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5年,在一個當時很高大上的物理實驗室内,一個人在跑來跑去的忙碌着。
他就是日内瓦物理學家德拉裡夫的助手,科拉頓!
他當時隻有23歲,每天忘情在一個美麗的猜想畫面中。
這個畫面就是“磁生電”。
那年那天,科拉頓做了一個現在中學生物理課堂上經常做的一個實驗:他用導線繞成一個線圈,然後用一個靈敏電流計檢查線圈中是否有電流存在。
如果有電流産生的話,電流計的指針就會發生偏轉。
可是,讓他失望的事情發生了,當他跑到靈敏電流計的面前時,指針還在原來的零刻度。
其實,偉大的事情已經發生了,他卻錯過了這一偉大的發現。
然後他又回到剛才的房間,把磁鐵抽出來,又跑到電流計跟前,又一次失望了。
後來無數次的重複,結果無數次錯過精彩。
這是一個物理實驗設計失敗的著名案例。
如果他當時不把電流計放到另一個房間,而是和線圈一起放在面前,那麼,“磁生電”這一開創人類電氣時代的劃時代發現就不會再是六年後的法拉第。
花開的每一次,他都錯過了,就因為他的研究方法錯誤。
如果能大膽一些,如果能多種方案,他會看到精彩的一幕的。
物理學史上,這個最讓人遺憾的實驗,其實并不是偶然的,從中也可以看出來正确的物理研究方法和探究思想是有多麼的重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