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白茶大課堂原創撰寫,未經允許,任何人和媒體不得轉載
《1》
據茶友說,他在櫃子裡翻出了一罐茶。
是一個有些年代感的錫罐,順手拿了出來,發現裡面裝的是岩茶,還剩下小半罐。
因為平時工作太忙,喝茶的時間很少,所以家裡的大部分茶葉都變成了“壓箱底”。
至于這罐茶來自何處,何時到的自己手裡,是原罐還是另外将其他散茶裝入,已經毫無記憶。
于是打開聞香,發現香氣已大部分消散,隻剩下微弱的茶味。
好在,還沒有發黴的現象,也沒有生出其它雜味和異味。
繼而問道:這罐岩茶還能繼續喝嗎?
面對一罐忘記了來曆,不确定保質期的茶葉,你會如何選擇?
相信大多數人都會秉持着不浪費的原則,隻要沒壞,就拿出來泡着喝吧。
況且,茶圈裡也一直流傳着“越陳越香”的說法。
人們偏愛老茶,相信歲月的流逝不僅令茶變得稀有,也令口感更加醇厚。
然而,這句話對于六大茶類而言,卻不一定行得通。
能夠越陳越香的茶類,隻占小部分,而更多的茶并沒有陳年的潛力。
《2》
綠茶,提倡“趁鮮喝”。
六大茶類中,綠茶算是一個極富個性的存在。
在完全不發酵茶的前提下,綠茶敢于直面挑戰衆人的味蕾,最後還把一部分人給征服了。
綠茶的加工工藝,最主要的步驟就是殺青。
殺青的目的,一是為了去掉茶葉中的青草氣、生青氣,并轉化為其它的香氣物質。
二是為了把茶葉變軟,方便之後的揉撚,制造出各種各樣的造型。
但更重要的是,殺青可以終止發酵。
茶葉當中的多酚氧化酶,具有高溫失活的性質,而殺青時的高溫會破壞或鈍化酶的活性,及時制止鮮葉中酶的活動,發酵也就随即停止了。
如此一來,便注定了綠茶是一款隻能趁鮮喝的茶類。
綠茶中保留下了大量天然物質,在沖泡的時候,能感受到清香高長,鮮醇甘爽。
由此,也形成了綠茶“綠葉清湯”的特點。
然而,因為經曆了殺青,多酚氧化酶被“殺死”,綠茶中的茶多酚被固定保留了下來。
即使良好存放了多年,茶多酚也仍然是當初的那個數量,基本不會減少。
所以,綠茶并不具有長期儲存的價值。
另外,随着儲存時間的延長,綠茶的鮮爽感也會逐漸降低。
從一般的生活常識上看,想要保持食材的新鮮,最好的辦法就是盡快吃掉。
再不濟,就存到冰箱裡保鮮,能多放兩天。
對于綠茶來說,也是如此。
講究鮮嫩的綠茶,如果難以及時喝完,也可以密封後存進冰箱裡低溫冷藏,來延長保質期。
盡管如此,個人還是建議當年的綠茶,當年喝完。
一來,超過了最佳飲用時間後,鮮爽感減弱,香氣滋味不複當初的精彩。
二來,明年還有新的綠茶在等待着我們,何必念舊呢?
《3》
岩茶和紅茶,也不提倡存太久。
還記得之前去桐木的時候,大姐給我們泡了正山小種。
古人所說的“高山雲霧出好茶”,在正山小種這裡依然适用,生長在自然保護區内,常年人煙稀少,雲霧缭繞。
濕潤幹淨的環境,茶樹在竹林間緩緩生長,孕育出了獨一無二的高山韻。
那麼,正山小種也适合存老了喝嗎?
大姐告訴我們,很多老茶客都喜歡喝陳了1年的紅茶。
因為這個時候,紅茶的湯水已經變得愈發醇厚,轉化出了新的物質,包漿般的湯感十分明顯。
想來,的确是老茶客會喜歡的風格。
但也有不少喜歡香氣的茶客,更偏愛喝新的紅茶,香氣好。
再加上桐木紅茶豐沛的内質,雖說是新茶,但也比其它同年份的普通紅茶,更有層次感。
不過大姐又說,紅茶最多也就隻能放3年。
超過時間以後,香氣口感都下滑了,所以還是要及時喝。
最後還不忘補一句,真正桐木村的茶,本來就少,哪裡還能留那麼久?那不成了“老古董”嗎?
一兩年,也就差不多喝完了。
至于岩茶,很多人都說新茶的火味太重,不适合喝,要放一放等褪火後再喝。
導緻一些茶客在我們家買了岩茶之後,紛紛問說,是不是要放一段時間才适合喝?
其實不用,因為已經試過茶了,現在喝風味正好适宜。
實際上,岩茶的飲用也講究趁早,3年内喝完最好。
放久了之後就算不返青,不變質,岩骨花香也會薄弱許多,甚至消失不見!
不可否認,市面上的确存在着一些“老岩茶”和“老紅茶”。
而我們也曾經在武夷山胡歌家,喝過一款老水仙,存了有大約20年了。
那極度醇厚,極度飽滿,極度富有漿感的湯水,一下子征服了我們。
但是,這畢竟隻是個例。
即便确實存在品質高的老岩茶和老紅茶,卻不代表所有的岩茶、紅茶都能存老。
也并不代表,岩茶和紅茶都能越老越好。
尤其是那些一開始就沒打算存成老茶的,隻是因為賣不出去,無奈囤了下來。
沒想到多年後的現在,茶圈内刮起了一陣喝老茶的風潮。
于是,那些被陰差陽錯放成老茶的岩茶和紅茶們,才得以面世。
可論品質,它們并不一定能最終陳化為優質的老茶。
《4》
白茶和黑茶,是公認能夠越陳越香的茶類。
白茶适合長期儲存,是基于簡樸的加工工藝。
不炒不揉不殺青,主要通過萎凋和幹燥,保留下了茶葉中大量的營養物質,保持原汁原味。
沒有殺青,也就意味着茶葉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依舊存在。
在後續的良好陳化下,茶多酚會一天比一天少,減少到一個正常的值,一個常人身體可以接受的值。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人喝綠茶會胃疼,而喝白茶不會。
究其根本,是茶多酚含量的多與少。
除此之外,白茶還會陳化出其它的養分,比如黃酮類物質。
它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對中老年茶客友好,所以老白茶是一種真正老少皆宜的茶品。
在寒冷的冬天,老白茶出現的頻率漸漸提高。
泡煮皆宜,甘潤稠滑的口感,俘獲了衆人的芳心。
而黑茶的陳化,則是通過微生物的活動。
黑茶制作的關鍵工序的是渥堆,而渥堆狀态下的高溫和高濕,都為微生物營造了一個合适的生長環境。
長期收藏過程中,大量微生物參與茶葉内含成分的轉化,形成了黑茶獨有的厚實凝重的口感特征。
《5》
不同茶類,有不同的工藝。
不同的工藝,為茶葉帶來了不同的飲用标準及存放時間。
正确的喝茶觀,應該是順勢而為。
可以長期存的,就邊喝邊存,感受新茶和老茶截然不同的獨特風味。
而不能久存的,就不要強求,趁早落肚為安。
最避諱的,就是那些盲目追老,唯老是舉的喝茶觀念。
老白茶固然難得,但新綠茶難道不好喝嗎?
若是所有茶都等到老了才去喝,不敢相信,我們将會錯過多少美妙的喝茶體驗。
歡迎關注【白茶大課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白茶大課堂菇涼陳(taimumagu)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