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緊急狀态繼續延長中,「Stay Home」「おうち時間(宅家時光)」依然是社交媒體上的熱門标簽。
商店不開門、美術館博物館不營業,但被稱為“藝術家”的那群人,似乎在哪兒能有千奇百怪的腦洞。這段時間,日本的藝術家們好像也沒閑着…
用插畫傳遞愛心與力量
此次新冠疫情爆發, 1986年出生于神奈川縣的插畫家Aki Ishibashi用自己的新作品向疫情中堅守崗位的醫務工作者、快遞員、警察等奉獻者緻謝。因為有他們的存在,普羅大衆才能安心在家隔離,也祝願「希望」和「笑容」早日到來。
Aki Ishibashi希望能從獨特的角度解讀這個世界,并用插畫的形式表現出來。他創辦了自己的品牌「PARCY」,不僅為服裝品牌作聯名款設計,還将業務拓展到了雜志和廣告平台。
學習裝點自己的家
室内設計師Madoka Sakano的居家生活似乎沒有因為疫情受到太多影響,反而激發了他更多關于室内陳設、顔色設計的靈感。
他把過去設計的室内提案都找出來,加入了“複古風”“手工藝”“綠植”等元素。室内整體的空間感和平衡感更加突出,讓人仿佛能“聞”到清新自然之風,“看”見房間裡的故事。
“看不見的情感”
畢業于倫敦藝術大學的Mayumi Yamase運用抽象繪畫技巧和軟雕塑(布、塑料、泡沫橡膠)等材料,用色彩來表現情感和想象力,賦予了“現實REALITY”(如肉體、細胞)新的藝術活力。
居家生活對每個人的情感影響都不盡相同。人們能放慢腳步,更真切清晰地感知到流動的、融化的時間,放大自己的情緒。運用不同色塊來表現内心對外界實體的感知,不僅生動有趣、而且印象更加深刻。
《CELLS》
《HUMANS》
屬于插畫師的浪漫
濱松出身的神崎遙如今不僅作為影視公司的圖像設計師活躍在第一線,而且還是一名出色的自由插畫師。他熱愛用墨水筆将日常發生在身邊的事用插畫表現出來——
攤成“貓片”的肥貓咪,随手就能夠得到好玩的毛線球、就仿佛是他如今踐行“Stay Home”的真實寫照。
除了“貓咪攤餅”圖,這位擅長用墨水的插畫師也能畫出在他眼中不一樣的風景——食物、生活器具、交通工具……可謂萬物皆可入畫!
手工DIY的樂趣
設計師千星健夫擅長用強大的腦洞、不同的材料組裝出新奇事物。
比如這款「HUNTING CHAIR」在椅腳部分使用的是英國皇室禦用BRIWAX新塗裝、座位部分使用的是柔軟舒适的鞋面皮革材料,固定椅腿部分使用的是細細的皮革帶。
三角交叉的椅腿設計,不僅外表上非常時尚新穎,且實用性上也足夠平衡穩定;橘黃色搭配木棕色,既凸顯高檔的質感、亦顯露出色的品味。
向文字“借來”一朵花
作為一名手工藝家,Asuka Kuramochi最擅長的就是将花朵進行分解、再拼接形成新的主題。
長時間的居家生活讓她從英文「flower」那裡得來靈感,将其拆解為一個個字母,拼接成一朵“文字花”。
「f」、「l」、「o」、「w」、「e」、「r」,每一個字母,都能成為構圖的靈感碎片,好像一張張拼圖等待人們去發現文字構圖之美。
整理過去的記憶
出身岡山縣倉敷市的Yuri Miyata在大學期間學習陶藝設計,後在愛知縣洋食器會社工作五年;辭職後他将自己放逐于自然之中,去登山、感受自然,并将旅途中的靈感凝聚成一枚枚精巧的飾品。
居家生活期間,無法出門采風的Yuri Miyata選擇悉心整理曾經的照片。那些旅途中記錄的風景和人事,“一點一滴都塑造了如今的自己”。通過整理照片,成長的印迹清晰可見,也算是一種别樣的滿足和成就感。
繪本中誕生的小小夢想
吉家千陽是一名繪本作家&設計師,内容和繪本封面都是自己設計。這位繪本作家也很多産,比如《野心家的葡萄》就入選“2018 JAPAN BOOK DESIGN”大賞。
對于吉家千陽來說,隻要一支小小的畫筆,他就能馳騁萬裡,遠上太空、近瞰海洋。在他心中,居家生活不僅不難熬,反而還是“自我充電”的好機會。
每個人都像繪本中的這棵小樹苗,拼命地向天空舒展枝葉。然而如今沒有足量的日光,所以要耐下不安和焦慮的心情,努力将根往土地深處紮,去吸收更多的營養。
人也是如此,雖然不能出門社交或工作,但是可以在家努力學習,無論是做飯、手工、看書、寫信,都能沉澱自己。
有時候也“跨界”試試
瓷器大家椎貓白魚生于東京、長于長崎,如今将家安在了佐賀的某溫泉街上。他擅長制作盛放花卉綠植和食物的器具,頗受當地人喜愛。
在家的日子裡,椎貓白魚沒有埋頭苦幹繼續燒制陶瓷器,而是選擇下廚做豆腐。
他專門去青空文庫中閱讀了北大路魯山人先生流傳下來的“湯豆腐的制作方法”,随即就去超市郵購了佐賀當地的“溫泉豆腐”。先用強火烹煮,再加入清水用慢火煨着,待到豆腐邊沿軟和下來就能入口了!
發掘“距離”的美
日本藝術家Yuki Makami在家無聊之際,嘗試将“文字”“字母”全部使用線條形式表現出來,雜而不亂;如果放置到牆上空間,還有一種獨特的屬于線條的韻律美。
作品的形成不僅采用了一定的制圖繪畫技巧,還加入了絲網印刷技術,最終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這種透露着一絲散漫、灑脫的線條藝術創作。
另外Yuki MIKAMI還想通過這種“分離的字母”藝術表達提醒人們,“居家生活”“減少外出”“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隻有這樣我們所有人才能戰勝疫情!
在指甲上施展“魔法”
畢業于東北藝術工科大學的Hokuri原本的專業為環境設計,後來做過店鋪裝潢設計、如今的她已經轉型為專業美甲師,對色彩和形狀的敏銳感知,也讓她引領了一波又一波美甲風潮。
疫情在家也不能阻擋Hokuri對美甲創新的追求——裝點自己的指甲,是為了讓人愉悅心情、增添魅力,但如果有一天你生病需要看醫生,平日裡亮閃閃的指甲可能會影響醫療檢查。
考慮至此,Hokuri設計出一款減少凝膠使用,主要利用指甲本體光彩和甲彩進行搭配的美甲,要時尚也要健康!
“不試着在家刻圖章麼?
1985年出生于加利福尼亞州的Sakuya Amano,使用精巧的圖章和美麗的文字構築一個又一個故事。
他不僅藝術素養高,負責了很多圖章版畫制品和書籍的插畫,而且文筆極佳,為日本國内外多位知名人士作過采訪。
Sakuya Amano習慣于将生活中的一切都試着用圖章來表現出來,如今的居家生活,同樣給了他雕刻新圖章的靈感——“IT’S NOT TOO BAD TO STAY INDOOR”。
小小的刻刀反向将構思圖案刻下,印過來就是可以複制的藝術作品。這樣的雕刻遊戲在如今的居家生活中,是不是顯得格外有吸引力?
#Stay Home居家生活,與其感到苦悶與壓抑,不如擁抱現實。
藝術家們可以大開腦洞、天馬行空,其實你也可以。隻要努力充實自己,先邁出那一步,你就已經是生活的“藝術家”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