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扇燈是一種兼具吊扇和電燈兩個功能,同時因造型獨特、裝飾性強而備受青睐的新型燈具。伴随風扇燈的走紅,相關知識産權争議随之而來。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下稱最高法院)對一起涉及風扇燈的發明專利侵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撤銷了廣州知識産權法院的一審判決,改判被訴侵權方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并賠償專利權人比肯燈飾國際有限公司(下稱比肯公司)經濟損失等共計15萬元。
暢銷燈具引發糾紛
2014年12月17日,名稱為“組合的天花闆風扇和燈具”的發明專利(專利号:ZL200880131045.5)(下稱涉案專利)申請獲得授權,專利權人為比肯公司,涉案專利現合法有效。
2019年初,比肯公司發現位于遼甯省沈陽市的一處名為“名派照明”的商鋪銷售涉嫌侵犯涉案專利權的産品,遂進行了公證取證。因被訴侵權産品包裝上的名稱和商标顯示與江西名派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名派光電公司)、中山市名派照明電器有限公司(下稱中山名派公司)、江西名派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名派投資公司)有關,比肯公司據此認為三家公司實施了制造、銷售被訴侵權産品的行為,故将其訴至法院。
三家被告公司認為,沈陽市涉案商鋪與其未曾有過合作,被訴侵權産品屬于假冒其商标的産品,被訴侵權行為與其無關。
廣州知識産權法院一審認為,被訴侵權産品落入涉案專利權利要求保護範圍,但根據現有證據難以證明三家公司實施了被訴侵權行為,也沒有證據證明其存在虛假陳述,故判決駁回了比肯公司的訴訟請求。
比肯公司上訴至最高法院,主張其已窮盡舉證手段,三家被告公司在得知其注冊商标被假冒後長時間内沒有采取任何維權行為,不符合常理。
最高法院經審理認為,基于現有證據可以初步認定被訴侵權産品系由名派光電公司、中山名派公司共同制造、銷售,但難以确認被訴侵權産品與名派投資公司之間存在高度蓋然性的關聯關系。因此,判決由名派光電公司、中山名派公司共同賠償比肯公司經濟損失等共計15萬元,并立即停止侵權行為。
加強保護促進創新
據業内人士介紹,燈具産品的利潤大部分來源于設計,開發、設計一個新産品除了需要投入人力和時間,還需要根據其複雜程度,調試生産設備、确定工藝流程,未進行批量生産前,僅經濟成本可能就要達到數萬元。若是不法商家抄襲設計,則可以節省下大量成本,獲取非法利潤。
在2015年,風扇燈在市場開始風靡,僅國内就有數百家企業開始生産、制造該款産品,其中不乏仿冒、假冒産品。通過以“比肯燈飾國際有限公司”作為關鍵詞進行司法案例檢索發現,自2015年起至今,比肯公司涉訴法律文書共計202篇,其中絕大部分案由為侵犯發明專利權糾紛,可見比肯公司為了維權付出了諸多努力。
對此,南京市知識律師事務所律師溫佳慧在接受本報采訪時介紹,通過比肯公司的維權情況,能夠知曉燈具照明行業侵權多發的主要原因在于侵權行為分散、判賠金額低、維權成本高等。燈具照明行業中技術門檻較低,小微企業甚至家庭作坊能夠進行燈具及零部件制造、結構改造,能夠輕易仿制的同時難以被察覺。
河南金通源律師事務所律師馬躍朋表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維權訴訟促使燈具照明行業對知識産權的重視程度提升,不僅令行業發展愈發标準化、規範化,從行業整體的專利申請量來看,創新能力較之以前有了很大提升。然而,我國燈具照明行業起步發展較晚,早期的知識産權保護意識也較為薄弱,即使企業研發出高價值專利,也往往容易忽視對其專利進行科學合理的保護。随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燈飾市場需求量猛增,而此時企業可能才想起對其暢銷産品尋求知識産權保護。
“在燈具照明行業數字制造、智能制造發展趨勢下,形成有競争力的技術成果是未來照明領域企業保持競争優勢的重中之重。企業知識産權保護意識的提高,不僅有助于建立高質量知識産權保護體系,促進形成專利、商标、商業秘密等多位一體的知識産權保護網,還可以通過維權執行力及索賠震懾力一定程度上規避專利侵權行為。”溫佳慧建議,事實上,照明行業目前也在積極發揮行業優勢,結合行業特色,通過借助行政部門、行業協會等力量,有效拓展了知識産權保護渠道。例如,廣東省中山市成立的中國中山(燈飾)知識産權快速維權中心,為當地燈具企業的知識産權保護、維權提供了極大幫助。
嚴格的保護有助于點燃創新的火焰,我國專利法規定懲罰性賠償制度,對于重複侵權、故意侵權的行為施加更為嚴厲的處罰,讓市場主體認識到通過創新才能獲利。一次次維權成功的案例就像是一盞盞燈,不僅照亮了維權之路,更是照亮了一條創新之路。(趙振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