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
拿下國際級、國家級、省級等衆多榮譽
玩轉化學、物理、語文等多種科目
更有人斬獲全省唯一入選
國家集訓隊名額
于艱苦之中收獲多少榮耀的光芒
于光芒之外丈量着理想的距離
他們滿懷熱忱和堅韌且行且歌
專業耕耘:規劃清晰,實力領跑
如果追星有級别,文華學子的“追星”一定是頂級的。2020年11月,全國中學生天文知識競賽決賽落下帷幕,邢珈凡一路過關斬将,獲得二等獎的好成績。2021年9月,通過不斷努力,邢珈凡拿下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一等獎。緊接着同年11月,他代表中國隊打入2021年國際遠程天文奧賽,最終榮獲一等獎和高年級組數據分析最佳成績獎。
一步一步,目标清晰,邢珈凡離他的“追星”夢越來越近,種種的榮耀也讓邢珈凡在名校強基計劃和綜合素質評價招生等高考招生錄取中獲得優勢。
在學校,有3個坐标貫穿了邢珈凡的生活日常:
實驗室、宿舍自習室、老師的辦公室
邢珈凡(左)和指導教師王世毅(右)
熱愛不容易,堅持更可貴。在邢珈凡眼裡,天文和物理方面的學習靠的是興趣和積累。沒有課的時間,總能在圖書館、實驗室看到邢珈凡的身影。針對這些有特殊才能的學生,學校因材施教,為他們提供教室、線上課程和線下專業名師,并提供外出比賽費用,為學生的發展提供積極幫助。“我想去中國科技大學讀書。”這是邢珈凡對于未來的規劃,既然已有清晰的目标,接下來他要做的,就是做好準備,輕身前行,高歌猛進,迎接未來的無限可能。
“21世紀杯”英語全國演講比賽山東省一等獎譚苗辰(左)
全國亞軍、山東省冠軍、最佳作品獎、最佳風采獎劉浩然(右)
文華的高中生活,不以統一的模闆複制所有人,也不以統一的标準衡量所有人。劉浩然作為即将畢業的高三生,每一次比賽,都把自己當做是第一次參賽的“新人”選手。在老師的陪伴與指導下,從最開始的“零基礎”,到一次比一次更自然的臨場發揮,她在舞台上收獲了更好的自己。
校園藝術節上進行演講的劉浩然
近期,浙江傳媒學院校考成績放榜,劉浩然位列山東省第一,全國第37名,面對未來的無限可能,英語和演講極占優勢的劉浩然說:“做主持人是為别人發聲,而我想發出自己的聲音。”她的老師說,“這樣的想法很可貴。”像她一樣的還有史忠林,在山東省202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美術類專業統一考試中,成績排名濰坊市第一,而他的目标是清華大學。平日裡的競賽訓練,給他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未來的發展不是隻有一條道路,接下來,他們将在屬于自己的“賽道”裡繼續發光。
學習方式:積累沉澱,不斷堅持
時間沉澱于心的,終是學習中的點點滴滴。2021年7月,盧勇博在指導教師李明亮的帶領下,獲得了濰坊市第二屆普通高中學生科學實驗比賽高二化學組三等獎,面對如此佳績,盧勇博隻淡淡的說:“正常發揮,平時也是這樣。”
盧勇博
文華的化學課堂上,學生自主設計并動手操作實驗,在這個過程中不斷互相交流,總結現象和結論,分享自己發現的優點和不足,進而完善并創新自己的設計,最終完成合理的實驗。正是這些日常課堂中的積累,讓盧勇博取得了現在的成績。
地理老師桑豔禮準備的岩石礦物标本
利用個人所長為“共同生活”添瓦加磚在文華是常事,地理學科的桑豔禮老師總會購置和收集一些礦物、岩石和化石标本,拿到課堂給學生們近距離觀看,加強認識和記憶。因此也帶出了金均益、孫靖博、王子涵、王睿楊、付培恒、張紫穎、李林洋等“地球小博士”。“觀天象”、預測天氣預報、在學校菜園裡觀察植物,日積月累中,文華真正做到了“讓有共同興趣的同學,可以有一個渠道發光發熱。”
地球小博士賽前準備
未來目标:全力以赴,不留遺憾
選擇一所高中,能考出什麼樣的分數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你能否在這裡發現未來人生中的多種可能,并且去實現其中最愛的一種。
唐舒澤榮獲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省二等獎
在文華,有獲得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省二等獎,省、市中學生生物聯賽一等獎、二等獎這樣熱愛理科科目,并在這類學科閃閃發光的學子,也有吳昱彤這樣“文理雙全”,多方入手的學子。
2021年8月和2022年2月,吳昱彤分别拿下山東中學生生物學聯賽三等獎、第十五屆全國中學生創新大賽三等獎。對于未來,作為一名即将畢業的高三學子,吳昱彤充滿了熱情和期待,談起接下來的路,他說:“競賽讓我敢于挑戰,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我必将全力以赴,因為我相信,努力就一定會成功。”在文華,目之所及,不隻是在新高考下的創新課堂,還有每個學生都希望的展示自己的平台和機會。
吳昱彤(右)和指導老師馮兆晨(左)
經曆感悟:堅定内心,付諸努力
語文的魅力絕不僅在于分數的高低,也不隻是辭藻對切、套路實施,而是每個學生對内心世界的表達與感受。
姚芙宇
“葉聖陶杯”中學生新作文大賽全國一等獎
楊筱童
第二十二屆世界華人學生作文大賽全國二等獎
文華在服務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也在積極探索,為學生個性發展搭建多元平台,開展豐富的語文活動。朗誦、演講、辯論、戲劇……形式多樣的活動每學期都會在文華上演,學生們跳出課本的束縛,與真實社會、實際生活相結合,在“大語文”環境中,文華學子仿佛有使不完的韌勁和正能量,用一字一句,表達着他們深邃的思想。
科普科幻作文全國三等獎、創新作文省賽一等獎、第十九屆“葉聖陶杯”省級二等獎……面對驕人的成績,李佳昊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已有的成就終究屬于過去了,我将從此踏上新的起點,奮發有為、探索創新。”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榮耀的背後是學校多元化育人體系和成才渠道的強力支撐,是老師們孜孜不倦的教導。三年的努力,他們以實際行動,全情投入,勇敢嘗試。積累的經驗,将為名校強基計劃和綜合素質評價招生中打好堅實的基礎。未來,他們将在文華提供的平台中,創造人生的N種可能,一步一個腳印完成對自我的超越。
中考前一百天,文華學子都在做些什麼?
祝願每一位文華學子
都能像高三的學長學姐一樣
懷着滿腔熱忱與堅定
在未來
閃閃發光的
奔赴自己的星辰大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