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樹挪死,人挪活,現實中也确實存在這種現象,為什麼?下面跟大家分析探讨一下。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是由于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不同所造成的。樹的生長需要滿足自然屬性,而人的成長需要滿足社會屬性。
從自然屬性看,一棵樹在一個地方長久了,必然越來越适應這個地方的自然環境,根也越紮越深。若要挪動,在新環境中,由于适應成本大,反而對生長不利,不利于樹成活。
從社會屬性看,一個人在一個地方呆久了,難免會犯一些錯誤。盡管這個人可能後來也改正了錯誤,但周圍的人由于有利益競争關系,總是會抓住這個人的錯誤不放。即使這個人在這個地方幹出了很大成績,但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另外,從社會屬性看,一個人在一個地方呆久了,難免會得罪周圍的一些人。而得罪的這些人,可能一生都會成為這個人前進道路上的障礙。一些研究也表明,傷害人一次,往往需要補救十次,才有可能扯平,但總是還留有疤痕,所以,人是傷害不起的。
如此,當一個人在一個單位感覺發展不順時,若年齡允許,或有關條件允許,不妨換一個環境,會更容易成功。因為在新的環境中,一是可以以自己前面犯的錯誤引以為戒,必然更少犯錯誤;二是也躲開了原來得罪了的一些人,找你不是的人必然少了,阻擋你前進的人也必然少了。
由于存在樹挪死、人挪活現象,這也從另一個方面為我們如何做人提供了啟示。一個人在一個單位,從一開始就一定要謹慎,本本分分、規規矩矩、踏踏實實最好。若出了問題,換單位雖然也有變好的可能性,甚至有較大變好可能性,但換環境總是有成本的,甚至會有很大成本,有的人甚至換過去後還有可能不如以前,情況變得更差。所以,在前進道路上,如何實現人生成本的最小化,需要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系好、系正。
小成靠智,大成靠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立足善良,不急躁,不怠慢,把每一件小事都謹慎做好,與每一個人都盡可能處理好關系,不要輕易傷害人。要大成,就需要時時守住這個理。當然,說不能輕易傷害人,也是有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做人原則。有些人做人做事若不符合做人原則,甚至嚴重背離,還是需要愛憎分明的,不能當和事佬和老好人或當軟弱可欺的羊。隻是面對這些問題,處理需要更有藝術性,更有彈性,要注意多留回旋餘地,要把柔和剛有機結合起來。
作者:甘肅省委黨校教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