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育人名人事例論據?“鐘老師,我不打算教你班了”和班主任鐘傑搭檔的教師,急匆匆地走到鐘傑面前說,“這學生一上課就接茬,一制止就頂嘴”原來,青春期的阿铖在上課時愛接話“刷存在感”,還愛“帶節奏”,經常帶偏一些同學,把任課教師氣得課也上不下去,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教書育人名人事例論據?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鐘老師,我不打算教你班了。”和班主任鐘傑搭檔的教師,急匆匆地走到鐘傑面前說,“這學生一上課就接茬,一制止就頂嘴。”原來,青春期的阿铖在上課時愛接話“刷存在感”,還愛“帶節奏”,經常帶偏一些同學,把任課教師氣得課也上不下去。
鐘傑是深圳市光明區光明中學教師。她安撫好這位教師的情緒後,再與阿铖進行溝通。她多次在公開場合挺阿铖,建議他學習脫口秀等恰當表達“接梗”,并通過演講讓阿铖展現自己。慢慢地,阿铖不會随意“接茬”,在班級中也越來越受歡迎。
“我是那種在沙漠裡都想要開花的人。”近31年的教師生涯裡,鐘傑深耕班主任工作,始終堅持在教育一線,熱衷于培育“花”的事業。鐘傑努力做到眼裡有光、心中有愛、手上有活,她堅持為學生寫書,為教育發聲,為教師代言,努力點燃學生的“心燈”。
“孩子很淳樸,他們無條件地對老師好。”1991年,鐘傑一畢業,就被分配到一所農村學校任教。鐘傑記得,當時一些學生會在上學路途中,将采摘的野花、菌類等送給她。學生的尊重與接納,讓鐘傑覺得要将心比心,關愛學生,“是學生教會了我如何成為一名老師”。
在農村學校教書近20年後,2011年,鐘傑來到光明中學,繼續做培育“花”的事業。她愈加勤奮,筆耕不辍,繼續以寫作來反思種“花”的方式。
面對一些學生上課出現“叽叽喳喳”的情況,鐘傑一開始的處理方式是直接批評。通過寫作回顧當時的上課場景,她感到心虛、後悔,“如果學生消化不了我的處理方式,他産生了心理陰影怎麼辦?”
心虛之後,鐘傑越加努力學習,通過閱讀心理學等專業書籍,努力成為更具理性的專業教師,“學生在美好的花季年華裡,不能遇到差的我,而是要遇到一位持續成長的老師”。
鐘傑仍記得後進生卓新民(化名)。他從小生活在一個缺乏愛的家庭,養成了調皮的性格。鐘傑通過師愛、母愛,讓卓新民對她産生信任感和依賴感。鐘傑還把與他之間發生的點點滴滴,撰寫成文,并打印出來供他閱讀。相關文章也被編寫成一本書——《孩子,這不是你的錯》。卓新民表示,他拿到這本書時,看一次就哭一次。他的性格也發生了轉變。
“我相信文字比直接的說教,會更好地直抵人心。”在鐘傑看來,教育寫作不僅僅是她在思考問題,也是一種德育方式,讓學生反思複盤。自2006年開始,鐘傑便撰寫教育故事。如今,她的班級教育叙事字數近300萬,出版了14本書。勤奮地為學生寫書,鐘傑也鼓舞了學生的寫作熱情。楊奕鵬便是一個縮影。除教師布置的作文題目外,楊奕鵬主動尋找題目來寫作,并找鐘傑指導。他還會通過個人微信公衆号,上傳寫作文章。
為激發每個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熱情,鐘傑鼓勵每個學生在班級裡有一個“崗位”,如課代表、多媒體設備管理者等。她還以身作則鼓勵學生。“進教室後,若是有學生在做衛生,我也會幫助他們一起來完成。”鐘傑堅持每天早上7點10分左右,到達教室,陪伴學生。在她看來,這種生命在場的陪伴對學生非常重要。
由于出色的班主任管理方式,2016年,鐘傑被評為廣東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2019年,鐘傑獲評“全國優秀教師”稱号。為發揮“火車頭”的引領作用,鐘傑通過線上線下講座、共讀一本書、商讨教育實踐難題等方式,帶動其他班主任實現成長。
加入鐘傑名班主任工作室後,張豔實現了從教師“保姆式”管理到以學生為主導的管理理念的轉變。“以前我當班主任的時候感覺很累,班會課都是在周日晚上準備。辛苦準備的上課内容,有時還不一定達到預期效果。”在鐘傑的指導下,張豔将規則意識、習慣養成等班會主題發給學生,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每個月兩次主導班會課内容,“成長的主體是學生,教師要讓學生動起來,激發他們的潛力”。
在鐘傑的影響下,張豔也進行教育叙事等寫作,她的寫作字數已達50萬字。今年3月,張豔獲評深圳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近年來,鐘傑名班主任工作室培養出了6名光明區家庭教育講師團講師,3名“深圳市我最喜愛的班主任”,3名深圳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劉盾 通訊員 陳宋釜 馮钰程)
作者:陳宋釜 馮钰程 劉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