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手術傷口感染後是不是還要開刀

手術傷口感染後是不是還要開刀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0 01:01:25

手術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最常見和最昂貴的醫療相關性感染。盡管過去十年SSI的發病率顯著下降,但是患者安全仍然存在風險。圍手術期護士采用了多種循證最佳實踐來預防SSI,并為患者提供安全的手術體驗,包括手部 衛生、術前患者皮膚消毒和抗菌沖洗。本文探讨了SSI的原因,例如可糾正和無法糾正的患者因素以及術前、術中和術後的手術因素,并讨論了圍手術期護士可以應用的一些與預防SSI相關的具體推薦策略。

表1彙總了常見危險因素。

表1 SSI的危險因素

手術傷口感染後是不是還要開刀(卻栽在了切口感染上)1

一、什麼是SSI?

來自于皮膚,身體其他部位和周圍環境中的微生物進入手術切口,并在組織中繁殖就引發了外科部位感染。藏匿大量細菌的手術部位更容易發生術後感染,如腸道機體和感染作戰時,會表現出具體的生理症狀,如炎症,紅腫,疼痛和發熱等。

手術傷口感染後是不是還要開刀(卻栽在了切口感染上)2

1.切口淺部感染

術後30天内發生、僅累及皮膚及皮下組織的感染,并至少具備下述情況之一者:

  • 切口淺層有膿性分泌物。
  • 切口淺層分泌物培養出細菌。
  • 具有下列症狀體征之一:疼痛或壓痛,腫脹,紅熱,因而醫師将切口開放者,如培養陰性則不算。
  • 由外科醫師診斷為切口淺部SSI。

2.不屬于切口淺部感染

  • 縫針處膿腫(僅限于縫針穿透處極小範圍的炎症和分泌物)。
  • 會陰側切或包皮環切術後的感染。
  • 燒傷面的感染。
  • 感染累及筋膜和肌肉層。

3.切口深部感染

術後30天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則術後1年内)發生、累及切口深部筋膜及肌層的感染,并至少具備下述情況之一者:

  • 切口深部流出膿液。
  • 切口深部自行裂開/醫師主動打開,且具下列症 狀體征之一:①體溫> 38℃;②局部疼痛或壓痛。
  • 臨床/經手術/病理組織學/影像學診斷發現切口深部有膿腫。
  • 外科醫師診斷為切口深部感染。

感染同時累及切口淺部和深部者,應為深部感染。

手術傷口感染後是不是還要開刀(卻栽在了切口感染上)3

4.器官/腔隙感染

術後30天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則術後1年内)、發生在手術曾涉及部位的器官或腔隙的感染,通過手術打開或其他手術處理,并至少具備以下情況之一者:

  • 放置于器官/腔隙的引流管有膿性引流物。
  • 器官/腔隙的液體或組織培養有緻病菌。
  • 手術或病理組織學或影像學診斷器官/腔隙有膿腫。
  • 外科醫師診斷為器官/腔隙感染。
  • 人工植入物指人工心髒瓣膜、人工血管、人工關節等

二、重視SSI 的預防

1.美國手術部位感染:

在美國,每年約進行3000萬例手術;SSI發生率約為2%(60萬例)。

SSI 為院内感染的第2大原因(約占38%)。

SSI 導緻住院時間平均延長74天。

SSI 患者的死亡率約為非SSI 患者的2倍,每年死亡20,000例以上。

2.歐洲手術部位感染:

外科手術後傷口感染率2.5%。

平均延長住院7.4天。

感染病人死亡率2-5%。

感染的醫療費用昂貴。

每例超過1,000至100,000瑞士法郎。

3.中國:

對中國193所醫院調查顯示:院内感染率為5.22%,其中SSI位列第3位。

手術傷口感染後是不是還要開刀(卻栽在了切口感染上)4

三、術前預防措施推薦

1.營養支持:

營養不良可影響免疫狀态,增加患者對感染的易感性。早期營養支持可改善營養不良或嚴重創傷的手術患者的預後,減少感染性并發症的發生。進行重大外科手術特别是腫瘤和心血管手術的低體重患者,可通過口服或腸内營養增強型營養配方來預防SSI。

2.血糖控制:

在糖尿病和高血糖血症的患者中最常見的手術并發症之一是感染,其中淺表手術切口感染(SSI),深部手術切口感染,器官腔隙感染,尿路感染和肺部感染占很大比例。為了優化對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并降低并發症的風險,強烈建議進行治療時,團隊密切合作。

3.機械性腸道準備與口服抗生素:

建議術前口服抗生素聯合機械性腸道準備以降低接受擇期結直腸手術的成年患者發生SSI的風險。不推薦對擇期結直腸手術的成年患者隻實施機械性腸道準備(不聯合口服抗生素)以降低SSI。機械性腸道準備指通過口服導瀉藥進行的全腸道清潔。由于可去除糞便負荷、減少細菌數量,理論上可減少術後感染性并發症的發生。腸道準備聯合口服抗生素可進一步減輕腸道内的細菌負荷。

4.外科手消毒:

術前清潔手和前臂的目的是減少手術組人員皮膚細菌載量、抑制細菌生長。手和前臂應用外科手消毒劑做外科手消毒。如使用醇類手消毒(ABHR)劑,推薦酒精含量為60–80%。水龍頭起泡器可能會污染水質,因為起泡器容易定植非發酵性革蘭氏陰性菌,如銅綠假單胞菌,鮑曼不動杆菌等。手消毒劑揉搓手後,漂洗用水質量有問題的單位,可以選擇用醇類手消毒劑再次消毒雙手。

手術傷口感染後是不是還要開刀(卻栽在了切口感染上)5

四、術中預防措施

1. 維持體溫:

建議維持圍手術期正常體溫。術中和術後的低體溫是由麻醉引起的體溫調節受損和手術室的低溫暴露共同導緻的。非預期的低體溫與心血管并發症增加、凝血功能受損、傷口愈合減緩、免疫功能下降有關,增加了SSI感染的風險。為了避免這些并發症,可以使用加熱裝置将熱量傳遞到患者體内,包括強制空氣加熱系統,水床系統和被動加熱系統(例如毛毯)。

2.手術鋪巾和手術衣、貼膜:

無菌的一次性無紡布或可重複利用的手術鋪巾和手術衣均可用于預防SSI。在各種指南中,不含碘的手術貼膜是不推薦的,因為它可能與SSI 的發生有關。在一些觀察性研究中,尤其是在清潔手術中,報道了使用含碘手術貼膜可顯著減少 SSI。基于上述證據,建議在必要時使用含碘手術貼膜,特别是在骨科和心髒手術中。

手術傷口感染後是不是還要開刀(卻栽在了切口感染上)6

3.切口保護套:

腹部清潔-污染切口、污染切口和污穢或感染切口可考慮使用切口保護套。世界衛生組織《預防 SSI 的全球指南》中,專家小組得出結論,使用切口保護套(單環或雙環)與傳統的手術鋪單保護切口相比,可顯著降低SSI 發生率(OR 0.42; 95%CI 0.29-0.62)。但由于證據質量極低,無法推薦常規使用。在資源有限的國家/地區,這些一次性使用的設備可能會在經濟上受到限制。

4.切口沖洗:

可考慮在關閉切口前使用聚維酮碘溶液沖洗切口,特别是清潔切口和清潔-污染切口。不應以預防SSI為目的,在關閉切口前使用抗生素溶液沖洗切口。許多外科醫生認為創面沖洗是預防 SSI 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世界衛生組織( WHO )和 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所(NICE)指出,即“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此觀點”, WHO 也提出,即“應避免使用抗生素沖洗以預防SSI”。

5.延長預防性抗生素使用時間:

不推薦以預防SSI為目的延長術後預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時間。常規使用預防性抗生素的效果衆所周知,但關于術後抗生素的持續時間仍然存在相當多的争議。大多數指南推薦,預防性抗生素最長可延長至術後24h,但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術前單劑量給藥(含手術時間長導緻術中增加給藥)的效果不劣于術後繼續給藥。為避免延長用藥可能帶來的抗生素耐藥,在手術結束後,不應以預防SSI為目的繼續給藥。

手術傷口感染後是不是還要開刀(卻栽在了切口感染上)7

6.層流

在發布的數據中可以看到不同結果,且目前有關層流的使用及其與 SSI 發生相關性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結果缺乏标準化。WHO 最新Meta分析及其他相關研究表明,與常規氣流系統相比,深部切口感染的發生與層流系統并無顯著相關性,膝關節置換術OR: 1.08(95% CI 0.77–1.52, p = 0.65) , 髋關節置換術OR: 1.29 (95% CI 0.98–1.71, p = 0.07) 以及腹部及開放性血管手術OR: 0.75(95% CI 0.43– 1.33, p = 0.33)。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不需要使用層流系統來降低全關節置換術患者發生SSI的風險,新手術室也不需要層流。 由于費用高昂,除非有足夠的臨床證據支持,否則新手術室内無需安裝層流系統。

五、術後傷口處理

遺憾的是,缺乏高質量的研究來比較術後傷口管理的各種策略,這無疑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領域。進行敷料及傷口處理時,應遵循無菌操作。敷料的選擇取決于患者和傷口的需要,即滲出情況、傷口深度、對舒适度的需求、抗菌效果、氣味控制、易于清除、安全和患者的舒适感。

真空敷料或負壓創口療法(即清潔污染和污染手術)和銀基敷料使用效果不一緻,使用時應進行個體化考慮。不推薦常規使用以預防SSI。

手術傷口感染後是不是還要開刀(卻栽在了切口感染上)8

#哆咖醫生超能團#@今日頭條@頭條健康@頭條辟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