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應該再現什麼世界?作者:汪 政前幾天一位批評家和我說到一件事,他拿到一位著名作家的長篇小說書稿,匆匆翻過一遍後對他說,這麼長的作品,怎麼看不到幾處描寫?作家抱怨說,原稿是有的,但都被編輯删了編輯說現在的讀者喜歡快節奏的東西,對啰啰嗦嗦的描寫沒興趣,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文學應該再現什麼世界?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作者:汪 政
前幾天一位批評家和我說到一件事,他拿到一位著名作家的長篇小說書稿,匆匆翻過一遍後對他說,這麼長的作品,怎麼看不到幾處描寫?作家抱怨說,原稿是有的,但都被編輯删了。編輯說現在的讀者喜歡快節奏的東西,對啰啰嗦嗦的描寫沒興趣。
我稍微想了想,覺得這不是個小事情。現在的文學書籍,描寫還真的很少見到了。不像以前,描寫簡直是文學的半壁江山。也因此,文學積累了非常豐富的描寫種類與手法,創造了許多描寫的經典範例,《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對雪的描寫,《裝在套子裡的人》對主人公穿着的描寫等等,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叙事藝術中的描寫,它當然是一種偉大的表現手法。古代藝術在描寫上可以說非常簡陋。如果從縱的角度去比較中國小說史,它是一個在描寫上從無到有、由簡到繁的過程。遠古不論,即使小說之風已盛的魏晉南北朝,描寫藝術仍然很不發達。作品往往隻述其故事概要,人物、場景方面的描繪幾乎沒有,所以不論是同代人還是後代人都述其特征為“紀事存樸”(蕭绮《拾遺記序》),“言多鄙樸,事罕圓備”(劉知幾《史通·雜述》)。作為旁證的是這時期亦已有相當規模的繪畫藝術,描摹也很不到家,後人評顧恺之有雲:“其畫山水,則群峰之勢,若钿飾犀栉,或水石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樹石。映帶其地。列植之狀,則伸臂布指。”(張彥遠《曆代名畫記》)這些狀況到唐代才有了轉變,後人評說唐小說已“善模寫物情”(吳承恩《禹鼎志序》)。胡應麟則以為“紀述多虛,而藻繪可觀”(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到了明清,描寫才得以成熟了。
而一旦忽視描寫,我們将失去許多。從來沒有單純的描寫,任何藝術表現手法都是我們觀察和獲得世界的方法,也是我們與世界的相處之道。近期《光明日報》就文學中風景描寫的缺失展開過專題讨論。風景描寫的缺失豈止影響了文章的節奏?缺少了氣氛的渲染?失去了抒情的依傍?喪失了自然的美感?本質上表明,我們當代人與自然的關系出現了危機。一方面,生态文明已經将自然推上了從未有過的本體論的高度;另一方面,我們卻對自然無感了,我們的心靈不再需要自然的滋養,千百年來建立起來的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在當代令人吃驚地斷裂了。這樣的悖論表明了當代人倫理上的虛僞。從根子上說,現代技術讓當代人越來越自負和狂妄。當我們認為技術萬能時,還需要四時緩慢運行的自然做什麼?可以吹島,可以圍海,可以一時吃遍四季。審美是超功利的,但是,這又恰恰是建立在功利之上的。
又比如,心理描寫。我們失去的不隻是托爾斯泰的“心靈辯證法”,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靈魂拷問,歐·亨利的最後一片綠葉,伍爾夫牆上的斑點……我們不是對這一描寫失去興趣,而是對人,對人心失去了興趣。我們不再仔細地體察自己的内心,更不想去關心他人的心理、他人的感受。而對人心的失察是最大的冷漠。所以,如同當代人與自然的悖論一樣,一方面,我們不去關心自己與他人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卻是觸目驚心的心理問題、心理疾病。甯可将這一切交給醫生與藥物,卻不願給心靈以一絲日常的體察與撫慰。
再比如,環境描寫。當我們不再去進行仔細的環境描寫時,我們失去的又豈止是林黛玉進賈府時的“步步留心,時時在意”?林沖的草料場?雨果的巴黎聖母院?……是我們對周圍的世界已經失去了興趣。我們不再需要認知這個世界,方便的交通工具可以将我們送達要去的目的地,我們有手機導航,不再需要沿途的标志物。人們需要的是關于世界的知識,需要的是自己可以炫耀的經曆,而不是它們在真實世界的具體存在。現在還有多少人的成長與自己的出生地關系密切?他的人生與自己鄰居、街坊有關嗎?與自己的居住地有關嗎?需要風物來說明嗎?這些與自己性格的生成關系又在哪裡?學校已經成為我們唯一的成長環境。人們不再與物有親密的關系,而人與人則被功利與交換所填滿。總之,不是人們不需要文學的環境描寫,而是現實生活失去了環境描寫的基礎。
大概少有人這樣去想,當文學不再描寫時,我們失去的是什麼。我們失去的絕不僅僅是一種表現手法,我們首先失去的就是上述列舉的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人與物的世界的良好關系。而從人的自身來說,我們失去的是自己豐富、纖細而靈敏的感覺。感覺是一切描寫的基礎,所有的描寫都是建立在人的主觀感知之上的,是人對自己主觀感覺的發現促使了描寫的誕生。如果不是對自己視覺的自覺,就不會有對事物形狀與色彩的描寫,如果對觸覺沒有自覺,也就不會有對事物輕重與質感的描寫……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人對自我的發現與肯定促使了描寫的生成,而描寫的生成與發展又反過來促進了人對自我的發現,正是在描寫中,人對自我與世界的感覺不斷深入與打開,相互塑造。所以,千萬不要以為我們的感覺能力是與生俱來的、是天生的。
從人類學的角度說,人的感覺是進化的産物,用馬克思的話說,是實踐活動讓人具備了繪畫的眼睛與音樂的耳朵。正是這樣的感受力使人區别于動物。而從個體來說,任何人的感覺能力都需要後天的鍛煉,為什麼一些特殊行業的人具有突出的感覺力?那正是在長期的職業訓練中培養起來的。不能設想我們感覺力的退化。但是,如果我們不再描寫,還真的讓人對此心存憂慮。機器、設備正在取代描寫,同時也正在代替我們的感覺。今天的世界已經可以用機器留存所有的感覺。比如視覺與聽覺,一部手機足以代替我們的感覺與描寫,而在需要的時候貢獻出畫面與音響。而人工智能又在以虛拟和模拟的方式給我們制造感覺。我們的主觀感覺将會被技術所代替、左右,甚至制造,這不僅讓描寫再無必要,更是我們感受力毀滅性的災難。
與此同時,是我們語言能力的弱化。描寫的能力首先取決于感覺的能力,我們是否感受到了?感受到哪種程度?靈敏的感覺本質上就是對世界的發現。其次,就是能否将自己的感覺用語言傳達出來,傳達得怎麼樣?是不是真實、準确、具體、生動、形象而富于個性?
文學史上的描寫大師以語言給了我們極富華彩、窮形盡相的描寫表演。但是,假如世界再無描寫,那我們的語言功能的開發、我們語言能力的提升都将失去必要。因為自古以來,都不需要屠龍之技。
事情就是這樣一個過程,從對描寫的失寵說起,而最後的關切則是語言。還是那句話,一切問題到最後都是語文問題。(汪 政)
來源: 南京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