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這個時候在文苑星城遇到過一個73歲的大爺。瓦工出身,農村進城,花壇種樹,院間栽果,鋤鐮鍁鎬,老當益壯,忙的不亦樂乎。養育三個閨女,個個出息,端茶倒水,買衣送飯,幸福感爆棚。今年在明珠花苑又遇到一個84歲的大爺,退休工人,精神矍铄,身手矯健,養育了三個閨女和一個兒子,時代感膨脹,榮譽感炸鍋。
大閨女和大女婿在某海種業上班,屬于中層幹部,薪資不菲;二閨女高級教師退休,二女婿剛從某機關二把手退休,全家“雨露均沾”,公務員和事業編名利雙收;三閨女和女婿從事房地産行業,有名的某豪大廈等一排門頭房都是私人房産,實力雄厚,家裡最不缺的就是房子。最小的兒子在市政府的某個輕松愉快的閑散部門就職,論資排輩也坐到領導位置,生活閑雲野鶴,工作四平八穩。大爺的老伴兒歲數相仿,也是同一個單位的退休工人,現在退休金每月五千多。兩個人加起來每月一萬大多。大爺和老伴兒獨居一樓三室兩廳的房子,現在每天三個閨女和兒子輪流着給大爺和大媽送飯。最小的孫子還沒上學,承歡膝下,大孫女已經在大城市有了體面工作,經常打來問候電話和孝順視頻,脈脈親情,軟語溫存。總之,現在大爺和大媽身體健康,吃喝不愁,盡享天倫之樂,生活中唯一發愁的就是花不了退休金[捂臉]和家裡鼓了的地磚困擾了他很多年,也即将得到解決,煙消雲散。
不知是性格的原因,還是時代的烙印?大多數上歲數的大爺都生活節儉甚至消費吝啬,日常瑣碎的事都很能幹,能自己幹的事兒絕不花錢找師傅。這位84歲的大爺是真的真的很能幹,是高齡大爺裡的“戰鬥”大爺,這個歲數了還“單打獨鬥”,樓上樓下,搬搬拿拿真是讓人驚訝、佩服又有點擔心。感歎現在的小夥子完全比不了。大爺事必躬親,不怕費事,還能琢磨,得益于身體好,腿腳利索,力能從心。看走路的速度和幹活的架勢,小個十五六歲的經常幹活的農村大爺未必比得過他。
73歲的農村進城大爺和84歲的城裡退休大爺都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相同點都是說起孩子無限幸福,兒女親近孝順,事業有成,經濟富裕,傾心反哺,自己還身強體壯,小有富裕。他們每每在外人面前總是神采飛揚,侃侃而談,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在熙熙攘攘的人世間,有各種各樣的老年人,有生活幸福的,更多是生活困苦的。正所謂幸福的家庭都一樣,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樣!希望每月拿160元養老金的,兒女又沒出息的農村大爺能得到國家和社會更多的關愛。“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他們年輕時聽從号召,在那個時代都為國家和社會做出了貢獻,如今待遇卻天壤之别。同齡人中有的生活困苦,為了生計疲于奔命,有的待遇豐厚,跳跳蹦蹦縱于風情,縱是個人和家庭原因不能做到人人平等,生活等同,但待遇懸殊的差别會加劇人為的矛盾和增加社會的痛點。換位思考,如果農村大爺每月也有了五千多的退休金,或許疏遠的兒子也孝順了,斷往閨女也來往了。退休大爺每月隻領160元養老金,很可能就得自己“支鍋造飯”了。人性是自私的,貪婪的,關于這點,作家莫言有最清醒和最真實的認知,隻是不被當下社會倡導的主流思想所坦然接受和勇于正視罷了!
好了,下次再說說高級大爺!讓你無語的大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