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計劃寫“過氣水果”這個系列的時候,我就想到了它。然而把它列入過氣行列,又多少有些名不符實。它應該說是一度過氣,後來又小範圍竄紅了。
在很小的時候——感覺上,那似乎是我剛擁有“記憶”這樣東西的前幾天,就這麼小——媽媽給我吃了一種水果,我問其名,老媽答曰“姑娘”,“東北的”。
印象中,其色黃,其形圓,其香淡,其味甜,其皮焦,其籽脆,其口感可以說就頗為一般了。
總之,我人生記住的第一種水果的味道,大概就是這位“東北姑娘”。
“東北姑娘”
紅姑娘,黃姑娘
放心,沒有粉紅姑娘紅粉姑娘,也沒有花鳳凰。
我說這位姑娘,市場上常寫作“姑娘兒”、“菇娘”、“菇(草字頭一個娘,這字打不出來不好意思)”、“菇茑”,是一種麥麗素大小的漿果。最顯著的特征是果子外面還有一層幹皮兒,不能吃。
超市售賣的菇娘
拍攝:爽爽
味道嘛,不算好但也不壞,吃着解悶兒還可以。正因為沒有多好吃,它在00年前後逐漸退出了主流市場。
風水輪流轉,這兩年,它又重新登陸水果攤,而且再不是“野果”的價格了。有的店裡還會标明“哥倫比亞龍珠果”,身價又倍增之。什麼哥倫比亞?這不就村後面那“東北姑娘”嘛!
别忙,人家還真沒騙人。
切開的黃菇娘
拍攝:老信
“菇娘”是茄科酸漿屬的多種植物的統一俗稱,民間也叫燈籠果、龍珠果等等。因為并非一個物種,我們下面也入鄉随俗,寫成“菇娘”了。
最常見到的這種黃果黃“皮兒”的是燈籠果Physalis peruviana(真叫燈籠果)或者毛酸漿P.pubescens,抑或是它們說不清的雜交子孫,它們的的确确就是哥倫比亞那邊來的,不過來得挺早,好幾百年了。
毛酸漿
圖片來自:wiki
市場上還有一種紅色的菇娘。
不僅果子紅,外面的“皮兒”也是紅的,個頭也大點兒,俗名就叫“紅菇娘”。這就是原來中文世界裡的酸漿屬“屬長”——酸漿本漿。
酸漿
和黃菇娘不一樣,紅菇娘是古來就有的本地貨。也因為酸漿和同屬其他成員無論從基因相似度還是分布區域上看都差了不少,被認為是一支從舊世界“鬧革命”出來的隊伍,所以很多科學家認為應該把它單拎出來成立一個屬,更名為Alkekengi officinarum。
不過這在中文世界就有點尴尬了,酸漿屬的老大酸漿獨立了,那是酸漿屬改名燈籠果屬還是讓酸漿改中文名呢?
似乎還沒有定論,走着瞧。
一堆名字從哪來?
雖然我們也使用了“菇娘”這個寫法,但其實它毫無道理。在古代的記載中,它就是“姑娘”,或者“姑娘果”,沒有草字頭,更沒有倆字都加草字頭的。反正也是商場裡的俗稱,愛咋寫咋寫吧。
至于它為啥叫“姑娘”,可以說是個千古之謎。李時珍曾說“姑娘”可能是“瓜囊”以訛傳訛傳錯了,這個說法實在缺乏證據力。
酸漿的植株
有人覺得,這可能是個象聲詞。因為小孩子淘氣,會把幼嫩的菇娘果“捅爆”,發出一個類似皮球洩氣的聲音,所以北方大部分地區念這個水果名都會讀三聲,比如“姑撚兒”,或者“菇茑兒”。我覺得這也說不通,畢竟幾百年前的書裡就已經寫作“姑娘果”了。
筆者認為最合理的猜測還是源于它的外形,尤其是紅色的酸漿,的确是像一個待嫁的新娘,外面一襲紅蓋頭,裡面一個漲紅臉的姑娘。雖然你也可以說像關公,不像姑娘,但比起“瓜囊”,聽起來有道理多了。
對吧?我說的有點道理吧?
這個“蓋頭”,并不是果皮,而是花萼。在果實增大的時期,花萼也跟着迅速增大,包裹住果實,形成囊狀。
其實茄科植物的萼片宿存一點不新鮮,而且萼片都很強大。西紅柿、辣椒柄處的葉子似的東西,都是花萼,茄子的花萼還紮人。把菇娘的囊沿着裂縫撕開,就明顯是五片結構合生在一起,和茄子的宿萼沒區别。
茄科植物的萼片
菇娘的宿萼不僅包得嚴,還爛得快。
不等果實腐爛,花萼上的肉質部分就已經逐漸消失了,隻剩下葉脈狀的骨架,讓這個原本喜慶的紅燈籠多了一分蒼涼和恐怖的氛圍,鬼氣森森。
宿萼爛掉的菇娘
最早對姑娘的宿萼結構做出準确記載的是明代的《救荒本草》,它記載道:“姑娘菜結房如囊,似野西瓜。”
結房如囊四個字,真是又準确又有文學性。至于野西瓜,不是野生的西瓜,而是錦葵科的野西瓜苗這種植物——它的果實确實和酸漿有幾分相似。
錦葵科的野西瓜苗
入谷朝顔,淺草酸漿
在我國,菇娘不過是一種大體上過氣了的水果。不過在其他一些國家,它的地位要高不少。
比如在日本,菇娘就不光是一種吃食了,更是一種傳統文化的載體。東京有句民諺,叫“入谷朝顔,淺草酸漿”,日本詩裡也提到,寫得很美。
其實隻是字面看起來美,意思可通俗了,入谷和淺草寺是東京的地名,朝顔就是牽牛花的日本稱呼。所以這句話簡單說就是入谷賣牽牛,淺草賣菇娘......
當然,不是一年到頭都賣,得趕上時辰。在每年7月6、7、8日,入谷鬼子母神廟附近會舉辦為期三天的“朝顔市集”,而淺草寺則在7月9、10日舉辦“酸漿市集”。
這兩個市集連的雖然近,意思卻不同。
牽牛在日本人心中既是青春、愛情的象征,也是氣候由夏到秋的重要标志——朝顔一開,天将寒矣。所以日本人格外重視培養牽牛的花色品種,抓緊一年中最後的花季燦爛一下,也是用來祭拜鬼子母的聖物。每年的朝顔市集都能見到上千種的牽牛。
“朝顔市集”
而酸漿就沒什麼品種可言了,也不喜慶。
日本人覺得這種紅燈籠一樣的植物頗具靈異氣質,據說人死後在陰間會有小鬼提燈引路,防止你走錯。要是一步跟不上或者看錯提燈了,就成孤魂野鬼了。
日本就在七月中盂蘭盆會前後販賣象征提燈的酸漿,用于裝點、祭祀、悼念,當然也可以吃。這和我們盂蘭盆會放河燈引鬼是完全一樣的。
酸漿“提燈”
在地球另一面的南美,有一種“綠菇娘”,學名叫Physalis philadelphica,中文譯作黏果酸漿。
墨西哥人最喜歡它,叫它“綠番茄”(tomate verde)。
黏果酸漿
圖片來自:growables
墨西哥人吃東西,最常見就是“餅卷菜抹醬”的模式,在成千上萬種醬裡,莎莎醬是重中之重,有點相當于我們的黃醬或者醬油,做啥菜都離不開。
莎莎醬有兩種基本模式,紅醬是番茄做的,青醬就是用這種綠菇茑。
綠菇茑做的莎莎醬
圖片來自:the vegan 8
我曾經有幸吃過一次,怎麼說呢,就是一種看上去極像韭花醬的酸的洋蔥味的醬,看一眼基本就放棄了。
撰文 | 信浮沉
部分圖片來自 | 圖蟲創意
微信編輯 | 高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