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轼的臨江仙及賞析? 宋神宗元豐三年,蘇轼因為烏台詩案,被貶至黃州,住在城南長江邊上的臨臯亭随後在附近的不遠處開墾了一片荒地,種上了莊稼和樹木,自命之為東坡,這就是蘇轼東坡居士的由來詞人被貶期間正是在此度過,并寫下了這首臨江仙它是東坡飲酒醉歸之後,即興借事抒情之作下面我們來一起欣賞這首詞,感受他在詞裡展現的複雜的人生感歎和思考,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蘇轼的臨江仙及賞析?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宋神宗元豐三年,蘇轼因為烏台詩案,被貶至黃州,住在城南長江邊上的臨臯亭。随後在附近的不遠處開墾了一片荒地,種上了莊稼和樹木,自命之為東坡,這就是蘇轼東坡居士的由來。詞人被貶期間正是在此度過,并寫下了這首臨江仙。它是東坡飲酒醉歸之後,即興借事抒情之作。下面我們來一起欣賞這首詞,感受他在詞裡展現的複雜的人生感歎和思考。
臨江仙
夜飲東坡醒複醉,歸來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上阙寫東坡醉酒夜歸的情景。首句,詞人縱情飲酒,酣暢淋漓,醉了又醒,醒了又醉。在醉意朦胧之時,沿路回家,仿佛在三更時分。家童此時已經入睡,鼾聲如雷。夜深人靜,怎麼敲門都沒有人回應。詞人卻并不生氣,索性自然的站在江邊聽起了那流淌不止的江水聲。如此恬靜祥和的畫面,既有詞人的豁達與潇灑,也有其萬千感慨與百感交集。
下阙抒情,寄托了對寫意人生和人格的追求。“長恨此身非我有”是化用莊子的“汝生非汝有”,透露出詞人對宦海沉浮的身不由己,空有才華卻壯志難酬。“何時忘卻營營”也是化用莊子的“無使汝思慮營營”。營營意指紛擾世間。這是詞人的自我反問,何時能夠抛卻塵世功名利祿啊?隻有這樣才會真正地得到自我的解脫。“夜闌風靜縠紋平”即是風靜波平之景,亦是詞人的曠達恬淡的心境,“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真想駕一葉之扁舟,從此浪迹于江河之上。
詞人遭受被貶際遇,很是打擊,有超脫塵世的思想。或許面對當時身不由己的處境,唯有出世才能獲得自由自在的人生。所有的不堪、困苦,或許隻能寄托于江海,了此殘生。
然而,當下我們生活的世界,早已不是東坡的時代。如今我們已經享有了相比較以往極大的自由,雖然亦是殘酷激烈, 但也可以時時絕處逢生。因而,我們可以有寄托于江海的浪漫,但亦可有勇闖江湖的豪邁。
我想蘇轼若是回到現在,小舟已沉江海,人生隻不過是從頭再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