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啖鹽說蜜
——說天地美食,談人間風味
馬面魚學名綠鳍馬面鲀(tun),俗名橡皮魚、剝皮魚等,閩南人俗稱迪鲙仔。
馬面魚的皮特别厚特别糙,一定要剝皮後方能食用,所以民間稱其為“剝皮魚”。
馬面魚的肉,粗而香。
魚肉分兩種,一種是細嫩鮮甜,就如石斑、鲈魚等;另一種則是粗硬鮮香,就如巴浪魚、黑鲳、馬面魚等。不是說魚肉要細才好,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很多人就愛又粗又香的魚肉,嚼在嘴裡,那個香,萦繞在唇齒間,真正迷死人。
粗魚肉的代表巴浪魚,就有很多老饕甯願“巴浪魚裡死,做鬼也甘願”。而相較于巴浪魚,馬面魚的肉質高級很多,巴浪魚腥味重,馬面魚純粹就是香鮮甜。
所以如今的馬面魚都登上了宴席,前段時間到晉江去吃婚宴,一隻約兩斤重的馬面魚,包上錫紙,烤得香香酥酥,成為酒席的前菜。
未開席之前,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呱唧呱唧,有馬面魚助興,更是相談甚歡。
說馬面魚助興真不是誇,夏天的夜晚,如果炸一條馬面魚,配上啤酒,很多男人都會通宵達旦地喝個醉生夢死。
而家常餐桌上的馬面魚,腌鹹後煎香,配上清清爽爽的稀飯,更是夏日裡很多人的心頭愛。
市場上的馬面魚都很大尾,但我還是思念小時候的迪鲙仔。
二、記憶中的迪鲙仔小時候,父親經常買魚,口袋錢不多,買的都是經濟魚,巴浪魚、那個魚、迪鲙仔、臭腥成、刺鯭、薄隻魚等等,聽名字就一頭懵,但這些名字無論文字怎麼寫,閩南語還都是叫得脆脆生生。
父親買的迪鲙仔都是很小隻,剝去灰色的外衣,去掉沒啥肉的馬面魚頭,露出白嫩嫩的魚肉,用醬油炣,便是頂級美味的一餐。
印象中隻有小隻的才叫“迪鲙仔”,大一點的都叫大名“馬面魚”,這有點像人類,小時候取的是阿狗阿貓的乳名,長大了上學了,非得叫學名不可,不然有點不成體統。
但“迪鲙”兩個字顯得很有文化功底,“馬面”倒是粗俗了,這是不是像拗口的古漢語與白話文的今天?
我詳細查了這個“鲙”字,“鲙”同“脍”,也就是将肉細切的意思,也有說“鲙魚”同“鳓魚”“鳜魚”。顯然,這個“鲙”,不是“迪鲙”的“鲙”。
如今,泉州老城區的孩子很少有人知道馬面魚叫“迪鲙仔”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吃魚都要吃大尾,小隻的迪鲙仔少而又少,那種小時候鮮甜的味覺,隻能在記憶中尋找。
某天,先生從惠安帶回來一瓶調味料,說是漁民自己釀的。先生叫不出是什麼名字,隻對我說:聞着臭,煮肉賊香。
果不其然,有這瓶調味料的加持,一鍋肉真的風味超然,後一打聽,這便是傳說中的迪鲙露,惠安人家家戶戶廚房必備,大衆所稱“魚露”。
迪鲙露便是用迪鲙仔集體腌制壓榨而成,其味蓋過所有的魚露,是我迄今為止用過的最好的魚露。
原來,小迪鲙仔都做魚露去了,難怪成了記憶中的美味。
唠唠叨叨說了這麼多,話說你是喜歡長大的肉粗的馬面魚,還是細漢時小隻的迪鲙仔?
是喜歡或炸或烤或煎得香香酥酥的馬面魚,就着啤酒,看一場球賽?還是單純端一碗稀飯,清清爽爽配上用醬油炣的迪鲙仔?
無論如何,都别錯過了。
附帶香炸馬面魚的制作視頻:
“草草啖鹽說蜜”,談三餐美食,講四方風情。
請點贊鼓勵、轉發、收藏。
歡迎在評論區說兩句,我會更加努力。
原創文章,部分圖源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