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課程給大家介紹了一下青少年常見的心理障礙,今天這節課我們來探讨一下青少年群體當中的抑郁現象。抑郁相比其他的心理障礙,它的發生率不像厭學等現象多發,但是它的危害性卻遠超其它心理障礙,尤其是近幾年它的規模每年都大規模遞增,因此而接受治療的學生也越來越多。并且生活環境,氛圍對抑郁症群體極為重要,家長很有必要知道如何去創造一個溫馨的家庭氛圍,杜絕抑郁的可能。
我們先來看下抑郁症有哪些表現:在生理上會經常感到疲倦;頭疼、背疼、胃疼;失眠、多夢、食欲下降等感受;在心理上則會出現情緒低沉、郁郁寡歡,對日常活動及周圍的人和事物喪失興趣;精力不濟,注意力難于集中,記憶力衰退;思維遲滞,行動遲緩,言語減少;缺乏自信心,自我評價過低,容易自責;對生活感到絕望。臨床上對于抑郁症有明确的診斷标準,要借助測試問卷來确定分級,這裡我們不作具體探讨。針對抑郁的這些行為表現,當個體承受的壓力過大,都會出現以上的一些表現,這些表現的出現不一定是抑郁症,但是可以肯定心理健康受到威脅,需要提高警惕,及時解決。尤其是一些内向的孩子,内向不是壞事,但是内向的孩子的抗壓能力,減壓渠道都比較弱,所以對于内向的孩子家長要保持較高的敏感度。
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引起抑郁症的原因有哪些呢?一般來說引起抑郁症的的原因主要有,一,遺傳因素,如果自己的家族成員裡有這樣抑郁病史或表現,那就需要對家庭成員的表現注意觀察了;二,家庭因素,不同于遺傳因素的不可逆,家庭因素的影響是最大的,也是最需要去改變的。家長的過度保護,忽視,嚴厲都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影響,暴力,責罵等不當教育方式給到孩子的就是極端的家庭氛圍,不利于成長;三,社會因素,學校的歧視,霸淩,情感挫折,社交問題,網瘾,學習壓力,經濟壓力等;四,心理原因,主要是内心敏感脆弱,承受力低,情緒和壓力得不到釋放,認知不高,讨好型人格等。抑郁症的發生都離不開這四種原因,而抑郁症的治療主要是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物理治療。專業的治療我們也不用深入了解,主要讓家長了解一下發生原因,可以從源頭上去把控。
有個來訪者叫小婷,從小一直都是學習尖子,聽話,懂事,一直都是其他家長口中的“别人家孩子”。家境條件優渥,爸爸開公司做老闆,利潤可觀,媽媽在醫院工作,一家人都是别人羨慕的對象。但是突然之間,有一次考試,小婷的學習成績就開始明顯下降,爸爸媽媽和老師都以為是不認真沒發揮好,教育了一段時間後,發現不但學習成績沒有好轉,反而整個人精神狀态非常差。去醫院檢查後沒有發現問題,醫生才建議求助心理咨詢師。如果說小婷會患上抑郁症,大概很多人都不會相信。小婷爸媽帶她來尋求幫助的時候,自己也不相信小婷會有抑郁症。小婷從表面上看,穿着整潔,言語清晰;在身體方面常有頭痛,失眠,無力等症狀;在社交方面,怕見到親朋好友,但在學校能和同學,老師正常交往;在心理方面心情低落,焦躁不安,郁郁寡歡。後來在治療中咨詢師才了解到,爸爸媽媽平時各自有自己的一灘事,對小婷的陪伴比較少,導緻小婷比較獨立,什麼都依靠自己,也沒有太好的朋友,此外,爸爸媽媽對小婷的學習成績也比較嚴厲。而小婷自己生活在别人羨慕的眼光中,也比較心高氣傲。在考試沒有發揮好的時候就難以接受,這種情緒沒有被發現,當老師和家長教育的時候也沒有關心,隻會給壓力,讓她更難以接受,而且被一些負面言語比如:“你的成績不好,未來就毀了”所影響,對自己産生了懷疑,沒有人關心她的心理包袱,都隻會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各種心理負擔積壓,最後出現抑郁現象。所幸小婷的症狀不太嚴重,經過老師的療愈,已經好轉了,他的爸爸媽媽也在老師的要求下也調整自己的親子相處模式。在最近一次的回訪中了解到小婷結識了一個好朋友,還和她們一起去還幾個地方旅遊過,狀态良好。從小婷的案例來看,沒有明顯的抑郁表現,具有一定隐蔽性,所以容易忽略。小婷在家裡父母的陪伴較少,關注度不夠;在學校缺少朋友,學習壓力大;小婷内心個性要強,不知道怎麼給自己放松,這些原因綜合在一起造成了小婷抑郁現象的出現。這就要求家長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态,培養和孩子交流的習慣,及時發現孩子情感情緒變化。
遺傳因素我們不能去改變,就重點講述後面三種因素。先來談談家庭因素,孩子的成長和父母的接觸最多,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給孩子帶來深遠的影響。家庭教育有自己的法則,對于孩子的教育切記以身作則,其次把握尺度,不偏不倚,孩子才不會走極端。過度保護,過度嬌慣的孩子,一旦脫離了父母便極易遭受挫折,自身卻沒有承受挫折的能力;但是如果父母對孩子漠不關心,這類家庭的孩子長期缺乏愛的體驗,就會經常處于緊張憂慮之中;而父母如果對孩子要求過于嚴厲,給予孩子過多的壓力,當壓力超過孩子所能承受的範圍,就會出現焦慮、抑郁等症狀,随之而來是孩子對活動失去興趣乃至對自我完全喪失信心。在網絡上有很多人分享自己在原生家庭裡面受到傷害,對自己造成很深的影響,一直到為人父母也依然不能釋懷,還有一部分人甚至一生都籠罩在原生家庭的陰影中,這些人都有部分明顯的抑郁表現。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除了父母陪伴,還會結識其他很多人,老師,同學,親戚,以及其他社會人士。這其中最容易引起孩子的抑郁傾向包括老師的打壓,同學的歧視,霸淩,孤立,其他人的羞辱,傷害。這一部分的安全教育,家長不能寄希望于發生後再去處理,或者孩子的自己成長。有很多家長會覺得自己年少時也會遇到類似問題,也都過來了,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可以圓滑世故的處理。這種思想忽略了時代背景帶來的個體意識的差别較大,孩子内心的痛苦感受較家長的少年時代更甚。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除了持續對孩子保持關注外,還需要:
1.經常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教導學會保護自己,遇到各種意外狀況需要如何應對,可以向誰求助,家長是孩子的堅強後盾;
2.耐心傾聽孩子的煩惱,讓他們有釋放壓力的渠道,有些孩子可能不善于主動訴說,父母要多關心他們,經常問問他們“最近有沒有煩惱的事?”
3.鼓勵孩子獨立自主,引導他們在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擺脫對父母、家人的依賴,更好的适應社會。
4.給孩子樹立健康的價值觀。孩子的一生中,有很多重要的決定要做,但并不是一旦某一步做錯,人生就全完了。這條路走不通,就走另一條路,或許沿路還有更美的風景。不要讓孩子鑽入死胡同。
再一個就是心理方面的因素了,孩子不管是心理承受力低,還是情緒壓力無處釋放,又或者性格缺陷都還是要回歸到家庭教育上。作為家長無法規避孩子成長路上的所有風雨,那麼就要讓孩子有足夠的底氣去面對風雨的能力。内心比較敏感,心理承受力差的孩子比較缺少關愛,内心沒有足夠的力量;缺少情緒壓力釋放渠道的孩子平時的交流,活動比較少;認知不高,三觀缺乏的孩子缺乏父母帶領社會活動經驗;讨好型人格的孩子經常被否定。還有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平時引起的問題都不大,但如果受到一些應激事件就容易誘發抑郁現象。平時家長就要注意
1.家長之間不要随意吵架,尤其是在孩子面前,負面情緒不要随意宣洩,維護溫馨家庭氛圍;
2.家長和孩子交流密切,關注孩子心理健康狀态,而不是隻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
3.家長教育孩子注意方式,既不能過分嚴厲,也不要一味驕縱;
4.家長尤其是爸爸要注意引導孩子培養興趣愛好和戶外活動,專屬的興趣愛好及戶外活動可以減壓,健康的體魄更能增強自信,更有勇氣,更好的心理素質。
5.家長多帶孩子參與社交活動,但不要強迫孩子去迎合成人社交,引導孩子多和同學以外的同齡人的交流互動,這些經曆也可以增強孩子的心理耐受力,并且促進心理成長。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不能盲目用自己的父母教育自己的方式來教育自己的孩子,也不要隻盯着學習成績去教育。生活的确有很多困難,挫折,但這都不是忽視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理由,原生家庭有缺陷的孩子用一生療愈創傷,原生家庭幸福的孩子内心的能量為他遮風擋雨。如果孩子一旦出現抑郁傾向,老師和家長不應責怪孩子,而應鼓勵孩子立即向專業的醫生尋求治療。在心理治療的期間,應遵照醫囑服用相應藥物,保證休息,促進康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