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張九齡單口上墳

張九齡單口上墳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0 03:24:31

張九齡單口上墳?文/趙心放張九齡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擔任宰相的嶺南人,在數十年的仕途中,他勤政為民,剛正純樸,為開元之治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備受後人的好評和推崇,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張九齡單口上墳?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張九齡單口上墳(張九齡知人識人)1

張九齡單口上墳

文/趙心放

張九齡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擔任宰相的嶺南人,在數十年的仕途中,他勤政為民,剛正純樸,為開元之治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備受後人的好評和推崇。

(一)聰明伶俐才智過人

張九齡是嶺南(今廣東韶關)人,自幼聰明伶俐,才智過人,在現代社會剛進學前班的五六歲年齡時,就能夠出口成詩,被當地人引為驕傲。當地迄今還流傳着他的不少故事。

7歲那年他随家人去遊覽寶林寺,此時恰逢韶州府太守率領本府的官員到寺進香。進香的普通老百姓見了這麼多官兒來了,吓得趕緊躲藏,張九齡卻不懼不怕,站在一邊大大方方的觀看。太守見張九齡很可愛,就逗他說,我出一個對子你來對,對得正确我給你果子吃。說完就随口說了一句上聯。張九齡随口就對了下聯,對得嘛完全正确。太守吃了一驚,心想今天硬是遇到神童了?出個有難度的再試試。太守調侃着出了上聯,意思是一個童子,去攀附龍、鳳和丹桂。張九齡擡頭一看,正面剛好有三尊大佛,便信口說出下聯,意思是:有三尊大佛,坐獅、象和蓮花。太守驚歎道:這娃娃不是等閑之輩,長大後一定能夠成大器。

有一年韶州發生了嚴重的旱災,田土幹裂,禾苗枯萎,老百姓都到寺廟去求雨。張九齡不相信老天爺有這麼大的法力,就給人們說到寺廟去求雨沒用。不少人說,隻要心誠多求幾次能感動老天的。張九齡說,我來給大家求雨。他用墨硯磨墨,随着墨汁越墨磨濃,天空也越來越黑。隻見張九齡把磨的墨往天上一潑,老天就下起了瓢潑大雨。打那以後,張九齡的名字就深深印在世代韶州人的腦海裡。雖然這是一個傳說故事,但能說明當地老百姓認為,張九齡從小就有才氣有本事。

(二)為民造福獎掖後學

李隆基當太子時想有所作為就在東宮舉行考試,以廣納賢才。張九齡一去應試就上榜,被李隆基授予右拾遺,李隆基登基後,改授為左拾遺。後來因為與宰相姚崇政見不合,張九齡辭官回鄉。回到嶺南老家後,張九齡首先為家鄉辦了件解決出行難的實事。從家鄉廣東到江西要翻過一座高高的山嶺,以前隻有一條雜草叢生的崎岖小路通過,由于曆經了數百年的風雨侵蝕,加之多年失修,小路早已變得面目全非,難于行走。張九齡給朝廷上書申請新修一條大路。經批準後,本人親自擔任修路主管,征集修路的民工,登上險峻的山道勘察地形,經常在第一線指揮施工。這條路修通後,促進了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後人譽這條路為“古代的京廣線”。

因修路有功,718年張九齡被朝廷召回,先後任命為禮部員外郎、司勳員外郎、中書舍人。張說去世後,他被擢升為宰相輔佐唐玄宗。

他熱心獎掖後學,深為時人所敬仰,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但就是科考屢戰屢敗,一生沒入仕。張九齡愛惜人才,曾介紹孟浩然為荊州府幕僚。王維精通詩書音畫,其作品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之譽,與孟浩然并稱“王孟”。王維性格孤傲,仕途不順,張九齡慧眼識才,提拔王維為右拾遺。杜甫早年也有想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給他的打算,可惜沒能如願。晚年想起這件事,仍然覺得可惜,在作的《八哀詩》中記之。王維也有贊美他的詩作。

733年,56歲的張九齡擔任宰相後主持朝政。當時範陽節度使的副将安祿山讨伐契丹失利,被送京城問罪定斬。早些年安祿山曾入京拜見過張九齡。一番察言觀色,一席相互交談,張九齡知人識人,就察覺到安祿山是一個奸詐之人,并斷定以後必定要犯上作亂。這一次安祿山正好自己闖到槍口上了,張九齡毫不猶豫地給唐玄宗建議殺了他。

安祿山這人很狡猾,很有心計,他早就把唐玄宗和楊貴妃哄得特好,這裡面的故事多多。唐玄宗一時心軟想免除其死罪,就專門頒旨特赦安祿山,讓其回了範陽。

(三)被小人陷害罷相貶職

公元734年,即開元二十二年五月,唐玄宗下诏李林甫、裴耀卿和張九齡并列宰相。張九齡的正直使不學無術的李林甫非常妒嫉,經常找岔子向張九齡發難。涼州都督牛仙客因善于節約費用和管理有方,唐玄宗打算提拔他到朝廷任職,張九齡與李林甫商量,說他感到不妥,給予一定獎賞就行了。李林甫同意張九齡的意見。第二天上朝時張九齡說出了自己的意見,聽不進不同意見的唐玄宗很不高興。在場的李林甫不僅不開腔表态,退朝後還悄悄在唐玄宗面前說張九齡的風涼話。使得唐玄宗罷免了張九齡的相位。罷相不久,又因為舉薦官員的事觸怒了唐玄宗,貶為荊州刺史。接連遭受打擊,張九齡感到十分郁悶,每每讀罷韓非子的《孤憤》就落淚傷心,寫下了“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感遇十二首》)來表明自己的心迹。就是在這同一個時期,寫下了脍炙人口的名詩《望月懷遠》,其中首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更成為千古生輝的名句。

文末補白:公元740年,張九齡回嶺南掃墓,不久後病逝。享年68歲。張九齡去世後沒多久,安祿山果然起兵作亂,唐王朝由盛轉衰,唐玄宗想起張九齡的遠見卓識,真格是後悔不已,特派人到嶺南去祭奠張九齡,并追贈其司徒的封号。

【作者簡介】趙心放,筆名趙式,重慶市雜文學會理事、重慶市南岸區作家協會理事。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