着完整的古城格局,以鼓樓為界,有東、西、南、北四條縱橫交錯的老街。古城南北長1776米,東西寬920米,故有“穿城三裡三,圍城九裡九”的說法。

漫步古城,那些石闆路在深巷中向遠處延伸着,一塊塊被歲月磨損的石闆在細雨中散發着幽幽光澤。街道兩旁,明清時期的古建築就像一座博物館呈現在眼前:大門、枕石、屋檐、瓦當……古樸安詳。光趙家大院就有着明清兩代的風韻,一擡腳就可以跨越兩個時代:前院是明代風格、後院是清代風格,這種穿越感真實而奇妙。

在百年老茶屋裡點上一壺茶,坐在幹淨的條凳上,望着窗外幾百年前的老城磚和往來穿梭的人流,聽聽周圍的茶客講講街頭巷尾的傳說、故事,現代生活的種種壓力将與你不相幹。

街角路旁的丁香樹、杏樹、李子樹,芽苞鼓脹,把枝頭撐破,張合着小嘴,俏皮地冒話。這時你會發現,許多人家的房門虛掩着,靜悄悄的,恬靜而安适。偶爾看到幾個孩子在玩耍,見遊人來了,孩子們就遠遠停下來,沖着他們笑,笑容跟天空一樣明淨。

哪年開始的大滇西旅遊環線(話說南絲路77會理)3

我慶幸遇到了沙馬什衣老人。

沙馬什衣是城南一家民俗客棧的老闆,當地人喊他“沙爺”。其實他剛過六十,人清瘦,矍铄,嘴裡随時叼根尺多長的葉子煙杆兒,在銀色煙霧裡砸吧着歲月的飄逝。

沙爺家的院子兩層樓,約180多平米。他平時和老伴住,兒子兒媳在西昌做生意,老兩口一邊幫他們帶小孫女,一邊經營客棧。

沙爺家那個小四合院看上去很養眼,院牆四周栽種着銀杏、女貞、流蘇、黃連、銀杏、株蘭、樸樹。我最喜歡的是初秋開放的一叢叢剪秋羅,桔紅色的五枚花瓣兒帶着小剪刀似的深裂分叉,橙紅花瓣組成的花冠與雄蕊之間的花冠喉部長着10片突起的附屬物,構成小小的流蘇狀副花冠,這又讓它們的小花顯出幾分不羁。剪秋羅的名字來自《廣群芳譜》:“剪秋羅,一名漢宮秋。色深紅,花瓣分數岐,尖峭可愛,八月間開。”大門外有兩顆四五米高的柿子樹,樹上一盞盞紅紅的“小燈籠”壓彎了樹的枝頭。站遠點看,一個挨着一個,密密匝匝又大又紅,饞饞地吊着人的胃口。再從遠處看,這些柿子星星點點,像綴滿了一樹紅紅的花。

入冬後,沙馬什衣一家子就圍着大火塘一邊烤火,一邊拿出柿子做成的柿餅柿片,慢慢吃,日子過得甜甜蜜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