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與你探讨親密關系的多元相處方式

與你探讨親密關系的多元相處方式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04:23:11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經曆過這樣的時刻,

平時在外社交八面玲珑俯首帖耳,結果一回到家,面對親密的人,說話就開始難聽起來。

“都說了多少遍了?你能不能長點兒腦子”

“整天唠唠叨叨的,一點小事煩不煩啊!”

到底是我們“被偏愛的有恃無恐”,還是缺了點兒維系親密關系的技巧?

親密關系該如何交流,才能舒适又幸福呢?

今天熊貓君就給大家推薦一本維系親密關系的超實用“說話之道”——

《為什麼和你說話這麼累》

與你探讨親密關系的多元相處方式(為什麼和你說話這麼累)1

與你探讨親密關系的多元相處方式(為什麼和你說話這麼累)2

與你探讨親密關系的多元相處方式(為什麼和你說話這麼累)3

或許有人會說,平時工作交際已經很累了,

面對親密的人,還不能放松嗎一下嗎?

但我們親密的家人、伴侶也同樣勞碌了一天,

如果回到家還要承受我們的語言暴力和壞脾氣,這份感情還能持久嗎?

現在市面上各種書籍、短視頻,

都在教我們如何在職場、社交中“會說話”。

那為什麼陪伴我們最久的、最了解我們秘密的、最願意關心我們的父母、愛人或戀人,

就必須承受我們的暴躁、無理和最難聽的話呢?

與你探讨親密關系的多元相處方式(為什麼和你說話這麼累)4

在這本《為什麼和你說話這麼累》中,

作者告訴我們,阻礙我們與家人、愛人好好說話的,是自動的、下意識浮現的思維

不經思考就脫口而出的自動思維,有這麼6種:

①判斷;②指責;③強迫、脅迫;④比較;⑤理所當然、義務化;⑥合理化

給大家舉一個書中的場景例子:

平時“我”和男友約好地方,基本是“我”先到。

但昨天“我”看到鄰桌的男孩在等他的女朋友,

而男友遲到了15分鐘,“我”心裡就不舒服了。

他走進店裡來時笑嘻嘻的,開口就問“你怎麼來得這麼早”,“我”馬上就火了。

此時,“我”在自動思維下的反應可能有這些:

判斷:是我來得早嗎?明明是你遲到了那麼久!

指責:你會不會好好說話?你有沒有時間觀念?

強迫:我說過很多遍了,麻煩你守時!

比較:鄰桌的男朋友早就過來等着了,你看你?

理所當然:守時不是最基本的素質嗎?

合理化:你但凡說一句“對不起”我就不會這麼發火了。

而男友可能也會在自動思維下做出這些回應:

合理化:我每次都遲到嗎?

比較:你就沒有遲到過嗎?

判斷:你隻會看到别人的缺點……

你看,如果任由自動思維發展,是不是一場吵架在所難免

與你探讨親密關系的多元相處方式(為什麼和你說話這麼累)5

但幸好,這種思維是有辦法解決的。

書中告訴我們,對抗自動思維的處理辦法,

就是動用觀察的能力,尋找每一句傷人話背後的核心需求。

用上面的例子來說,女孩對男孩的遲到耿耿于懷,是認為自己不被愛,會憤怒和失望,

這源于女孩内心對歸屬感和親密感的需求

而男孩的反駁,是因為自己明明愛着女孩,卻因為小事出了差錯,就被攻擊和指責,

而這源于男孩對安全感和公正、理解的需求

隻有至親的人才會傷我們最深,我們也是。

所以當我們将被怒氣沖昏時,可以想一想,

我們存在于世的時間總有一天會停止,我們說出的話可能會是此生對至愛說出的最後一句話

相信在這樣的思考之後,我們都會冷靜下來。

與你探讨親密關系的多元相處方式(為什麼和你說話這麼累)6

與你探讨親密關系的多元相處方式(為什麼和你說話這麼累)7

與你探讨親密關系的多元相處方式(為什麼和你說話這麼累)8

看了這本書,熊貓君對說話之道有了新的認識。

原來除了在外工作和社交,平時對待我們親密的人,說話的方式更加重要!

這本《為什麼跟你說話這麼累》中,

為我們介紹了阻礙對話的6種自動思維和影響交流的11種認知偏差,

以及如何改變我們這種“下意識”的行為

真的是既治标又治本,既科學又實用!

與你探讨親密關系的多元相處方式(為什麼和你說話這麼累)9

作者樸宰蓮是韓國著名心理咨詢師,曾為現代、三星、SK等大型企業舉辦多場演講及研讨會。

這本書也是出版即暢銷,

位列韓國三大書店人文類、心理類TOP100,

以及韓國主要網絡書店Yes24、韓國大型連鎖書店教保文庫年度選書!

引進國内之後,豆瓣評分也高達8.5!

與你探讨親密關系的多元相處方式(為什麼和你說話這麼累)10

與你探讨親密關系的多元相處方式(為什麼和你說話這麼累)11

親密關系決定個人幸福,而交流方式影響親密關系。

這本書邏輯清晰,一氣呵成,

先講我們為何總對親近的人說出難聽話,

再傾情翻譯每句“傷人話”背後的“真心話”,

最後指出親密關系該如何交流,才能舒适又幸福。

熊貓君看得瘋狂記筆記,真的超有收獲!

如果你也想獲得真誠又順耳的說話方式,

這樣一本書,你一定要打開看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