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話的官話特征? 河南方言集錦(7) 七、T、W、X發音部分,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河南話的官話特征?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河南方言集錦(7)
七、T、W、X發音部分。
T:擡杠:兩個人争論不休,各持己見,誰也不肯服輸。塘窩:水塘深處的窩子。溏:táng,不凝結、半流動的。如:溏心雞蛋。套子:加工用舊了的(不好的死)棉花,如:破鋪襯,濫套子。棉花套(子)。桃:洛陽人稱“tou”。掏力:(肯)下力。提氣:長精氣神,令人振奮。甜蜜稈·甜秫稭稈:甘蔗。天邊:洛陽人稱“tie bier”。停當:1、妥當。2、事情做完了。挺:1、局點。在麻将、撲克面三家中即将要盈(局點)的時候,也叫“挺頭”“報挺”。2、人與人之間明裡暗裡對着幹。例:“我給他挺上了。”3、相當于“滿”“蠻”,如:挺好。透:心裡清楚,看穿事物。葶子:植物專用名。1、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橢圓形。種子黑褐色,可入藥,通稱“葶苈子”。2、葶子藨,多年生草本,莖開花時頂部生分枝一對,高達60厘米。梃:1、花梃,即草本植物花梗(花蕾與莖連接部分),不是植物的莖。也不能寫成花莛(此為花莖,即花的杆子)。類似植物莖的早期寫法有:麥莛兒,高粱莛兒,玉米莛兒,油菜莛兒。這裡,古籍作 “䅍”,現在此字被淘汰了。侹:tǐng。如:直侹侹地平躺在床上;直侹侹地倒在地上。挺:如:他身條直挺挺的。脡:tǐng。如:他長得勻稱,不胖不瘦,兩頭脡。頭門:正當門。頭漫兒:頭門外的街裡頭。統(通)好哩:滿(蠻)好哩。突噜:下滑。臋(tún)戶:古同“臀”。對男同志的稱呼。豚(豘、囤)豬:母豬》。
W:搲:wǎ。1、舀:用瓢搲水。如:再搲一瓢面。2、用手上的指甲直接稍重地接觸人的皮膚。輕度叫撓。如:臉上被人搲了一道子。搲(wā)住勁:抖點勁兒。外手(人)咧:1、壯年人、中年男人。2、中年婦女稱呼丈夫。外現(先):外邊,外頭。歪三閣料四:形容人或事務長得不順溜、難看。歪住腰了:扭傷了腰。頑皮:指小夥子愛說愛動,愛開玩笑。勜:音wěng,用力往上推,如:把他往上用力勜一勜。音yǎng,倔強。數碼字“5”讀“5wo”。烏啦:說話不清楚。烏塗水:水放得時間長了,但沒有壞,還能喝,隻是口感不好。(我)日他嘚兒(一回):相當于“嗨”“好家夥”。
X:細發:1、節儉。2、精緻、工藝好的東西。3、辦事細緻。稀松:指人不強悍。西華縣:周口市所轄,當地人稱“西瓜縣”。下三(奢)兒:嘴饞,貪吃,不講究,不怕人笑話。下着·下着魁·1、同“下三(奢)兒”。2、形容人貪婪卑鄙、不顧廉恥的樣子。小:對小男孩兒的昵稱。小人乖:侏儒。小雀(豫東稱“小啜”):麻雀邪活(豁):1、愛高聲說話,生怕人家不知道。2、輕聲驚叫。旋:xuán。現在,如:這飯是旋做的(一些地方把此意說成“現”,即“現在”)。心疼:1、心髒疼痛。2、長得可愛,多形容小女孩。斜(些):不定的量,相當于“滿”“蠻”。例:“吃咧(哩,的)斜多”,“穿咧(哩,的)斜好”,“走咧斜快(慢)”,“長咧斜高”等。洩肚:鬧肚子,不同于拉稀。尋(xin)媒:找配偶。囟球:“囟”音xìn。組詞有“囟門”(嬰兒“囟腦門兒”,河南說“呼歇蓋兒”)、頭囟(兒)、囟(傻)球(“傻大頭”)。即罵人二半吊、腦子不夠使。楔:打;捶,如:楔你一頓。澥:xiè。糊狀物或膠狀物放久了,由稠變稀,被稀釋。如:湯澥了.婞(xìng):争執中占上風或來勢洶洶不拉倒的樣子。例:“這人可真婞!”興:興頭上的縮略詞。擤鼻子:擤:xǐng,捏住鼻子,用氣排出鼻涕。饧面:饧:xíng,糖塊、面劑子等變軟。盱(xǘ h)乎:記得,大概知道、稍微明白、差不多清楚。“不盱乎”,即不記得。煊:松軟,如:饅頭很煊,棉花很煊。學嘴:學(河南方言讀“xuò”)舌,意思是告發别人的言行。踅(xué)摸:1、用心尋找。2、琢磨着、偷偷摸摸來回觀察有所企圖。吮(xūo):吸吮。例:“聽話,一會兒給你買根兒冰糕吮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