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儒釋道三教合一經典

儒釋道三教合一經典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8 14:20:09

儒家、道家、佛家,是中華文化史上三種重要的思想資源與思想傳統。中國的人文精神,尤其表現在人生智慧上。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的人生智慧是德性的智慧、禮樂教化的智慧,通過修身實踐的功夫,盡心知性而知天。

道家老子、莊子的人生智慧,是空靈的智慧、逍遙放達的智慧,超越物欲、超越自我,強調得其自在,歌頌生命自我的超拔飛越,肯定物我之間的同體融合。

佛教的人生智慧是解脫的智慧、無執的智慧,啟迪人們空掉外在的追逐,消解心靈上的偏執,破開自己的囚籠,直悟生命的本真。

儒釋道三教都是生命的學問,相互補充,需要我們在生活中慢慢地體悟,使我們活得有意義、有價值、有尊嚴,遇到挫折時能做到淡定從容。三教充滿了普遍和諧、圓融無礙的智慧,在今天仍有其價值與意義。

一、儒家的人文關懷與價值信念

01對周禮的維護

孔子揭示了中華文化的價值理想,肯定人的文化創造,尊重曆史上積累的文化成果。這首先表現在他對周禮的維護。周文化源于宗教并取而代之。周代禮樂教化是中華先民長期偉大創造的結晶。禮使社會秩序化,樂使社會和諧化。禮讓為國,安定社會,消弭争奪戰亂,節制驕奢淫逸,是使人民得以安居樂業的前提。

儒釋道三教合一經典(儒釋道三教的内涵及人生智慧)1

“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論語·學而》)以一定的規矩制度來節制人們的行為,調和各種沖突,協調人際關系,使人事處理恰到好處,這是禮樂制度的正面價值。

孔子重禮、執禮,主張仁禮并重、文質并茂,但主要是想透過禮的形式複興其所内蘊的文化價值理想。孔子是把周文化作為我們民族深厚的文化傳統和人生與文化的根源、理想來信從、堅守、承擔、自任的。

禮樂教化的人文精神,是人與人、族與族、文與文相接相處的精神,或“以人文化成天下”的精神,“天下一家”的精神。“禮之用,和為貴”是協和萬邦、民族共存、文化交流融合并形成統一的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的基礎。

02孔子人文觀的核心是“仁”

孔子重“禮”,是對春秋時期乃至春秋以前的文化成就的繼承。孔子贊揚子夏由“繪事後素”而悟及“禮後”(禮的形式背後的人的真性)。沒有仁的禮樂,隻是形式軀殼,虛僞的儀節,這正是孔子要批評的。

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顔淵問仁。子曰:‘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智,子曰:‘知人。’”(《論語·顔淵》)“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指出禮樂形式的背後,是生命的感通和人的内在的道德自覺。

儒釋道三教合一經典(儒釋道三教的内涵及人生智慧)2

孝悌是“仁”的初步,“仁”則是把孝敬父母、敬愛兄長之心,把父母子女兄弟之親情往外一層層推廣,推己及人,推緻鄰人、陌生人;“仁”不僅是社會的道德标準與規範,更是作為道德主體的人的道德理性、道德命令、道德是非判斷、道德情感,并有力量轉化為道德實踐和道德行為。

孔子突出了道德的主體性、自律性原則(“為仁由己”與“克己”),道德的普遍性原則(“愛人”“複禮”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道德的實踐性原則(“為之難,言之得無讱乎?”)。孔子是世界上最早認識道德主體性和道德自由的文化偉人之一。

03孔子仁道是人文主義的價值理想

孔子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什麼是“仁”呢?仁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時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通達,也要使别人通達。人們都可以從當下的生活中一點一滴地去做,這是實踐仁道的方法。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衛靈公》)君子終身奉行的“恕道”是:自己所不想要的東西,絕不強加給别人。這不是指物質層面的東西,而是指人格尊嚴。例如我們不希望别人羞辱自己,那我們也絕不要羞辱别人。尊重别人,是别人尊重自己的前提。這裡強調的是一種寬容精神,設身處地地為别人着想。

什麼是孔子的一以貫之之道?曾子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裡仁》)“忠”就是盡己之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恕”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就是人與人之關系方面的仁道。推而廣之,這也是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文化與文化、宗教與宗教的相互關系的準則,乃至是人類與動植物、人類與自然之普遍和諧之道。

仁道的價值理想,尤其體現于人在道義與利欲發生沖突的時候。孔子不貶低人們的物質利益要求和食色欲望的滿足,隻是要求取之有道,節之以禮。“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論語·裡仁》)

發大财,做大官,這是人人所盼望的;然而不用正當的手段去得到它,君子并不接受。人生存的價值就在于他能超越自然生命的欲求。“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為學也已。”(《論語·學而》)“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論語·衛靈公》)。

儒釋道三教合一經典(儒釋道三教的内涵及人生智慧)3

孔子提出的道義原則,仁愛忠恕原則,仁、義、禮、智、信等價值理想,是中國人安身立命、中國文化可大可久的依據。這些價值理想通過他自己踐仁的生命與生活顯示了出來,成為千百年來中國士人知識分子的人格典型。

他終身所憂的是:“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論語·述而》)他的快樂,是精神的快感、愉悅。他贊揚顔淵,窮居陋巷,箪食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論語·雍也》)。“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04孟子的任道精神

孟子提倡宏大剛毅、堅定不移的氣節和情操,崇尚死而後已、無所畏懼的任道精神。在生死與道德發生沖突時,“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這種沖突,實質上是人的自然生命與人的德性尊嚴之間的沖突。

孟子所倡導的道德選擇,表現了超乎自然生命之上的善的價值之極緻,表現了人為人格尊嚴而犧牲的殉道精神。孟子筆下“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大丈夫”的行為标準是:“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這種任道精神和崇高人格激勵了曆史上無數的志士仁人。

儒釋道三教合一經典(儒釋道三教的内涵及人生智慧)4

在利益和仁義發生沖突時,孟子主張把“仁義”放在首位,提倡先義後利。孟子提倡獨善其身與兼濟天下的統一。“得志,則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人不論處在什麼樣的境遇、場合,選擇道德還是非道德,如何選擇人生道路,怎樣保持獨立的人格和氣節,終究是自我做主的事。這就是孟子“仁義内在”的要旨。

二、道家的理想人格與超越精神

我們從杜甫的詩歌中,可以看出儒家的憂患和民間的疾苦。我們從李白的詩歌中,可以體會到道家放達、超越的精神和智慧,對理想人格的追求。

01無欲之人才能體悟“道”的奧秘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老子》1章,以下簡稱X章)

無欲之人才能體悟“道”的奧秘,利欲之人隻能認識事物的邊界或表層。“道”與“無名”是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的名稱,都叫作“玄”。“無名”是無形無限的宇宙本體,“有名”是有形有限的現象世界。通過兩者之間的變化,人們可以探索深徹幽微的宇宙本體和奧妙無窮的現象世界的門戶。

“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40章)道家之“無”在哲學上具有無限的意義。道家之“道”是有與無、神虛與形實的整合。“有”指的是有形、有限的東西,指的是現實性、相對性、多樣性;而“無”則是指無形、無限的東西,指的是理想性、絕對性、統一性。“有”是多,“無”是一;“有”是實有,“無”是空靈;“有”是變,“無”是不變;“有”是内在性,“無”是超越性。

02“道”被形象化地比喻為“谷”、“谷神”、“玄牝”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老子》6章)。“道”如山谷一樣。山谷是空虛的,唯其如此,才能永遠存在并具有神妙莫測的功能。“牝”泛指雌性。玄牝,意為萬物最早的始祖,也即“道”。

“道”的展開,走向并落實到現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42章)道産生原始混沌的氣體。原始混沌的氣體又産生陰陽兩種氣。陰陽兩種氣産生中和之氣。中和之氣則産生萬物。萬物各自具有陰陽二氣,陰氣陽氣相互搖蕩就成為和氣。“和”是氣的流通狀态。

儒釋道三教合一經典(儒釋道三教的内涵及人生智慧)5

道家道論認為,不僅宇宙之有、現象世界、人文世界及其差異變化,即存在的終極根源在寂然至無的世界,不僅洞見、察識富有萬物、雷厲風行的殊相世界,需要主體擺脫諸相的束縛,脫然離系,直探萬有的深淵,而且習氣的系縛、外物的追索、小有的執着,會導緻吾身主宰的沉淪、吾與宇宙同體境界的消亡。

因此,老子主張“挫銳解紛”、“和光同塵”、“谷神不死”、“複歸其根”、“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無為而無不為”、“無用而無不用”。這些話語論證滞留無用、執着有為對于心體的遮蔽,論證攝心歸寂、内自反觀、炯然明覺、澄然虛靜的意義,着重強調了人生向道德和超越境界的升華。

03老子提出萬物都是相互依存、此消彼長的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40章)意思是,向相反的方向變化發展,是“道”的運動;柔弱,是“道”的作用。舉凡自然、社會、人生,各種事物現象,無不向相反的方向運行。既如此,柔弱往往會走向雄強,生命漸漸會走向死亡。老子看到了事物相互依存、此消彼長的狀況。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随。”(2章)人們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善之所以為善,那也就知道醜惡了。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先後都是相對的,相比較而存在,相輔相成,相互應和。

“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39章)“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22章)受得住委屈,才能保全;經得起彎曲,才能伸直;窪下去,反而能盈滿;凋敝了,反而能新生;少取,反而能多得;多得,反而迷惑。

《老子》書中特别注意物極必反的現象:“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複為奇,善複為妖”(58章);“物壯則老”(30章);“強梁者不得其死”(42章);“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44章)。

04老子主張向水的品格學習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76章) 。

老子認識到事物發展的極限,主張提前預測設計,避免事物向相反的方向發展,防患于未然,因而提出了“不争”、“貴柔”、“守雌”、“安于卑下”的原則。他主張向水的品格學習:“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争。”(8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正言若反。(78章)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複歸于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複歸于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複歸于樸。(28章)

儒釋道三教合一經典(儒釋道三教的内涵及人生智慧)6

柔弱之水可以沖決堅強之石,弱可以勝強,柔可以克剛,新生的、弱小的事物能夠戰勝腐朽的、強大的事物。老子看到強大了就接近死亡,剛強會帶來挫折,榮譽會招緻毀辱,因此安于柔弱、居下、卑辱。

他提出“去甚、去奢、去泰”(29章)的主張。老子所謂“玄德”和“常德”,即深遠、永恒的本性,如山谷、溝溪、赤子,乃在于它具有超越性和本真性,即超越了一定社會的等級秩序、道德準則和善惡是非,擺脫了人為的沾染,真正回複到人的本然的純粹的性狀,這才是人應持守的本性或品德。

05老子強調學習要做加法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48章)減損知、欲、有為,才能照見大道。“損”,是修養的工夫,是一個過程。“損”就是做減法。我們面對一現象,要視之為表相;得到一真理,要視之為相對真理;再進而層層追尋真理的内在意蘊。宇宙、人生的真谛與奧秘,是剝落了層層偏見之後才能一步步見到的,最後豁然貫通在我們内在的精神生命中。

儒釋道三教合一經典(儒釋道三教的内涵及人生智慧)7

“無為而無不為”,即不特意去做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順其自然地去做。所以老子強調學習要做加法,求道則要做減法,減掉世俗看重的身份地位、功名利祿,減損又減損,一直到無為。無為不是不做事,而是不妄作妄為。

06老子強調要動靜互涵,虛實相濟

“緻虛極,守靜笃。萬物并作,吾以觀複。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複命;複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16章)意思是說,緻力于“虛”要經常要徹底,也就是不要讓太多現存的、人雲亦雲的知識、規範、利害、技巧等充塞了頭腦,要用否定的方式排除這些東西,激活自己的頭腦,使自己保持靈性、敏銳,有自己獨立運思的空間。

我們平常太忙,有太多的活動,要守守靜,反思反省;有太多的實務,要守守虛,多思考問題。動靜互涵,虛實相濟,這也是道家修煉的功夫。我們也要學會調節生命,不能一根筋地往前走。道家的玄觀,啟發我們超越現實,透視無窮。

07莊子及其學派提出“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大宗師》指“道”或“大道”。大是贊美之詞,宗即宗主,師就是學習、效法。篇名即表達了“以道為師”的思想。也就是說,宇宙中可以作為宗主師法者,唯有“大道”。既然道的生命是無限的,那麼在一定的意義上我們也可以說萬物的生命也是無限的。

《齊物論》與《大宗師》相輔相成,互為表裡。《齊物論》表述了莊周的“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思想,強調自然與人是有機的生命統一體,肯定物我之間的同體融合。“齊物”的意思即是“物齊”或“‘物論’齊”,即把形色性質不同之物、不同之論,把不平等、不公正、不自由、不和諧的現實世界種種的差别、“不齊”,視之為無差别的“齊一”。這就要求我們以不齊為齊一,即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在接受、面對真實生活的同時,調整身心,超越俗世,解脫煩惱。《逍遙遊》則把不受任何束縛的自由,當作最高的境界來追求,認為隻有忘絕現實,超脫于物,才是真正的逍遙。

道家莊子的真人、聖人、神人、至人、天人的理想人格,與儒家有别,其特性是:一任自然,随性率真;與風情俗世、社會熱潮、政權架構、達官顯貴保持距離;獨善其身,白首松雲,超然物外,恬淡怡樂。這是莊子和道家的神韻情采。

莊子之真人、至人、神人、聖人,都是道的化身,與道同體,因而都具有超越、逍遙、放達、解脫的秉性,實際上是一種精神上的自由、無窮、無限的境界。這深刻地表達了人類崇高的理想追求與向往。這種自然無為、逍遙天放之境,看似玄秘莫測,但實際上并不是脫離實際生活的。

每一時代的類的人、群體的人,尤其是個體的人,雖生活在俗世、現實之中,仍總要追求一種超脫俗世和現實的理想勝境,即空靈淨潔的世界。任何現實的人都有理想,都有真、善、美的追求,而道家的理想境界,就是至真、至善、至美的合一之境。

三、佛家的菩提智慧與人生解脫

現代社會是一個五花八門的社會,人生的遭際也一定不會平坦。無論我們是在就學還是在就業,我們面對的總是各色人等和複雜的事物、紛繁的矛盾。

人們的生存處境總是具體的。具體的時空環境總是充滿矛盾的。在熙熙攘攘的人世和人們不同的欲望、利益的追逐、競争以及不同性情的人相處的矛盾之中,每一個人的内心都要承受這樣或那樣的壓力和痛苦,人們往往有一種不安的感覺,有時甚至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

儒釋道三教合一經典(儒釋道三教的内涵及人生智慧)8

每一個生命當然要肯定自己的生存、利益、價值、個性自由、人格尊嚴,然而,人類社會是一個不同社會關系的重重網絡,當你肯定自己的生存、利益、價值、個性自由、人格尊嚴時,你也要肯定别人的生存、利益、價值、個性自由、人格尊嚴,必須承認或容忍别人的生存空間和利益追求。如果這些追求是彼此矛盾的,就必須設法調節。如果我們隻是一味地肯定自我,就會陷進一個難以自拔的泥潭。

每一個個體與生俱來就是一個有限制的個體,不僅先天與後天的生存環境是有限的,人們的性别、種族、體質、品行、知識、性格、語言、情感、信仰等,更不用說生成長養所遇到的文化背景、環境、氛圍等,其實都是有局限的。但人總是不太願意承認自己的限制,也不太願意肯定别人的追求。形體所帶來的情欲,物欲,功名利祿的追逐、攀援,知識所帶來的表面的偏見、執着、錯誤和數不清的自認為是絕對真理的東西,還有社會文化所帶來的身份、地位、名譽、等級等,對于個人來說,都是永遠不能擺脫的各種各樣的束縛。

所有這些,在佛教看來就是所謂“無明”,就是所謂“貪、嗔、癡、慢、疑、惡見”等。佛教的智慧,就是用否定、遮撥的方法,破除人們對宇宙人生一切表層世界或似是而非的知識系統的執着,獲得某種精神的解脫和自由。

儒釋道三教合一經典(儒釋道三教的内涵及人生智慧)9

人們常說,佛教講“空”。其實,佛家既講“空”,又講“有”。“空”“有”,不是這兩個字的表面意思,不能那樣去理解。“空”“有”之論十分複雜。但起碼有這樣一條,此所謂“空”,是啟迪人們空掉一切外在的追逐、攀援、偏執,破開自己的囚籠,直悟生命的本性或本真。佛教,特别是禅宗的返本歸極、明心見性、自識本心、見性成佛之論及一整套修行的方法,是要幫助自己或他人尋找心靈的家園,啟發人内在的自覺,培養一種偉大的人格。佛家的成菩薩成佛陀,與儒家的成聖人成賢人,道家的成至人成真人,都是一種道德人格的追求。

01佛教三法印

佛教有三法印,三個最主要的律則,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諸行無常,是指很多事物都處在一種無常的狀态。諸法無我,法就是物,萬物都沒有自己的自性(質的規定性),所有事物都在因緣之中,因緣而生。諸法因緣生,亦因緣滅。

佛教認為,諸法(包括有為法、無為法)依緣起之法則,互相依存,而無“我”之實體可言。空并不是我們講的沒有,因為是因緣而生,我們才說空。很多事物都是各種原因、條件生成的。因是根據,緣是條件,萬物因條件而生。緣聚則有,緣散則無。空不是虛無,不是沒有。諸法是衆因緣和合而生的。世界上的各種事物是由因緣而生的。因此,我們不應執着于某一個事物的一定時空的狀況。

佛教的哲學思辨,一個緣起論,一個中道觀,一個二谛義,還有一個證悟論。印度龍樹菩薩《中論》中說:“衆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何以故?衆緣具足,和合而物生。”這一套議論,是為了破除偏見,不要執着于某一種語言。

佛教的菩提就是智慧的代表。在道和言的關系上,有時候你話說得越多,越傷害道。道家和佛教在證悟論上有共同之處。其實我們不用把佛教看得過于神秘,佛教的理論有它值得深究的地方,但它的本義,是啟發人如何超越無明狀況。佛教啟發我們破除與生俱來的貪念,它用烘雲托月的方法,破除我們對宇宙人生表層世界的執着,它的智慧是一種解脫的自由,要我們尋找心靈的自由。

成佛陀、成聖賢,談何容易?佛家的智慧不是空談大道理,而是讓你學會暫時消解心靈上的執着與煩惱,讓你首先自知自己的限制,自虛其心,自空其說,以求容納别人。和傳統的儒家的“誠恕”之道,道家的“齊物”之論一樣,這不單單是個體修養身心的方法,也是一個社會共存互尊的必需。否則,各種紛争、意見、利益沖突就會瓦解整個人類社會。

02禅宗悟道

佛教智慧啟發人們反觀自己心靈上的無明,擴闊自己的心靈,從種種狹隘的偏見中超脫出來,使自己日進于高明之境,而不為無明所系縛。禅宗教人“了生死”。既然連生死都可以了,那麼,一切外在的執着都可以放下,人們不再為自己的有限性而惶惑,人們也不再處于“緊張”“不安”的情意結中。人一旦消解了這種緊張、不安,他的創造性反而可以爆發出來。這樣,有限的生命便進入無限的境界之中。

悟道,不必借助于外在權威,完全靠自己的内心、内在本性,靠個體的親身體驗。悟道,也不是要刻意去修行。“生來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與常人一樣地坐卧思想,積累到一定地步,随某種機緣,一點即破。

禅宗讓人保持一顆“平常心”。“平常心是道”“饑來吃飯,困來即眠”。六祖惠能大師四句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針對神秀大和尚的“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神秀強調漸修,說得很有道理。然而惠能強調頓悟,更上層樓。

也就是說,禅宗反對刻意修行,反對機械地模仿高僧大德,借重外在的權威。禅宗認為,每個人不管他的根器如何,也不管他是否犯過錯誤,其實他内在地具有佛性或真常心,要喚醒自家本有的佛性。人們隻要化解執着,遂順自然,護持真我,那麼,行住坐卧,無一不是真如,無一不是解脫。保持這樣一顆自然的平常心,那麼,我們所看到的,無一不是“道”。“道”不在人心之外、生活之外,而在人心之中、生活之中。

禅宗啟發我們由迷到悟,轉識成智。而開悟也好,解脫也好,就是要你返歸平常,這全憑自覺、自識、自悟、自了。禅宗公案中有許多機鋒、棒喝,用幾句摸不着頭腦的話或者肢體語言啟發人開悟。但僅僅是啟發而已,了悟則全靠各人自己。這一過程,任何人都不能取代,正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03禅宗三境

禅宗的意境,“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即超越了一切物、我、人、己的界限,與對象世界凝合一體,成為永恒的存在,真正的本體。

禅宗三境:“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迹”,遍尋禅之本體而不得,此時山還是山,水還是水,第一境也;“空山無人,水流花開”,雖破了我執、法執,似悟道而非真悟道,此時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第二境也;“萬古長風,一朝風月”,從時間來說,在瞬刻中得到永恒,刹那已成終古,從空間來說,萬物一體,第三境也。這種超越時空的境界,又不脫離具體感性的現實世界。這時,山還是山,水還是水,外在事物并無改變,但人有了這一高峰體驗,觀照世界的意義和性質就根本不同了。

返歸平常,識得本真,就是“解脫”。但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習慣了向外攀援,使得我們的“平常心”受到污染或扭曲,這也就喪失了自我,使“平常”變成了“非常”或“反常”。人們在生活中出于自保或競争,不能不設層層心防,不能不戴上各種面具,久而久之,弄假成真,“真誠之心”被異己化了,不正常的反而誤以為是正常的。

例如,升官發财、聲色犬馬的追逐被人視為“平常”,等級秩序的宰制、官場氣息、官樣文章、商人習氣、功利需求、錢權色的交易,反被視為“正常”。種種人情世故的束縛,身份人格的定位,矯揉造作,習以為常,使人失落了本真。人性中的“真常”“平常”,已告沉淪。如聽任下去,人們都為自己的蠅頭小利打算、計較、争鬥,施展影響、玩弄手段,整個世道人心,隻能進一步邊緣化、痞子化。

人生有許許多多的要求,有很多要求都是正常的、合理的,如飲食、男女的要求,如物質、财富、名譽、權力、地位、感情、知識、學說、成就、功業、利益等。禅的智慧不是要抹殺每個人的欲望與追求,不是消解事功,而是讓你保持一顆未被污染的“平常心”。

也就是說,你仍然可以有自己日常的生活、日常的事業和日常的欲求,你可以非常敬業地從政、經商,做你職分内的事,但你在參與各種社會活動的過程中所遇到的一切引起心理上“緊張”或“不安”的東西,都應該立即“放下”,以免變成負擔或煩惱。放下,不是讓你放下工作與責任,而是讓你放下那些精神包袱。這就是要善于“空”,善于“破”,善于“消解”,善于“遮撥”,善于“排遣”。

禅宗主張不立文字,當下自識本心,強調自性是佛,平常即道。一旦見到自己的真性和本有心靈,人們就證悟了終極的實在和得到了菩提(智慧)。禅宗主張,在實際的人生中才有涅槃(自由),在涅槃中才有實際的人生。禅宗以自我覺悟的日常途徑或創造性的頓悟,或借助棒喝等機鋒、一些方便善巧,來開悟人心,來提示人生的奧秘,化平淡為神奇,寓神奇于平淡。禅宗的偉大和不朽,就是以證悟自性後所流露的本有悲心、智慧方便來救助迷惘的衆生,撥開迷霧。

這就是要啟迪我們每個人,不論智愚、賢不肖、窮達、高下,都要“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因此,禅宗的精神既是入世的,又是超世的;既是凡,又是聖;既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又善于解脫超拔出來。

儒釋道三教合一經典(儒釋道三教的内涵及人生智慧)10

人之所以為人,不管有何種欲求,不管如何積極參與現實社會的各種活動,總需要一種終極的信念、信仰的支撐。金錢拜物教、權力拜物教也是一種信念、信仰,但不可能是終極的信念、信仰。離開了心靈的歸宿與故園,哪怕再有錢再有權,也隻能如天涯行腳,人海漂泊,無本無根。

作為一個真正的人,總需要有深度的開悟,從三際中解脫出來,超越一切,包括生死的束縛,得到自在的體驗。這樣的人才有大智大勇承擔一切的挑戰與痛苦,化煩惱為菩提,既而安身立命。有了終極承擔或終極獻身的精神,并且轉化成人格,才能有高品質的參與。

從這種意義上說,每一個參與者都應當具有一定的宗教信念與宗教情感,能以出世的精神幹入世的事業,才能具有一種現今十分匮乏的敬業精神、奉獻精神。

結語

中國的儒家是一種入世的人文的宗教,中國化的佛教把出世與入世結合了起來。人人皆可以為堯舜,人人都可以成佛,是儒家與佛教的最高信仰。實際上,儒道佛都是要追求一種理想的高尚的社會,這就必先造成人們理想的高尚的内心世界。儒家、道家和禅宗盡管有很多差異,然其共同點都是培育理想的人格境界,使人們的人生實踐帶有中國式的宗教精神和宗教情懷。

儒家和禅宗有不同的世間關懷、世間肯定,同時又有不同的超越的形而上的要求,即終極的關懷。其“救民于水火”的信念目标和“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救世獻身熱忱,虔敬無欺的神聖感,“盡心知性”“我心即佛”的安身立命之道,使命感,責任感,擔當精神,憂患意識和力行實踐的行為方式,特别是信仰上的終極承擔,都有其超越的理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