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融媒體】
時下,媒體人談論最多的恐怕無外乎“變革”“轉型”“融合”。在新技術環境下,平台的融合和媒體的轉型是必然的,但在這些顯見的必然變量中,媒體人必須冷靜下來搞清楚:為什麼變?什麼必須變?什麼不能變?
作為新聞内容的生産和傳播者,傳統媒體當然不能無視渠道的變革。如今幾乎每家媒體都在嘗試向移動互聯網平台延伸,從紙上向線上拓展,希望自己的影響力是24小時的,是随時随地的。影響力從何而來?渠道和平台是決定性因素,但歸根結底要靠内容,專業的、稀缺的内容産品才是媒體的内在生命邏輯。
換句話說,傳統媒體轉型融合的目的不是為了更像互聯網,而是為了更加被需要,更加貼近受衆需求。誰能最大程度滿足受衆信息和思想需求,誰就可能擁有更大的傳播平台和更廣泛的影響力。
■無論介質怎麼變,新聞的剛性需求隻會變得越來越強烈
媒體人對自身價值要有一個清醒的判斷,在新技術環境下是不可或缺還是可有可無,這是讨論媒體變革和融合的前提,或者說是有無必要讨論的前提。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任何時代有人的地方就有新聞,有人的地方就有信息需求,無論媒介形态怎麼變,這一剛性的需求隻會變得越來越強烈。
有需求就有市場,就會有專業生産者的生存空間。
但生産什麼樣的内容,則決定了傳統媒體能不能活下去、會不會被取代。移動互聯網時代,表面上似乎已無傳統媒體的生存空間,但大家普遍有種感受,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反倒有一種“窒息感”,反倒有一種“信息恐慌”和“價值觀恐慌”,不知道該信誰的。
這是新興媒介形态下新聞傳播的短闆,而傳統媒體經過長期專業積澱,應該有能力也有動力為受衆解決這兩個“恐慌”。因此在媒體融合中,傳統媒體應時時不忘廓清事實、守望價值的“傳統”使命。也就是說,在這個“發布會還沒結束,新聞就已經滿天飛”的時代,傳統媒體的核心競争力在于内容,在于平息受衆“信息恐慌”和“價值觀恐慌”,做增量信息、增值信息和深度思想的提供者,疑難問題的解惑者,矛盾是非的定音者,通過信息調查、整合、分析,真正把受衆心中的問号拉直,才可能在傳媒技術變革中擁有融合的“籌碼”。
■人們對專業新聞報道的期待,從解決“信息稀缺”變成了平息“信息恐慌”
“信息恐慌”需要靠深度開掘去平息,在紛繁複雜的表象中明明白白告訴公衆“是什麼”。互聯網上最不缺的應該就是信息,各種信息滿天飛,甚至同一事件,會有多種信源種種說法。但越是這樣越是讓人吃不準、摸不透,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人們對專業新聞報道的期待更多地從解決信息稀缺變成了甄别信息真僞,從而平息人們内心的“信息恐慌”。
其實一切又都回到了原點:誰能第一時間通過專業采訪和分析平息公衆的“信息恐慌”,誰就抓住了時效,抓住了受衆。也就是說,傳統媒體以深度思維和問題意識,發掘公衆最關心的新聞點,第一時間生産公衆需要的和互聯網上稀缺的新聞,對熱點事件和複雜的信息進行透徹的解析,去僞存真,拉直問号,在平台越來越豐富的時代一定能夠赢得市場。
解決“信息恐慌”考驗媒體的定力和能力,必須要把深度當作一種思維方式,滲透到生産流程的始終,不被浮雲遮望眼,也不被浮萍裹着走。在新聞内容生産中,對熱點事件要有逼近真相的執着,通過對事件的曆史淵源、因果關系、矛盾演變、發展趨勢等方面深度調查分析,形成客觀判斷;對一些重大問題和專業話題則要有長期跟蹤的耐心,不斷優化議題,真正解決受衆内心的困惑。
■傳統的專業媒體要有辯證思維和底線意識,撫平受衆的“價值觀恐慌”
“價值觀恐慌”則要靠評論去引導,在一些熱點事件中厘清“怎麼看”的問題。互聯網時代衆聲喧嘩,衆說紛纭,各種觀點泛濫,普通公衆常常被輿論“挾持”。透過現象,本質到底是什麼?某個事件,專業的看法到底是什麼?受衆的期待給傳統媒體留下了發聲的空間。
這個時代不缺少觀點,到處都是批評,到處都是聲音,到處都是質疑,但缺少專業的意見,缺少建設性的意見;這個時代不缺少監督,到處都是眼睛,到處都是攝像頭,到處都是曝光點,但缺少理性的、不偏激的推動者。傳統媒體要做輿論場上的“清道夫”,真正以辯證思維和底線意識,捍衛常識和理性。
今年年初,《中國教育報》曾在頭版刊發了一篇評論《請相信,這仍是一個拼能力的時代》,從一個調查說起,勾起輿論對“拼爹”的聯想,然後通過對事實的邏輯歸納,得出一個感同身受的結論——拼能力仍是時代主流。出乎意料的是,當天上午的網絡轉載量就過百,随後一個多星期持續發酵,被很多公衆号圖解後轉發,甚至登上了人民日報微信公衆号的頭條。它既實現了被人捧在手裡讀,也實現了蹲在馬桶上讀,變成了一篇名副其實的“暖文”。一篇傳統媒體的小評論能有如此大的影響力,能在互聯網平台上逆襲,我認為正是因為它解決了互聯網時代受衆最核心的需求——“價值觀恐慌”。
但評論尤其要注意效果問題。快餐式閱讀已使新聞評論變成了餐後的冰激淩,現買現做。報紙、網絡上很多都是就當天的新聞事實進行評論,直接亮明觀點,并不講究寫法,這樣做自然有時效性優勢,也提高了表達效率,但附加值降低了,悅讀感、接受度、深刻度也降低了,這實際上是一種退化和折損,“文以載道”,“文”之不存,“道”将焉附?新聞評論要講表達的時效和思想的理性,就要在文本質量上下功夫。同樣一件事,你怎麼解構這個事實,怎麼分析其中的常識,都應該有所講究,傳統媒體的新聞評論不應變成網絡口水帖。
有時候,幽默诙諧的講述中透射的犀利要比義憤填膺的觀點有力得多;感同身受的換位思考和情感交流要比冷冰冰的表達有利得多。評論崇尚針砭時弊并不意味着要闆起面孔講話。評論的力量并不在于作者的态度有多強硬,用詞有多重,而在于語言的滲透力、邏輯的張力、思想的深度和專業的高度。
媒體融合不應是平台之間的競争,而應是優質資源之間的競合,“互聯網 内容産品”才是媒體融合的“風口”。那麼,傳統媒體能不能“飛”得起來,就要看能不能平息受衆的“信息恐慌”和“價值觀恐慌”。
(張顯峰 作者為中國教育報副總編輯,第十二屆長江韬奮獎獲得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