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在考古普查中,在位于深圳市東南部大鵬街道辦事處鹹頭嶺村,發現一處遺址。
該遺址被列為200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鹹頭嶺遺址是深圳可追溯最久遠曆史的證明,它被考古學界認為是7000年前珠三角最早有人類活動的地方。深圳地區迄今發現最早的古人類文化遺存即處于新石器時代中期,最為著名的就是這個鹹頭嶺遺址,該遺址是1981年在考古普查中發現的,出土的遺存有新石器時代和商時期的,其中新石器時代的遺存最為重要。根據碳十四測定的數據,該遺址應距今7000―6000年。
鹹夫屹遺址
1981年全市文物調查時已先後進行過五次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白陶、彩陶、石器等史前人類文化遺存。經科學鑒定,最早的遺物距今近7000年,是珠三角地區已發現的年代最早的史前文化遺址之一,為建立珠江三角洲地區史前文化編年序列提供了重要标尺,具有重要的曆史、文化、藝術和科學價值。
鹹頭嶺出土文物
新石器時代的重要遺迹主要有竈、立石、建築基址,以及大面積的紅燒土面等。出土陶器以夾砂陶為主,主要器類包括釜、碗、支腳和器座;泥質陶多為白陶和彩陶,還有少量的磨光黑陶,器類有罐、杯、盤、豆、缽等。石器則有锛、拍、砧、石餅、砺石等。
l鹹頭嶺出士的陶器
鹹頭嶺遺址出土的文物,商時期的陶器也以夾砂陶為主,器類主要是折沿或盤口釜等,多飾粗繩紋,少量飾菱格紋;泥質陶多呈灰色和灰黑色,也有淺黃色和白色的,器類主要包括罐、缽、圜底大口尊和紡輪等,器外表飾有雷紋、菱格紋、曲折紋、重圈紋和方格紋等。石器種類有锛、镞。(文/聶巨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