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制造之家專欄内容: 精益話題第七期(No.7)
專欄内容:标準化作業的含義及編寫流程
(獨家内容,侵權摘抄必究,首發頭條号,轉發請注明出處)
在精益生産的架構中,在精益屋裡有個很重要的基礎,稱之為标準化作業 (standard work),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個概念不僅僅在生産制造領域,幾乎在各行各業都有涉及,那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标準化作業的含義
是實現以低成本生産高質量産品的一種工具。 标準化作業以人為中心,消除浪費、隻集中真正意義上的工作,以無浪費的作業順序,可重複進行同等條件下的作業。而且,為了平準化地生産所需要的數量,在時間上也有所平衡的方法。
标準作業前提條件
1, “以人的動作為中心考慮問題”
我們組織生産時,不能被機器的條件所束縛,在速度各異的設備中無視人的考慮。設備的加工時間各不相同,有的快,有的慢。如果讓人去适應設備加工的快慢速度,人的動作就會不夠均衡,組合困難,如果進一步要求适應設備,則變成不尊重人性。
2, “必須是重複進行的作業”
其次,對“重複進行的作業”進行标準化,如果每次作業的順序不同,或動作不均衡的情況下,特别為了制造單一零件而一次完成的作業,即使組成标準作業也沒有效果。因此,假如動作過于不均衡或順序不同,即使進行改善,也難以評定其效果。
(标準化操作)
标準作業的三要素:
1, Tact Time (節拍時間,簡稱為T.T)
主要有三個概念,分别是T.T 、ATT (Actual Tact Time)、C. T (Cycle Time)
節拍時間T.T:每班工作時間(固定)÷需求量(每班的生産數量)
實際節拍時間ATT:作業實際節拍時間。ATT=(每班工作時間(固定) 超時工作時間)÷
需求量(每班的生産數量) ,也可以用下述方法估算ATT=(1-系統損失%)*T.T
周期時間C.T:用固定的順序生産一個或者一輛用了幾分鐘或者幾秒鐘(一般用實測獲得)
一般來說,T.T > ATT > C.T, 如下圖:
(T.T. / ATT / C.T 的比較)
備注:
Ø 由于T.T代表的是拉式生産的概念,從其意義上來講,T.T的計算不能隻用現有設備制造能力和勞動生産能力,而隻能用一天的實際勞動時間和一天必要的生産量。
Ø 可以用T.T對作業人員進行再分配,T.T确定以後,産品作業的内容及作業的人數随之确定,如果所需的T.T比計算的T.T時間長的話,說明生産能力過剩,這樣可以削減作業人員數量,達到“人員再分配”的目的。
2, 标準作業順序
步驟❶:确定單位産品的完成時間,建立工作要素。
工作要素:是指一個合理的動作分組,它推動工作成功完成,是标準化工作的基礎砌塊。
識别工作要素的要點:要素往往被行走分開(一個要素隻能在一個地理位置上發生);要素時間應為ATT的 /-10%;在裝配架或者工作台上進行分組裝可以視為一個要素;行走不是一個要素,不包括在要素中
備注:一個較好的SOS (Standard Operation Sheet标準作業流程) 大概為4-6個要素組成,每個要素可以分解成3-4個步驟。
(工作要素分析)
通過工序能力表,可以統計在各個工序加工零件時所表現出來的工序生産加工能力記錄手工作業時間、機器的自動輸送時間、及換線(附帶時間)的表格本表作用在于在工序中可以明确機器的瓶頸等等,從而找到改善的突破口。
(工序能力表)
步驟❷:确定标準作業順序
作業順序是指每個作業人員在規定的循環時間内必須執行的活動順序。其一表明作業人員的操作順序,其二指示多技能工的作業人員在各種設備上,在一個循環時間之内必須執行的作業順序。
作業順序與工序順序的區别是,如果作業順序簡單,可以直接從工序能力表中确定;如果作業順序複雜,不容易确定某台設備的自動運行時間在作業人員于下個節拍裡操作這台設備之前不能結束,因而在确定正确的作業順序時,使用《标準作業組合票》。
(标準作業組合票案例)
(标準作業組合票案例)
3, 在制品的标準持有量
确定标準持有量的原則:
- 能夠按照預定的T.T,使操作順序按一定速度和節拍同步運轉
- 實際持有量因設備布局和作業順序的不同也不一樣
- 工序所需要的位置檢查産品質量所需要的數量。如:首件确認。
- 工序設備因批量加工必須保持的數量。如:烘烤工序。
編制标準作業表
為了讓作業人員全面理解标準作業,一般會編寫兩份文件,發放給現場作業人員:
《标準化作業指導書》(Standard Operation Sheet):标準作業順序中各項作業的重點
《工序作業指導書》(Job Element Sheet):各生産線上各種作業的細節和質量管理方法
标準化作業指導書應包括:
- 操作要素
- 要素時間
- 作業流程
- 标準在制品庫存
- 操作節拍時間
- 客戶需要的節拍時間
(SOS 标準化作業指導書)
(常用标識說明)
工序作業指導書(JES),作為從屬于标準化作業指導書,是作為其細化的補充,也就是說,一份标準化作業指導書應由若幹工序作業指導書構成。它主要是用于描述作業要素分解後的每一步動作的“關鍵點”。
“關鍵點”是描述如何執行一個“主要步驟”,不是所有的“主要步驟”都需要“關鍵點”。“關鍵點”主要包括安全關鍵點,操作完成關鍵點,操作技巧關鍵點及質量關鍵點。每個“關鍵點”都有相應的原因,為什麼采用這種方法。
(工序作業指導書 - JES)
最後以亨利福特在《今天和明天》一書中,提到标準化作業的一席話結束今天的讨論。
“Today’s standardization is the necessary foundation on which tomorrow’s improvement will be based. If you think of “standardization” as the best you know today, but which is to be improved tomorrow-you get somewhere. But if you think of standards as confining, then progress stops”
今天的标準是明天改善的必要基礎。如果你将今天的标準當做未來改善的基礎,你将會走得更遠。如果你将今天的标準當做前進的桎梏,你将會停滞不前。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點贊轉發和關注本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