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去來兮辭人生何處不相逢? 第一次讀納蘭詞,是在一位朋友家做客,當時坐在客廳的沙發上,無聊中随手拿起放在茶幾上的一本書,信手一看,無意之中竟看到了納蘭性德那首《長相思》:,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歸去來兮辭人生何處不相逢?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第一次讀納蘭詞,是在一位朋友家做客,當時坐在客廳的沙發上,無聊中随手拿起放在茶幾上的一本書,信手一看,無意之中竟看到了納蘭性德那首《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當時就默默讀了一遍,心中自想其竟,仿佛自己已經受了幾多山程水驿,來到了北方,再也聽不見故園低低的呼吸了,眼前是一更的風、一更的雪和茫茫的夜。于是一種傷感之情突然充滿了此時的心靈,至于納蘭性德是誰,這首詞好在哪,卻無心注意。
然而“喜歡”,終究是難以言說的。恰如納蘭《少年遊》中所言:“稱意即相宜”。當然,納蘭這句說的是愛情:深愛一個人的時候,對方常常要問:“你喜歡我什麼啊”?答案其實真的頗為簡單,愛就是“稱意”這兩個字啊!看着你,眼睛覺得舒服;聽到你,耳朵覺得舒服;摸到你,手指覺得舒服;聞着你,鼻子覺得舒服……就是稱意。稱意了,便即相宜了。然而以此解釋我們緣何喜歡某一首詩詞,我以為尚不足也。
詩詞有意舍棄了文學和生活的表象的,直指人的心靈和靈魂,與我們的情感最微妙之處相聯,與人類的生命節奏相關。我們每個人的内心,其實常常都會有一種朦胧的韻律,如清波之渺渺、荷香之淡淡、楊柳之依依。
當我們讀到某一首詩詞時,剛好迎合你此時的心情或者是你想對某種事物表達的意願,内心的這種韻律便會湧出,與詩詞中的節奏、旋律産生共鳴,每逢此時,我們便會被一首詞打動,盡管他們有時并不高明。然而,對于這兩種心靈韻律的契合,我們并不總能詳加體察。詩人本人風花雪月的故事,愛恨情愁的演繹,反而更能打動我們。這其實也是一種心靈的共振、情感的牽結、靈魂的交談。我們喜歡某一個人,一定是他或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打動了我們。對于納蘭來說,尤是如此。
嚴格來說,納蘭的詞是“仿”出來的,若按啟功先生的說法:“唐前的詩詩淌出來的,唐朝的詩是嚷出來的,宋朝的詩是想出來的,宋以後的詩是仿出來的。”然而,這并不妨礙三百多年後我們進入納蘭的内心世界:其“絕域生還吳季子”式的誠,“天上人間情一諾”式的真,“情在不能醒”式的“索性多情”,如斯種種至情至性,撥動了我們内心深處那根“一往情深深幾許”的琴音,讓我們為卿癡狂,“共君此夜須沉醉”。
相遇總是太美,譬如“人生若隻如初見”。至情如納蘭者,傾其一生,苦苦訴說,卻不脫離殇二字。《楚辭》中雲:“悲莫悲兮生别離,樂莫樂兮新相知。”人的生命存在,從未永恒,總也無法超越這個平常的字眼。然而我們還有相知,一如三百年後,我們與納蘭結緣,聽他,懂他……
最後感謝各位讀者的閱讀,鄙人不才,望多多指教評論,共同學習,近期我會持續更新納蘭性德詞的賞析,關注一下,共同探讨研究,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