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4-20日是
今年的世界減鹽周,
主題是“改變高鹽飲食習慣”(Shake the Salt Habit),
特别呼籲全球各國的食品企業和餐飲行業,
為了公衆健康承擔起更大的社會責任,
生産和提供更多有利于健康的低鹽食品。
營造低鹽飲食的環境,
減少食品中鹽的用量,
降低血壓、減少中風和心髒病的發病風險,
提高人們的營養健康水平。
或許很多人不知道生活中有一味調味料,也是我們顔值的大殺器,那就是“鹽”。
鹽值影響顔值?Yes!
你可能已經知道的:
吃鹽多了,會高血壓
你可能還不知道的:
吃鹽多,還會讓人變醜變胖
皺紋增多:吃鹽太多,鈉離子的增加,導緻面部細胞失水,時間久了會産生皺紋。
皮膚粗糙:鈉離子增加,細胞内外的水交換過程出現問題,容易出現色素附着,造成皮膚粗糙。
面部浮腫:有人說,鹽吃多了,多喝水就好。但人體内潴留的水分多了,就會出現水腫。
脫發:不僅會造成營養代謝性脫發,還會讓頭發變得枯黃。鈉離子過多,會使細胞失水、活性下降,皮脂腺和毛囊受到影響,頭發的供養渠道受到破壞,頭發枯黃易掉。
導緻肥胖:重口味者在鹹味的刺激下,胃口更好,從而吃得更多,導緻肥胖。
2019年的INTERMAP研究調查了中、日、英、美四國4680名參與者飲食鹽攝入與BMI(體重指數)之間的關系。結果發現,鹽攝入量增加1g/d與BMI的增加以及超重/肥胖的患病率上升有關。中國人的鹽攝入量每增加1g/d,BMI增加0.1kg/m²,超重/肥胖風險上升4%,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結果。
智慧控鹽,當心“隐形鹽”
你可能已經知道的:
烹饪時少放鹽,使用控鹽勺
你可能還不知道的:
味道不鹹,也可能含有 “隐形鹽”
疏松多孔:碳酸氫鈉
增強韌勁:食鹽氯化鈉、焦磷酸鈉
脫水、防腐:食鹽氯化鈉、苯甲酸鈉
保持色澤和口感:檸檬酸鈉、亞硫酸鈉
在日常飲食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控鹽
臨出鍋前再放鹽
如果早放鹽,鹽分深入内部,在同樣鹹度感覺下,不知不覺就會多用鹽。
蔬菜會“腌”出水,損失更多營養成分。
最後放鹽,隻需較少的鹽,就能達到同樣的鹹味感覺。
炒菜時放些食醋,或者加檸檬汁
酸味可以強化鹹味,也可以達到少鹽的效果;
使用低鈉調味品,尤其适合高血壓患者
低鈉鹽是用部分氯化鉀(20-35%)取代氯化鈉,氯化鈉占65-80%。
還可選用低鈉或者無鹽醬油。
不僅降低了鈉的含量,增加了鉀的含量,還能不犧牲風味,容易接受。
但高血鉀者、高溫作業者、腎功能障礙者等應慎用。
購買包裝食品時,查看營養成分表,少吃高鈉食品
折算公式:400mg鈉=1g食鹽
高鈉食品:固體食物中鈉超過600毫克/100克,液體食物中鈉超過300毫克/100克。
不小心吃鹹了怎麼辦?
多吃水果和蔬菜。這些富含鉀的食物,有助增加鈉的排出。
豆漿也含有較多鉀,可促進鈉的排出。
運動排汗,也是排出鈉的重要方式。每1升汗液裡,就有3克的鈉離子排出。
“後悔藥”終究隻是補救
控鹽需要從一餐一食開始,培養清淡口味
逐步感受和适應食物的自然風味
對鹹味的需求會随着時間的推移逐漸降低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出
每天食鹽不超過6g
健康中國行動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
建議每日鹽攝入量小于5g
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
平均每天烹調用鹽量為10.5g
與2002年的12g、1992年的13.9g相比
确實明顯下降,但仍處于較高水平
減少高鈉食品,控制食鹽的攝入量,可以有效降低心腦血管、胃癌及骨質疏松等疾病的發病率。為此,中國營養學會給出了中國居民減鹽“十條”核心信息 ,希望我們廣大群衆了解。
1.健康成人每天攝入食鹽量不超過6克(一克鹽相當于400毫克鈉)。
2.高鹽(鈉)可以導緻腦卒中、心髒病、胃癌、骨質疏松等多種疾病,大約50%的高血壓和33%的腦卒中是高鹽飲食導緻的。
3.全球每年有300萬人是因為高鹽飲食死亡,限制食鹽攝入量是有效控制方法。
4.口味可以培養,鹹淡可以逐漸适應,每天6克鹽是可以達标的。
5.多食用新鮮食材,天然食物也含鹽,少放鹽和其他調味食品,少食用腌制食品。
6.膳食搭配多樣性,巧妙搭配多種滋味,攝入均衡,可以減少食鹽用量。
7.保持食材原味,外餐點菜時主動要求少鹽,優選原味蒸煮等低鹽菜品,飲食不過量。
8.購買加工食品,先看标簽,少選高鈉食品,謹慎選購。
9.兒童用鹽量要比成人更少,仔細搭配飲食,選擇低鹽(鈉)零食。
10.合理膳食,吃動平衡,多飲水,興健康飲食新時尚。
2022年3月14日-20日
将迎來一年一度的“世界減鹽周”
讓我們一起科學減鹽
遠離“高鹽值”,擁有“高顔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