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剪紙的藝術特點

剪紙的藝術特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09:15:3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剪紙的藝術特點(剪紙藝術的豐富内涵)1

中華藝術宮藏高金愛剪紙《魚戲蓮》。

剪紙,是我國勞動人民在民俗生活中創造、流傳、積累、享用的民間美術形式,曆史悠久,内涵深厚,形式多樣。近年來,在振興傳統工藝的熱潮中,剪紙藝術蓬勃發展,各地競相舉辦有關展覽、出版書籍、開設課程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這門傳統藝術。與此同時,剪紙藝術發展也面臨着新的時代課題——如何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

從生活中汲取養分,是剪紙藝術茁壯成長的秘訣。剪紙來自民間,一紙一剪刀,真實記錄着勞動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理想願望。如窗花、炕圍花、牆花、禮品花、服飾花等,表達着勞動人民對生活的熱愛與贊美。人們在創作剪紙時,不為凸顯作品的貴重珍奇,也不為炫耀高超技藝,隻是将其當作生活的一部分。這樣的态度,賦予民間剪紙天真質樸的藝術品格,也成為其創新的根基。

當下,在剪紙創新過程中,深入體會剪紙藝術的豐富内涵——對民俗生活的理解、對生活之美的追求、對思想情感的寄托,有助于剪紙創作者傳承好這門藝術。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許多創作者拿起剪刀圍繞現實生活展開創作,以作品傳遞溫暖人心的力量,令人感動。為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不少創作者聚焦紅色題材,推出一批剪紙新作。還有一些創作者,将小康圖景剪進作品,讓非物質文化遺産與當代生活緊密相連。這些都激發了剪紙藝術的生長活力。

以意構象、以象寓意,賦予民間剪紙藝術獨特魅力。中國是剪紙藝術的故鄉,不少國外剪紙都與我國剪紙有着密切的淵源和聯系。作為情感表達的載體,中國傳統民間剪紙是意象造型藝術,它既不同于寫實的具象剪紙造型藝術,也區别于現代派剪紙造型藝術。它不受比例、透視、時空的限制,多采用镂空、簡括、誇張、拼連等造型方法,以及象征、諧音、拟人等表現手法來創作。獨樹一幟的語言特征,成為我國民間剪紙的重要“基因”。帶着這種“基因”,剪紙藝術在大江南北形成了豐富多樣的地域面貌,在題材、内容、風格等方面有了進一步拓展。如今,許多地方深入挖掘、利用本地民間剪紙特色資源,成立剪紙藝術合作社,不僅使這門傳統工藝“活”起來,還幫助百姓脫貧緻富,帶動了地方文化和經濟發展,走出一條非遺保護與傳承新路徑。

剪紙藝術的創新發展,離不開校園、家庭與社會美育。近年來,文旅部、中國文聯等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對剪紙藝術進校園、進社區的教育扶持,不少大中小學、幼兒園、青少年宮等開設了剪紙等非遺技藝課,有些老年大學也辦起了剪紙培訓班……如火如荼的剪紙藝術教育,正讓更多人參與到保護與傳承剪紙藝術中去。

随着時代發展,剪紙在審美領域得到廣泛運用,走入當代生活。在包裝設計、平面設計、服裝設計等方面,設計者充分運用剪紙元素,搭起剪紙藝術與現代生活之間的橋梁。地鐵站、機場等公共空間中的剪紙藝術,以新面貌向人們展現着城鄉文化。文創産品、生活用品、旅遊紀念品上的剪紙藝術,則滿足了人們将傳統文化之美帶回家的精神需求。特别是一些以新形式呈現新内容的現代剪紙動畫,吸引不少年輕人關注,獲得廣泛傳播。充分用好新平台、新媒介,在保留傳統基因的同時,不斷更新剪紙藝術的内容與形式,有助于“剪”出一片更廣闊的天地。

當前,剪紙藝術正通過不同方式“熱”起來,但也面臨一些新挑戰。比如,有的創作者為了創新,一味模仿國外繪畫化、機器化、商品化的剪紙,隻追求形式上的現代性和新鮮勁;有的教育機構缺乏民間剪紙正規專業教材,相關教師專業素養參差不齊;有些地方在推動剪紙藝術走産業化道路時,把經濟效益置于社會效益之前,難以保障剪紙的藝術水平……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積極正視、冷靜思考,在創作實踐中立足傳統,探索解決之道,剪出紙間新意。

于傳統中探索總結剪紙藝術規律、思想内涵,立足現代生活進行守正創新,是值得剪紙創作者不斷追求的方向和目标。

(作者為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産研究所副所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