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雲南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地

雲南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地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9 05:01:10

澎湃新聞記者 王萬春

【編者按】

數十年來,我們看見了越來越多的朱鹮展翅高飛,看見了越來越多憨态可掬的大熊貓在山林中穿行,看見了更多的雪豹馳騁在高原曠野,看見了江豚天使般的微笑,但也看到了穿山甲的凄零和白鱀豚的消逝……

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孕育着11.5萬個物種,我們與它們共同生活在同一個藍色星球。2021年10月11日,全球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第一階段會議在雲南昆明開幕,澎湃新聞推出“萬物生”系列報道,呈現中國生物多樣性之美,講述人類與它們之間的故事,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雲南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地(北遷亞洲象回家了)1

COP15會場裡的海報。

2020年11月下旬,在普洱市甯洱縣梅子鎮生下一頭象寶寶後,17頭亞洲象一路北上。

2021年5月27日晚,北上的象群穿過玉溪市峨山縣縣城後,引發了外界關注。有媒體和人們調侃:它們是來昆明參加COP15大會的嗎?學術界和動保組織則指出:這是一個嚴肅的事件,不應娛樂化。

象群漫不經心地越往北遷,外界越加“狂歡”,緊張的則是當地政府和主管部門。一方面要防止野象傷人,它們畢竟是“野獸”,是陸地最大野生動物,具有一定攻擊性;另一方面又要保護它們,防止人們驚擾傷及野象,它們是雲南的旗艦物種,是國家的一級保護動物。但如何處置這群長距離遷徙的野象呢?此前沒有先例,也沒有經驗。

為此,雲南成立了由林草、應急、森林消防、公安等部門組成的省級指揮部,國家林草局派出了由局領導帶隊、各有關司局負責人組成的指導組,形成了國家指導、省級統籌、屬地負責的安全防範和應急處置體系。

“勸返”工作是成功的。經連續不斷的跟蹤、監測和介入處置,共140餘天,迂回1300餘公裡,8月12日23時許,北遷的象群進入普洱市墨江縣境内,全部返回了它們傳統的栖息地。一場全球矚目的“勸返”行動,最終以人象平安并博得全球輿論的叫好而走進COP15的會場,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我國保護野生動物的典型案例。

雲南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地(北遷亞洲象回家了)2

監測隊員拍攝的象群集體睡覺的圖片走紅網絡。 來源:雲南省森林消防總隊

生物多樣性的跨境保護

這個明星象群叫“短鼻家族”,成員包括6頭母象、5頭公象、亞成體象3頭和幼象3頭。

雲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它們的“老家”。在總面積24.25萬公頃的熱帶雨林裡,它們的“鄰居”包括印度野牛、鼷鹿、蘇門羚、豹、蜂猴、灰葉猴、綠孔雀、白鹇、犀鳥、金錢豹、雲豹、雲貓等珍稀野生動物。官方數據顯示,整個西雙版納有高等植物5000多種,占全國的五分之一;有動物2000多種,占全國的四分之一。

就亞洲象而言,通過多年的保護,野生亞洲象種群數量由1978年的150頭左右增長至目前的300多頭。上世紀90年代中期,亞洲象僅分布于西雙版納和南滾河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内;到2020年底,亞洲象長期活動範圍已擴大到雲南的西雙版納、普洱市、臨滄市3個地州市的11個縣市區、55個鄉鎮,且大量活動于自然保護區外。

縱向來看,早在7000多年前,亞洲象還曾廣泛分布于中國。雲南大學生态與環境學院教授陳明勇等編著的《中國亞洲象研究》一書中記載,原分布界線北至秦嶺淮河的亞洲象,在周朝初年開始由黃河流域南遷,在宋代之後,分布區每年約以1000k㎡的速度在中原大地上消失,近3000年間亞洲象在中國逾300萬k㎡的面積上絕迹了,退至現今的西雙版納、普洱、臨滄三地區。

橫向比較,亞洲象還分布在南亞、東南亞的印度、緬甸、泰國、老撾、越南、柬埔寨、孟加拉、斯裡蘭卡和馬來西亞。由于象牙制品、人象沖突等因素,屢遭盜獵者捕殺,作為大型動物,生育周期較長,繁殖率低,數量極少,極易滅絕。2008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物種的保護是不分國界的。為了保護亞洲象等生物多樣性資源,西雙版納自2006年開始探索跨境監測與保護,與老撾建立中老跨境生物多樣性聯合保護區域,簽訂聯合保護區域協議,對亞洲象等物種進行聯合監測調查。

2020年3月,“短鼻家族”離開他們的原栖息地,一路北上。

澎湃新聞此前報道,2020年7月,北遷象群進入普洱市,11月21日下午,在甯洱縣梅子鎮民樂村一座叫“高麗中”的山梁上生下一頭象寶寶。2021年4月16日,從普洱市墨江縣進入玉溪市元江縣,離開其傳統栖息地。4月16日後,它們一路北上,遷移140餘天,迂回1300多公裡,途經玉溪、紅河、昆明3個州(市)8個縣(市、區)。

“勸返”北遷野象

5月27日晚21時許,北遷的象群穿過玉溪市峨山縣縣城後,引發了外界的關注。

楊翔宇是最早接到命令後介入追蹤監測亞洲象的“追象天團”成員之一,是野生亞洲象搜尋監測任務分隊隊長。

在雲南省森林消防總隊信息通信處擔任助理員一職的他回憶說,森林消防隊伍主要擔負森林防滅火和應急救援工作,時常和大森林為伍,和火魔對抗,可用無人機、紅外望遠鏡監測活體野生動物,這還是頭一回,“以前在電視裡、動物園裡見過亞洲象,第一次用無人機看它們,扇着軟軟的耳朵,搖着長長的尾巴,用鼻子卷起地上的草塞進嘴裡,我滿是興奮和激動。”

随着隊員從最初10人到32人,楊翔宇利用空餘時間整理一套《亞洲象百科》供隊員查閱,建立了人員名冊、值班表、工作日志檔案,撰寫了任務分隊《野生亞洲象搜尋監測任務工作手冊》5章30項,便于新進隊員熟悉工作流程。

雲南森林消防總隊野生亞洲象搜尋監測分隊無人機飛行A組組長張雄,因在監測中偶然拍攝的“象群集體睡覺”的圖片走紅網絡。他記得“最艱難的時候,每天就睡4個多小時,有時要跟着象群在深山裡跑出幾十公裡。”

雲南省森林消防總隊野生亞洲象監測分隊D組組長佟磊的印象中,追蹤亞洲象的日子就是追蹤信号的日子,“手持5G手機,插着4G卡,首選網絡3G……”佟磊記得,發現亞洲象蹤迹後,卻沒有通信信号時,如何及時把信息傳回指揮部成為了他們的難題,但總能克服“無服務”的困難,及時傳遞回信息。

“下雨路滑大象下坡時滑滑梯”“小象不想午休撒嬌耍賴也沒得逞”等網絡熱議的話題,都是監測分隊32名成員用無人機鏡頭記錄的瞬間。他們經曆了監測到大象時的激動,擔心大象吃不飽會亂跑,也害怕與大象狹路相逢或驚擾到大象後引發大象的攻擊。

不光是他們,沿途的老百姓對第一次與亞洲象的近距離接觸也充滿了好奇和歡喜。經常在監測點附近的樓上,監測隊員們看到老百姓喊着:“大象來啦!吉祥到啦!”但真正到大象走進村寨巷子時,老百姓們響應政府和指揮部的号召“關燈”“不出聲”“躲避”。就像昆明人在朋友圈說的那樣:既怕它們不來,又怕它們亂來。

老百姓不光對大象是友好的,主動把自家的玉米稈拿給政府工作人員,擺在亞洲象經過的地方以備它們食用,對監測隊員也熱情照顧。他們給監測隊員倒熱水、煮雞蛋、包粽子,甚至殺雞宰牛地招待,哪怕在淩晨過後的深夜,也起床為他們打開大門、提供衣物、提供充電等便利,這讓監測分隊大理支隊成員段現能頗為感動。

“監測分隊承擔了90%的信息傳遞工作,是整個指揮系統的眼睛。”玉溪市北移亞洲象安全防範工作組副指揮長楊應勇這樣評價無人機監測團隊。

北移亞洲象群安全防範工作省級指揮部指揮長,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書記、局長萬勇稱,截至8月8日,全省共出動警力和工作人員2.5萬多人次,無人機973架次,布控應急車輛1.5萬多台次,疏散轉移群衆15萬多人次,投放象食近180噸。野生動物公衆責任險承保公司受理亞洲象肇事損失申報案件1501件,評估定損512.52萬元。

雲南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地(北遷亞洲象回家了)3

北遷野象監測隊成員放飛無人機。

加快推進亞洲象國家公園創立

9月10日淩晨1時整,14頭北移亞洲象安全順利通過普洱市把邊江大橋,從普洱市墨江縣進入甯洱縣磨黑鎮,象群均在監測範圍内,人象平安。這意味着北遷的17頭亞洲象均回到了他們傳統的栖息地。雲南宣布北移亞洲象安全防範和應急處置工作全面結束,北移亞洲象群安全防範及監測将轉由屬地開展常态化管理。

彼時,距離在昆明召開的COP15大會整整一個月。

據雲南官方的數據,超過1500家國内媒體對雲南“亞洲象北移”進行了報道,累計點擊量超過110億次;海外媒體超過1500家,相關報道超過3000篇,覆蓋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些報道,生動講述了雲南生态保護故事,真實、立體、全面展示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舉措和成效,塑造了中國良好的國家形象。”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局長萬勇介紹說。

10月11日,COP15大會在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直至15日第一階段會議閉幕,其間,開幕式現場的短片,雲南省方面的展示及表态,多次提到了“短鼻家族”的故事。它們是真正地走進了COP15大會會場,成為雲南省生物多樣性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保護野生動物最典型的案例。

此前,萬勇表示,亞洲象保護和安全防範是一項系統工程,是關系雲南生物和生态安全、公共安全管理的難點問題。國家将以亞洲象為主要保護對象的國家公園建設提上了日程,将通過整合優化現有栖息地範圍,建立統一的保護管理體系,進一步提升亞洲象保護和安全防範能力水平。雲南省也将加快推進亞洲象國家公園創建,着力加強亞洲象栖息地建設,進一步強化監測預警、安全防範和應急處置體系建設,全力以赴促進人象和諧。

在COP15大會首場發布會上,雲南省副省長王顯剛重申了上述消息,雲南将加強科學研究,建立健全亞洲象保護長效機制,目前雲南正加快推進西雙版納熱帶雨林(亞洲象)國家公園的創立。

責任編輯:陳雷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