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功放的電子元件ic

功放的電子元件ic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5 15:32:16

如果要你用魚來為音響品牌命名,你會選什麼魚?目前市場上已經有Shark鲨魚線,光聽名字就很霸氣,給人的記憶度也強;劍魚也不錯,這是世界上遊得最快的魚,每小時高達100公裡,可以象征音響的性能與速度感;要不用魔鬼魚也挺好,它有一種神秘感,讓人對其聲音表現充滿了期待。可是,我可萬萬沒想到有人會用 Mola Mola(翻車魚)為音響品牌命名,翻車魚的身材扁胖,外型可愛多過犀利,遊起來又慢吞吞的,實在很難和「狠角色」聯想在一起。為什麼用取名 Mola Mola 呢?老實說,我查了半天查不到,但可以理解的是,這名字不論是英文還是中文,你看一次就記得了,而且立刻就想聽聽看是什麼聲音,不是嗎?重點是,一聽就忘不了。

設計者是鼎鼎大名的 Bruno Putzeys

不過,Mola Mola 不是光靠特殊品牌名來博取注意,而是厲害的技術。先前在Mola Mola Tambaqui DAC的評論中,我們另一位編輯戴天楷已經仔細介紹了 Mola Mola 獨特的 DAC 技術,它既不是 Delta-Sigma,也不是 R2R Ladder,而是将 PCM 信号先升頻重采樣成 32 bit / 3.125 MHz 格式,接着轉成 PWM 信号,然後再轉換為模拟信号,如此不僅得到了高達 130 dB 的超高信噪比,總諧波失真和互調失真也達到「低不可測」的程度,而且能避免 Delta-Sigma 和 R2R Ladder DAC 各自的問題,帶來了讓人耳目一新的聽感。

功放的電子元件ic(D類放大器的典範)1

要知道 Mola Mola 特殊的 DAC 技術還隻是他們家的獨門絕活之「二」,另一個技術更具代表性,就是 D 類放大電路,可說是目前公認最好的 D 類放大技術之一,而要談 Mola Mola 的 D 類放大,就不能不提設計者 Bruno Putzeys。

堪稱大師級人物

我知道你對 Bruno Putzeys 這個名字你好像有點印象,又好像沒聽過,沒關系,我再提其他幾個名字,你應該就想起來了,哪些名字?UcD、Hypex、NCore、Purifi、Grimm、Kii等,這些不是 Bruno Putzeys 設計出來的,就是他創的品牌,而今年他還不到 50 歲,真是英雄出少年。

Bruno Putzeys 稱得上是發燒音頻領域 D 類放大器的教科書。當年他在布魯塞爾國家廣播電影技術學院就讀時,畢業論文寫的就是關于 D 類放大器,1995 年畢業後進入飛利浦應用技術實驗室工作,做的也是關于數字音頻和 D 類放大器的研究。2001 年 Bruno Putzeys 在飛利浦工作期間開發出 UcD(Universal class-D)放大技術,不過那時飛利浦從未将此技術實際用在自己的産品上。後來有少數公司向飛利浦購買了UcD技術的使用許可,其中一家就是荷蘭Hypex。Hypex 老闆 Jan-Peter van Amerongen 本身也很懂電路,他受到 Bruno Putzeys 的指點,很快就真的把 UcD 模塊做出來了,并将其商品化,後來有許多功放就是搭載 UcD 模塊。

功放的電子元件ic(D類放大器的典範)2

2005年 Jan-Peter van Amerongen 幹脆邀請 Bruno Putzeys 來 Hypex 工作,在這裡 Putzeys 以 UcD 為基礎,又開發出更好的 NCore 模塊,吸引了更多高端音響品牌納入使用,包括 Bel Canto、Jeff Rowland、NAD、Theta等。在此同時,Bruno Putzeys 除了替 Hypex 工作,還另外和三個合夥人創立 Grimm Audio,為其設計 ADC、DAC、音箱等,實在多才多藝。還沒講完,2014年Bruno Putzeys再與其他合夥人共同創立了 Kii Audio,除此之外,他也是 Purifi Audio 設計團隊要角之一,著名的 Purifi Eigentakt D 類放大模組便是出自他的手筆。

由 NCore 進化而來

拉哩拉雜說了個半天,看起來 Bruno Putzeys 業務還真多,那到底 Mola Mola 是打哪兒來的?實際上 Mola Mola 衍生自 Hypex,是 Bruno Putzeys 與 Jan-Peter van Amerongen 合作創立的品牌,也是 Putzeys 實現個人産品意志的地方。依照推出的先後順序,Mola Mola 首二款産品是 Makua 前級和 Kaluga 單聲道後級,第三款産品是 Tambaqui DAC,這台 Kula 綜合功放則是第四款,從這樣的脈絡看下來,幾乎可以研判 Kula 應該就是前三款産品集結之下的精簡版,融合了 Mola Mola 所有的領先技術。

功放的電子元件ic(D類放大器的典範)3

從外表來看,Kula 從面闆到上蓋看不到一條縫,應該是用整塊鋁合金經 CNC 車出來的,也因此Kula 所有電路闆都以倒挂的方式鎖在上蓋,要打開底闆才能看到内部。由原廠網站公布的照片可以看到,箱體内部左側是交換式電源和兩塊D類放大模組,此模組由NCore進化而來,專為Mola Mola開發,可提供150瓦/8歐姆輸出功率,當阻抗降至4歐姆時,功率倍增至300瓦。箱内右側留有相當大的空間,用以容納前級電路、DAC 模組和唱頭放大模組。Kula 的 DAC 和唱放雖然是選配的,但絕不是那種湊合着用的一般模塊,像是 DAC 模組基本上是從 Tambaqui 直接移植過來,差别在于 Tambaqui 有額外電源和獨立機殼。這次代理商提供的 Kula 便已内建 DAC 模塊,直連數字音源或透過網絡串流即可聆聽。

一切交給 app 設置

标配的 Kula 具有 6 組模拟輸入接口,XLR 和 RCA 各 3 組,不過這 6 組被劃分成 3 組,每組各有一對 XLR 和 RCA,必須透過背後的切換開關決定是要用 XLR 還是 RCA。如果裝有 DAC 模塊的話,背闆最左側會再多出一個數字輸入區,可提供 AES/EBU、光纖、USB Audio、網絡線和藍牙等輸入方式,不過網絡輸入隻有 Roon Ready 功能,并不支持 UPnP/DLNA。

功放的電子元件ic(D類放大器的典範)4

Kula 面闆設計得極為簡潔,隻有中央的一個音量旋鈕和排成一列的 6 個按鍵,面闆上連一個字或指示符号都沒有,那電源開關是哪個?這就是有趣的地方了。那 6 個按鍵所代表的除了是 6 組頻源輸入,它們也都是電源鍵,在關機狀況下,按任何一鍵都能開機,然後長按任何一鍵也都能關機。除此之外,每顆信号都可以透過 Mola Mola Remote app 定義成任何一組音源,雖然 6 顆按鍵并不能涵蓋 Kula 所有的信号輸入(在裝了 DAC 模塊的情況下),但通常不太可能全部輸入都有用到,所以 6 顆按鍵應該十分夠用。

功放的電子元件ic(D類放大器的典範)5

Mola Mola Remote app 除了可以定義音源輸入外,也可以切換音源、調整音量、調整左右聲道平衡,以及升級固件,除此之外,如果 Kula 裝有唱頭放大模塊,則可利用 Mola Mola Remote app 設定唱放的各項參數,十分方便。另外,Kula也有遙控器,造型就如同Kula上蓋的優美弧線,利用遙控器控制音量,比用app方便得多。

功放的電子元件ic(D類放大器的典範)6

功放的電子元件ic(D類放大器的典範)7

精緻有如直熱三極管機

既然 D 類放大和 DAC 是 Mola Mola 兩大獨門技術,而且已經裝載在一台機器上,試聽時當然要讓它們「雙劍合并」,那才是真真正正的 Mola Mola 之聲,因此試聽時我用 NuPrime Stream-9 串流播放器做為音源,以 AES/EBU 數字線進入 Kula ,驅動 Wilason Audio Alexia 2 音箱,這樣的簡潔系統更能凸顯 Kula 的本色。

Kula 一開聲給我的第一個印象讓我大為驚豔,和我過去聽到的 D 類的聲音不大相同。我最早聽過的D類聲音雖然幹淨,低頻控制力優異,聲道分離度佳,聲部層次豐富,但音色寡淡,缺乏密度與重量,而且質地有些粗糙、生硬。随着技術不斷發展,D 類的音色越來越好,開始有了潤澤感、細緻度、厚度和豐富的音色,音樂性也更好了。Kula 不一樣,它多了一種精緻,也就是貴氣和高質感,這樣的聲音多半要在直熱三極管機上才會聽到,沒想到出現在 D 類功放身上。

功放的電子元件ic(D類放大器的典範)8

例如丹麥爵士女歌手 Sinne Eeg 在《Waiting For Dawn》專輯中的《My Treasure》一曲,開頭是以一把低音大提琴撥奏為 Sinne Eeg 伴奏,中段之後有一段鋼琴間奏,琴音非常的美,在極度純粹、幹淨又透明的音色中,透着淡淡的水潤感,聲音向上飄灑着,泛着晶亮又柔和的光澤。這麼通透的聲音為何還這麼豐富呢?因為Kula絕佳的解析力與優異細節表現力可以将鋼琴琴闆震動的木頭味充分呈現出來,而且密度優異,質地缜密,顆粒明确,力度直接,聽起來不僅美,而且直接、真切。

細節和控制力的高手

Kula 的絕佳解析力和低輸出時沉穩的控制力,讓每個錄音中的弱音樂段聽起來也充滿了樂趣,誰說音響一定要聽大動态才過瘾?例如大提琴家Jan Adefelt和鋼琴家Birgit Lindberg合作的《Some Other Time》專輯,當中收錄了多位美國作曲家作品,藉由 Kula 的播出,即便是很輕柔的拉弓,我仍可輕松地聽到很清楚的擦弦沙沙質地,質感非常細緻,透過幹淨明晰的空氣傳達過來,聲音像是觸摸得到般地那麼直接。此刻大提琴的音色并非水潤、滑順、豐厚的類型,而是經過深刻刻畫出的清楚線條,質地非常緻密。此外,Kula 可以把大提琴琴體共鳴時,那種像是鼻音的音色精确地交代出來,而且鼻音的共鳴點像是處在較高的位置,譬如頭頂,因此密度感非常好,而不是松軟的聲音。

功放的電子元件ic(D類放大器的典範)9

要把弱的樂段唱好,除了細節要充足,還有一個必要條件就是微動态一定要好,不然音樂氣氛就變平了。Kula 不僅在強奏時能輕易輸出大能量,小音量下的強弱變化也非常鮮明,對比清晰而利落,能量輸出極為敏捷,而且全頻皆如此,因此弱的樂段仍有十分均衡的頻段比例,絕不會要開大音量才感受得到飽滿的低頻。這是 D 類放大天生的優點,Kula 當然具備。

聲場派的大師

功放的電子元件ic(D類放大器的典範)10

Kula 不僅是細節和控制力的高手,也是聲場派的大師,它的音像收斂、凝聚,使音像顯得比較小,也更為清晰,同時拉大的聲部分離度,也把空間形貌描繪得更為清楚。例如阿根廷鋼琴家 Ingrid Fliter 演奏肖邦第二号鋼琴協奏曲,由 Jun Markl 指揮 Scottish Chamber Orchestra,樂團的每個聲部毫不混雜,分離度超優,層次清晰分明,而且聲場深遠,讓前、中、後的相對位置更為清楚,透視度也更為分明。Kula 使整體聲場是拉高的柱形,低頻極為明快利落,下盤緊湊、收束、短促、形體清晰,不是棉柔松軟的,聲場上、中、下的結構很有條理,讓激昂的樂音也顯得輕松自如。除此之外,透過 Kula 我還能感受到 Fliter 的觸鍵精準、明快、果決,顆粒感非常清脆,力度鮮明,聽起來格外爽快。

功放的電子元件ic(D類放大器的典範)11

Kula 的低頻控制也是一絕。例如國内作曲家何訊田《Paramita》專輯中《Earth Drums》,這首曲子基本上沒有旋律,隻有大大小小、強弱各異的鼓聲。透過Kula驅使 Alexia 2 重播出來,每聲鼓聲像是看得到、摸得着般那樣清晰,形體、彈性優異,完全不拖,且力度迅捷無倫,拳拳到肉,下沉的軌迹也非常清晰,不是龐大或孔武有力的類型,而是非常精準的輪廓與形體,鼓體音像凝聚而小,每個聲音分得很開,分離度優異,可見 Kula 的低頻控制力非常優異,既使面對 Alexia 2 也不例外。附帶一提,這次試聽 Kula,之所以能把形體、定位、透明度、背景黑度、細節等表現得如此優異,還有個原因,就是 Stream-9 串流轉盤是插在 GigaWatt 的 PC-3 SE EVO 電源處理器上,徹底進化了信号源頭的電源,信号品質更為優異,連帶也讓聲音表現明顯提升。

大師級的傑作

這次試聽 Kula 是一次極為難得的體驗,我不僅聽到了當代音頻 D 類放大器大師級設計者的傑作,再加上一個前所未有、與衆不同的 DAC,Kula 将「清晰」做了重新诠釋,聲音的獨特性令人印象深刻。如果你也喜愛直接無隐,通透明快,細節逼人,紋理深刻,輪廓分明,活生感一流的聲音,我相信 Kula 定能讓你滿意。當然了,内含 DAC 模塊的 Kula 确實不便宜,但它隻是形式上稱為「模塊」,實際上就是将 Tambaqui DAC 移植過來,相較于單機的價格,模組還更為劃算。

Mola Mola Kula 綜合功放參數

類型:綜合功放

功率:150 瓦/ 8 歐姆,300 瓦 / 4 歐姆

輸入:RCA 非平衡輸入 × 3,XLR 平衡輸入 × 3(可選配唱放與串流DAC輸入)

信噪比:113dB

帶寬:50 kHz @ -3 dB

尺寸:420 × 110 × 370 mm(寬×高×深)

重量:11 kg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