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魚肉質細嫩、鮮美,“吃了河豚,百味不鮮”、“拼死吃河豚”的說法盛極一時。中國沿海一些地區有吃河豚魚的習慣,日本人把河豚魚視為珍馐佳肴。對于河豚魚缺乏烹調經驗的人,卻萬萬吃不得,吃河豚中毒死亡者,在國内外屢見不鮮,食用河豚經驗比較豐富的日本人,每年中毒死亡者也有數百人之多。
那麼河豚魚是個什麼鬼,怎麼就搞出這麼大動靜?
河豚,俗稱“氣泡魚”、“吹肚魚”、“河鲀魚”、“蛤乖魚”、“氣鼓魚”(江蘇、浙江)、“乖魚”(廣東)、“雞泡”(廣東)、“龜魚”(廣西)、“街魚”(用閩南話讀)(福建)、“蠟頭”(河北)、“艇鲅魚”。古時也稱“肺魚”。
河豚魚及其它豚魚類生物體内含有河豚毒素,是自然界中所發現的毒性最強的神經毒素之一,曾一度被認為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強的非蛋白類毒素,1克河豚毒素能使500人喪命。
我的乖乖,是不是很害怕?
但“無毒不美味”, 河豚魚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有長江第一鮮之稱。河豚肉已成中國美食界之“貂蟬”,越是危險,越是垂涎。宋朝人梅堯臣《河豚魚》詩雲:“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河豚食客由此更添“風潇潇易水寒”之氣概,隻是他們在動筷之前,總會先讓服務員試吃,沒倒下,才大快朵頤。中國人的土法是河豚肉 蘿蔔,每年春天,總要躺倒N個,但在中國永遠會有後繼者。
河豚魚的食用在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有着悠久的曆史,并逐漸形成特有的河豚飲食文化。日本還将河豚宴視作國宴,招待貴賓,并且還研究出了吃河豚的安全做法。
然而,即使對河豚烹調人員進行專業培訓,飯店得到衛生部門許可及實施特許經營,如加工處理不當,還會引起食物中毒及緻殘緻死事故,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中國河豚中毒事件較多,最高為1993年,死亡147人。
自1990年以來,中國的法律禁止食用鮮河豚。對于河豚魚中毒目前尚無特效解毒劑,發生中毒以後應立即将病人送往醫院搶救,盡快使毒物排出,并對症治療。
生命可貴,健康無價!曹藥師提示您注意自我保護,預防河豚毒素中毒的最有效方法是不吃未經正規處理的河豚。當然,生活中除了河豚魚,還有各種危害源,請保持安全距離,健康一生。
(關愛生命,呵護健康!歡迎點贊,歡迎收藏,歡迎轉發,歡迎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