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泥鳅吃生米還是熟米

泥鳅吃生米還是熟米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13 14:28:14

泥鳅吃生米還是熟米(泥鳅的簡介)1

泥鳅(學名: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屬鳅科。形體小,細長,隻有三、四寸。且它體形圓,身短,皮下有小鱗片,顔色青黑,渾身沾滿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膩無法握住。前段略呈圓筒形。後部側扁,腹部圓,頭小、口小、下位,馬蹄形。眼小,無眼下刺。須5對。鱗極其細小,圓形,埋于皮下。體背部及兩側灰黑色,全體有許多小的黑斑點,頭部和各鳍上亦有許多黑色斑點,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點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顯的黑斑。其他各鳍灰白色。泥鳅廣泛分布于亞洲沿岸的中國、日本、朝鮮、俄羅斯及印度等地。在中國分布各地。南方分布較多,北方不常見。全年都可采收,夏季最多,泥鳅捕捉後,可鮮用或烘幹用。可食用、入藥。泥鳅被稱為“水中之參”,生活在湖池,是營養價值很高的一種魚,它和其它的魚不相同,無論外表,體形,生活習性都不同,是一種特殊的鳅類。

泥鳅吃生米還是熟米(泥鳅的簡介)2

須5對,最長口須後伸到達或稍超過眼後緣。無眼下刺。鱗小,埋于皮下。尾柄上皮褶棱低,與尾鳍相連。尾柄長大于尾柄高。尾鳍圓形。肛門靠近臀鳍。

泥鳅體較小而細長,前端呈亞圓筒形!腹部圓,後端側扁。體高與體長之比為 1.7:8。

泥鳅頭部較尖,吻部向前突出,傾斜角度大,吻長小于眼後頭長。口小,亞下位,呈馬蹄形。唇軟,有細皺紋和小突起。眼小,覆蓋皮膜,上側位視覺不發達。鰓裂止于胸鳍基部。

泥鳅的體表黏液豐富。體背及體側2/3以上部位呈灰黑色,布有黑色斑點,體側下半部灰白色或淺黃色。栖息在不同環境中的泥鳅體色略有不同。

泥鳅背鳍無硬刺,不分支鳍條為3根,分支鳍條為8根,共11根。背鳍與腹鳍相對,但起點在腹鳍之前,約在前鰓蓋骨的後緣和尾鳍基部的中點。胸鳍距腹鳍較遠,腹鳍短小,起點位于背鳍基部中後方,腹鳍不達臀鳍。尾鳍呈圓形。胸鳍、腹鳍和臀鳍為灰白色,尾鳍和背鳍具有黑色小斑點,尾鳍基部上方有顯著的黑色斑點。

泥鳅吃生米還是熟米(泥鳅的簡介)3

小型底層魚類。生活在淤泥底的靜止或緩流水體内,适應性較強,可在含腐殖質很豐富的環境内生活。當水缺氧時,可進行腸呼吸,而在水體幹涸後,又可鑽入泥中潛伏。發各類小型動物為食。為批産卵,繁殖期主要5~6月。受精卵粘附在水草上孵化。最大個體可長達300毫米,肉質優良,為出口水産品之一。[1]

泥鳅喜歡栖息于靜水的底層,常出沒于湖泊、池塘、溝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層,對環境适應力強。生活水溫10~30℃,最适水溫為25~27℃,故應屬溫水魚類。當水溫升高至30℃時,泥鳅即潛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溫下降到5℃以下時,即鑽入泥中20~30cm深處越冬。

由于泥鳅忍耐低溶氧的能力遠遠高于一般魚類,故離水後存活時間較長。在幹燥的桶裡,全長4~5厘米的泥鳅幼魚能存活1小時,而全長12厘米的成魚可存活6小時,并且将它們放回水中仍能活動正常。泥鳅多在晚上出來捕食浮遊生物、水生昆蟲、甲殼動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類等,有時亦攝取水底腐植質或泥渣。泥鳅2冬齡即發育成熟,每年4月開始繁殖(水溫18℃),産卵在水深不足30厘米的淺水草叢中,産出的卵粒粘附在水草或被水淹沒的旱草上面。孵出的仔魚,常分散生活,并不結成群體。

泥鳅吃生米還是熟米(泥鳅的簡介)4

在中國除青藏高原除 西藏林芝 地區外,全國各地河川、溝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庫等天然淡水水域中均有分布,尤其在長江和珠江流域中下遊分布極廣,在中國的西部(由東往西流向,全國就隻有兩條這樣的河流)的伊犁河裡的種群也在不斷的擴大,該條河流與 哈薩克斯坦 名湖 巴爾喀什湖 相同。在贛江的支流袁河流域,江西萍鄉等地,泥鳅的人工養殖随着市場的需求量不斷增加,養殖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全國也都大體呈現這種趨勢。泥鳅群體數量大,是一種小型淡水經濟魚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