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甘肅青年先行抗疫一線展風采

甘肅青年先行抗疫一線展風采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13:41:52

中國甘肅網2月5日訊(本網記者 沈文剛 通訊員 康娜 何健)2003年,有一群堅守在客運一線的乘務員,在抗擊“非典”疫情的戰鬥中團結一心,衆志成城,積極應對疫情,用愛和責任,保障了每一趟旅客列車的運輸任務。17年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來勢洶洶,他們毫不猶豫再次出發,義無反顧堅守崗位,用責任和擔當,譜奏出恪盡職守、志笃意堅的動人旋律。

疫情面前,“紅旗列車”精神再傳承

“我們是‘紅旗班組’,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體現出無懼困難、團結一心的鬥志和決心,我們必須用最高的标準、最實的作風、最好的精神,保障好每一趟乘務運輸……”

蘭州客運段擔當的蘭州至青島K1028次黨員列車長李緒成、安全員王若泰都經曆過2003年抗擊非典疫情,當時他倆都是蘭州至北京K44次北四組的列車員。“無懼困難、團結一心”,時任K44次列車長劉晖激勵人心、鼓舞士氣的話語時常在李緒成、王若泰耳畔響起。面對“非典”疫情的嚴峻形勢,這趟“紅旗列車”所迸發出“無懼困難、團結一心”的“紅旗精神”,激勵鼓舞着全段幹部職工衆志成城、勇往前行。

甘肅青年先行抗疫一線展風采(甘肅全民戰疫)1

李緒成召集骨幹布置任務

17年後,從K44次列車到K1028次列車,“紅旗精神”始終在傳承延續。李緒成已是K1028次列車一名列車長,王若泰則是班組安全員,面對這場來勢洶洶的疫情,作為“老戰友”的他們,又一次攜手奮戰在客運一線。

“重點車廂必須黨員定崗、重點停站必須協助乘降、重點區段必須增加巡視”。為了做好現場防疫工作,作為支部書記,李緒成給班組6名黨員定了“三個必須”的硬指标。這幾天,K1028次列車途徑的洛陽、鄭州兩個站客流相對比較大,李緒成将班組6名黨員分配在辦公車、宿營車和預留車這些重點車廂,在保障運輸、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這個支部的6名黨員成了班裡的“主心骨”。作為班組第一車長,旅客乘降、測量體溫、登記信息、原本2小時一次的車廂巡視,李緒成1小時巡視一次。班組其他人休息後,李緒成堅持對全列每節車廂再巡視一遍,看看該消毒的地方有沒有消毒,看看乘務員、旅客口罩是否都按要求佩戴好,給乘務員反複交代防疫工作、給車廂旅客多次叮囑注意衛生環境,原本一個班6小時左右的休息時間,李緒成一再壓縮,晚睡早起的他,休息時間也隻有4個小時了。

列車員喬冬是一名“00後”青工,20歲的他第一次面對疫情,心裡難免有些擔憂和害怕。王若泰和同事們知道情況後,隻要有空就給他講安全防疫知識,把自己的老經驗傳授給他,逐步打消了他的顧慮和擔憂。作為班組安全員,消毒查票、登記信息、衛生清理、防疫宣傳,看着他清瘦的身影在車廂穿梭,同事勸他休息一會,他卻搖搖頭說,在車廂裡走着心裡才踏實。

疫情面前,客運夫妻堅守在一線

2003年抗擊“非典”疫情,在那一段艱難的時間裡,蘭州客運段職工史淑華、楊建國夫妻二人相互鼓勵、共渡難關,并肩攜手在客運一線。17年後,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夫妻二人義無反顧堅守崗位,在彼此共同經曆的2場沒有硝煙的疫情戰鬥中,一句唠叨的提醒、一個關注的眼神,成了夫妻二人相互鼓勵、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共同動力。

甘肅青年先行抗疫一線展風采(甘肅全民戰疫)2

史淑華檢查列車設備是否正常

K132/1次列車是蘭州客運段擔當運行裡程最遠、時間最長的跨局列車,途經6個省、單趟運行44個小時左右。3100公裡的遙遙路途,來回需要五天五夜。夫妻二人盡管在同一個車隊工作,但是彼此分屬不同的班組。丈夫到家,妻子第二天走車;輪到妻子休息時,丈夫又要整備出乘了。一個月的時間,夫妻二人隻能見面4天。

“我是黨員,困難再大,我都必須堅守在最前線”。由于這趟列車在外運行時間長,疫情防控和現場工作容不得半點馬虎。近一段時間,東莞東、惠州旅客流相對比較大,為了重點做好防疫工作,史淑華每次出乘前都要多領取一些消毒片和消毒粉,平均3個小時就進行一次消毒工作。邊桌邊凳、坐席鋪位、“三間一台”、門把手,隻要是旅客經常接觸的地方,史淑華和同事都要逐個車廂、逐個部位進行消毒。18節車廂的消毒、巡視、登記工作剛剛結束,列車又要進站了。旅客乘降、盯控車門、和站台客運員辦理交接……當班的8個小時,史淑華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

5天的乘務結束,在家休息的史淑華手機不離手,隻要聽見有信息,她都要第一時間看一下。“非常時期,很擔心職工說自己身體不舒服,出現狀況。”史淑華說。丈夫楊建國看在眼裡、心疼在心裡。隻要自己休息,要麼多給家裡買點菜,要麼包一些餃子凍起來,不讓妻子過多操心和外出,盡力做好生活上的“賢内助”。

疫情面前,我要站好最後一班崗

面對疫情爆發的嚴峻形勢,有很多臨近退休、依舊主動請戰的老客運們。在困難和危險面前,毅然決然選擇“逆行”,堅守崗位到最後一分鐘、抗擊疫情沖到最前線。“我要到最重要的崗位上、我申請到最需要的線路去。”

2020年4月,再有三個月的時間,蘭州客運段擔當的敦煌至北京K44次乘務員于志娟就要退休了。原計劃春運結束後就提前開啟“休假模式”,但春運大考還未完成,全國就打響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戰。

甘肅青年先行抗疫一線展風采(甘肅全民戰疫)3

于志娟為列車做消毒工作

“班組有很多90後的孩子,都能一如既往地堅持出乘,作為一名鐵路老職工,我這個時候絕對不能掉隊,希望能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作為一名有着27年客運工作經驗的乘務員,在休假和堅守二者之間,于志娟毫不猶豫選擇了後者。丈夫與兒子非常理解于志娟的性格,也很理解和支持于志娟。“我和兒子是你堅強的後盾。”聽到丈夫的表态後,于志娟非常開心。

在2003年抗擊“非典”時,于志娟沒有請過一天假,每趟出乘堅持在旅客最多的車廂裡工作。由于今年受疫情影響,近期車廂裡的旅客特别少,每次看到跟她兒子一樣大的同事、或者個别旅客戴口罩、手套防護等措施不規範的時候,于志娟都會親自給他們做示範,直到他們學會弄懂為止。

年輕職工沒有經曆過疫情,車廂消毒時,他們往往掌握不好消毒液的配比濃度。于志娟就利用車廂裡的空飲料瓶,不厭其煩地給年輕職工做演示,一節車廂一節車廂進行消毒,确定每個角落、每個縫隙都消過毒,才會回到自己的車廂。就像鄰居熱心大媽一樣,大家親切地叫她“于媽”。久而久之,于志娟也喜歡上了這個稱呼。

黨員李蘭玉是K306次列車的一名廣播員,49歲的她再有不到一年時間就退休了。回憶起2003年抗擊“非典”的時候,列車消毒、全員戴口罩、防疫部門消毒的場景曆曆在目。為了保障一線運輸,李蘭玉和同事一同堅守在抗擊“非典”、保障運輸的列車崗位上,連續2個多月沒有見到孩子。

“媽,你自己一定注意做好保護,家裡有我呢,你就放心吧。”17年後,當新的疫情來臨,已經“研二”的兒子給了她堅守崗位、站好最後一班崗的強大動力。

“我經曆過非典疫情,我有防護經驗,要給年輕職工做榜樣。”李蘭玉說。K306次列車運行線路長、停靠車站多,按照廣播要求,每個站開車後,李蘭玉都要給剛上車的旅客宣傳安全乘車常識和衛生常識,遇有客流較大的車站,必須要臨時增加播報内容,一趟往返,李蘭玉堅持做到站站播報、站站宣傳。雖然頻繁地播音讓自己的聲音略有嘶啞,但是看到大家自我防範更嚴格了、心情也舒暢了,李蘭玉很欣慰。大家也都非常喜歡李蘭玉的聲音。李蘭玉表示,作為一名黨員,自己始終要堅守在廣播崗位,努力站好最後一班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