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學知 李勝倩
肛裂是齒狀線到肛緣肛管組織表面裂開,形成小潰瘍,方向與肛管縱軸平行,呈梭形或橢圓形,長約0.5~1.0cm,常引起肛周劇痛。肛裂最常見的部位是肛門的前後正中,以後正中為多。肛裂是肛腸科的常見疾病,常見症狀有周期性的劇烈疼痛、便血、便秘等。肛裂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對于急性或出發肛裂患者的初始治療應以非手術治療為主,大多數患者在數周之内痊愈。對于保守治療無效、經久不愈且症狀重者可以考慮手術治療,但手術治療有引起大便失禁的潛在風險。今天為大家介紹目前常見的肛裂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
(1)局部鎮痛藥物
對于疼痛劇烈的患者,可以使用局部鎮痛藥(如利多卡因膠漿等),塗抹患處來減輕疼痛。
(2)瀉藥
可以通過口服緩瀉劑來改善便秘症狀,但不宜長時間使用。長時間口服緩瀉劑會引起頑固性便秘、結腸黑變病等疾病。
(3)局部使用血管擴張劑
使用硝酸甘油軟膏塗于肛裂處可作用于平滑肌,壓力下降,改善使肛門内括約肌松弛,肛管壓力下降,改善肛裂部位的血液循環,促進肛裂的愈合。
(4)鈣通道阻滞劑
局部使用鈣通道阻滞劑(地爾硫革或硝苯地平)治療肛裂,副作用少,治愈率高,但複發率高。
2、手術治療
采取手術進行治療的肛裂多屬于藥物等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目前治療肛裂的主流手術方式有兩種。其中内括約肌側切術是治療慢性肛裂的首選方法。
肛門内括約肌切斷術
括約肌痙攣是肛裂疼痛及不愈合主要的原因,切斷部分肛門内括約肌可以治療肛裂,治愈率高,但是有大便失禁、肛門溢液的風險。
3、其他治療
(1)擴肛
在肛門處使用局部麻醉劑,手指塗抹潤滑劑後先用食指擴肛,然後再逐漸深入兩根中指,維持擴張約5分鐘。
(2)肉毒素注射治療
肉毒素可以抑制神經末梢釋放乙酰膽堿,向肛門括約肌注射肉毒素可松弛張力過高的肛門括約肌,繼而改善慢性肛裂的血供、促進愈合,但治療後複發率較高且有肛門失禁的風險。
(3)中醫外治法
熏洗法是将藥物水間或用開水浸沖後,利用蒸氣熏蒸,熏後用熱藥液洗浴患部的一種方法。
中藥納肛是将栓劑或外用膏劑納入肛門内的治療方法。
中藥外敷是将各類散劑塗抹于患處的一種治療方法。
挂線術是食指從肛内幫忙引出橡皮筋,然後直接從肛裂部位括約肌的下緣穿出來進行結紮,之後再慢慢切開内括約肌。适用于肛裂伴有潛行瘘管的患者。
4、日常防護
日常飲食和生活對于肛裂的預防、治療和減少複發都十分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勤飲水,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保持大便規律、通暢,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适度進行體育鍛煉,便後進行提肛運動。對于其他疾病如腸結核、克羅恩病、梅毒等引起的肛裂要積極治療原發病,按時複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