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笙節是苗族地區最普遍、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是以蘆笙踩堂、賽蘆笙為主要活動的節日。蘆笙節一般以坡會的名稱命名的多(如十三坡、古龍坡)。各地蘆笙節的時間不盡相同,原因是有的來源于古理古規的吉日,有的來源于慶豐收,有的來源于神話傳說。一般在節日之前要舉行儀式,先由某村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祖,與此同時,各家各戶都在自家自行祭祖,随後各村各寨的姑娘穿着盛裝,佩戴銀花銀飾,變化多端,小夥子和蘆笙手們都各自帶着蘆笙,從四方八面向蘆笙場地湧來,各村的男子青年都各自圍成圓圈,吹笙跳舞,持續四五天,氣氛十分熱烈,是一種融歌、舞、樂于一體的群衆性的文藝活動!
苗族女孩子們穿上傳統的節日盛裝及自己繡制的繡花鞋,伴随着蘆笙曲,踏着春日的暖陽翩翩起舞,款式各異、做工精緻的繡花鞋成了春日裡的一道靓麗風景線。
在當地苗寨,苗族姑娘在節日中穿的盛裝和繡花鞋都是她們将來出嫁時穿的嫁妝,按照習俗,盛裝和繡花鞋都必須由自己從小到大獨立制作完成,服裝和鞋上的刺繡手藝代表了姑娘們的心靈手巧,體現了一個姑娘的賢慧程度。
蘆笙節,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等人民的傳統節日,約在農曆9月初到次年農曆1初月至2月末期間舉行,相持期及其長久,其由于部落和地域分布原因,次則呈區域性連續性舉行。
苗族自古喜愛吹蘆笙,善跳蘆笙舞。黔東南許多地方如凱裡、從江、榕江、黃平的蘆笙節非常隆重。凱裡市、麻江、雷山、丹寨等縣交界地區舟溪蘆笙節于每年陰曆正月十六至二十一日舉行,蘆笙堂設在河沙壩。十六日開始“起堂”,十七日集會,十八日、十九日、二十日跳蘆笙,十九日增加賽馬活動,二十日還舉行鬥牛,二十一日,蘆笙會結束時,苗族男女青年進行“遊方”活動。蘆笙會時,附近市縣方圓幾十公裡的人都來赴會,一時間人山人海,笙聲如潮。人們圍成一個個圓圈跳蘆笙,小夥子在圈内捧着長長短短的蘆笙邊吹邊跳,姑娘們踏着笙歌的節奏翩翩起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