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疫情影響,“在逆境中開辟未來”研讨會暨《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托》新書發布會于5月27日以線上網絡直播形式舉辦。本次活動由人民郵電出版社與中國盛和塾聯合主辦,正和島、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商學院EMBA、嘉賓大學協辦。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托》一書的出版正逢國内企業複工、複産的關鍵時刻。疫情之後如何恢複經濟、提振信心?是當下最為關心的話題。本次活動以企業如何走出困境、開辟未來為議題,分享了稻盛和夫在60載的經營過程中,如何戰勝重重危機,并在危機後将企業壯大的寶貴經驗。
曹岫雲:在逆境中提振信心,開辟未來
曹岫雲首先報告了稻盛先生現在身體狀況良好,從去年87歲的時候,已經徹底退休。稻盛覺得自己的判斷力弱化的時候,該退的時候趕快退,毫不留戀、毫不拖泥帶水,這就是稻盛的人生态度。
稻盛先生總結了自己一生經驗,給社會最後的交代,他出版了最重要的作品就是《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托》。在心這本書裡面,稻盛把他一生的工作思考和經驗和它的成就都歸結到一個“心”字,我覺得是非常準确的也是非常真實的。稻盛先生在65歲的時候,他為了進一步磨煉自己這顆心而剃掉頭發去圓福寺出家修行。
2010年日航宣布破産,當時的負債是2300億日元這是天文數字,78歲的稻盛接管之後,日航的利潤變為全世界航空行業的第一位而且遙遙領先,而且連續十年都是世界第一。
有人說稻盛簡直就是超人,稻盛拯救日航簡直是奇迹,但是稻盛說沒有什麼奇迹,就是搞了一個改革,所謂改革就是稻盛用良心喚醒全體員工的良心和利他之心。
第一條就是保住32000名日航員工的飯碗,第二就是給日本的低迷企業動力,第三個就是給乘客選擇航空公司的自由,他一進日航就宣布,我到日航就是追求這幾方面的幸福。
把日航這麼糟糕的企業在短的時間内搞得這麼成功,稻盛也沒有想到,他也覺得不可思議,他在想原因是什麼?後來他得出了結論,就是自己純潔無暇的心靈,激發了全體員工奮鬥的精神。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導緻空前的危機,怎麼對待危機?稻盛有一條預備策略和五條政策,一條預備策略就是要搞水庫經營,五條對策我就是要全員推銷、領導人帶頭推銷,降低成本、開發新産品新市場,保持效率,大家搞好團結,所以稻盛領導的企業不僅都躲過了危機,比如80年代的危機,90年代的泡沫經濟危機,00年初的IT危機,2008年的金融危機。
趙君豪:提高心性,突破困境
面對危機,趙君豪提出了《提高心性,突破困境》的方法,他認為我們并不是被當下的疫情所困,是我們這顆心被困住了。國家不斷在出台支持的政策,我想再過三年、五年、十年,我們再回頭看當下的困境,和我們再看2003年的非典和2008年的世界危機一樣,因此面對眼前的困境我們不要抱有不可改變的想法。在這個時候,堅定的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主持人問:稻盛先生的理念叫員工第一,這個很有意思,在1980年代,傑克韋爾奇提出了要股東利益第一,在今天數字化時代,中國的一代華為和阿裡都提的用戶和客戶價值第一,稻盛一直強調員工之一,背後有什麼文化和價值觀的不同嗎?
趙君豪:創造顧客的英雄到底是誰呢?我的理解真正的英雄不僅僅是老闆更是我們企業全體員工,如果說創造顧客價值是企業經營的最終目的是果,那麼全體員工持續努力就是因,特别在企業發展遇到困難和瓶頸,企業需要不斷創造創新的時候,全體員工的智慧和力量更是企業發展的源頭活水和動力。
當我們是企業家把全體員工的幸福作為第一的時候,那時候我們就會堂堂正正内心充滿力量,當我們感受到發自内心的溫暖的時候自然會全力以赴,當經營者把這樣一顆對員工的愛和員工物質的幸福放到第一位的時候,稻盛先生說這樣真善美的心靈就像美好的風帆一樣,乘風破浪。
劉東華:中國企業家的兩個升級
劉東華先生則現身說法,通過自己的切身感受講述了“心”對于個人成長及企業經營的重要作用。他創辦正和島以來,一直堅守着絕不拿标準原則、價值觀和判斷力做交易,堅守心中的良知。也因此取得了企業家信任,從而獲得事業的成功。
同時,他還分享了自身的教訓,那就是在企業經營中雖受到諸多肯定卻常心懷愧疚,因為自己尚未做到稻盛先生做說的,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他認為,真誠的付出或許不會在短時間内奏效,但會潛移默化地讓團隊、顧客等每一個人感受到,從而為事業帶來幫助。
陳春花:危機中領導者的責任
陳春花論述《危機中領導者的責任》,從2020年開始,我們所有的行業經曆的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這個挑戰有本質上的變化。
我們從改革開放開始算起,習慣了在經濟增長的環境下長大的,我們經濟在過去的40年其實都是增長。所以當我們面對衰退不增長的時候,我們實際上沒有經驗的。
我們都在讨論疫情過後我們會怎麼樣,我們很想讓大家清楚,我們今天經曆的是非常本質上的變化,這些變化就是世界經濟進入新常态。其實就是說,我們過去的發展模式和今天的發展模式是完全變的。在全球經濟不确定的情況下,全球經濟衰退幾乎成為定局的情況下,實際上就變為新常态。
她認為,一個真正的領導者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真正的領導者不在于職位,而在于盡責。對組織領導人給予極高的關注,原因在于隻有領導者能夠承擔三個功能:第一個是決定組織的高效運轉;第二個是能夠指引方向,鼓舞人心;第三個是擺脫危機。在危機當中,引領大家突破迷霧的這些領導者,不因職位高低,而是取決于能否承擔這些最重要的功能。
第二,高效行動力彰顯領導者的擔當。企業的領導人,面對變化,要有高效回應速度,能夠在危機當中比别人更快的能夠找到方向和調整企業節奏。企業高效響應變化,源于:整個組織的執行力;運營的基礎水平;整合資源的能力;承擔社會責任的意願;企業家的價值觀。
第三,經營的意志力。面對變化的環境時,其實面對的不是環境的變化,是自身成長問題。環境永遠是變的,你跟不上就說明自身成長的速度不夠。企業成長的問題實質上是管理者态度的問題。這要求領導者擁有非常強的意志力,當成長速度超過環境變化,能夠用一種新的模式去解決遇到的新問題,那危就成為機。
要求自己學會或者勇于去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在危機當中,整個社會遇到的挑戰都非常大,如果在這種情形下,一個領導者,有能力去承擔企業社會責任,會有顯著效果。因為承擔社會責任的時候,整個組織成員的向心力和認同感非常高,也會帶來社會公衆的認同和美譽度,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勵更多的企業加入,有更大能力共同面對巨大挑戰。當願意去承擔社會責任的時候,領導者就是幫助人們在危機當中看到希望,感受溫度。
稻盛和夫今年88歲高齡,無法直接參與本次活動,為感謝中國讀者的厚愛和媒體的支持,特意錄制了一段本人的語音,向各位嘉賓及廣大中國讀者緻意。他說:
在我長達80多年的人生中,有多次這樣的經驗,這些經驗說明,把自己的心靈變得純潔美好,就會帶來卓越的成果。
與此同時,我也認識到了,純化美化心靈就是人生最大的目的。
在人生中,隻要抑制欲望,抑制自己的私利私欲,為了社會為了世人,傾注自己全部的心力,持續不斷地努力,那麼,在長期的歲月中,人的心靈就會得到淨化,
就會變得純潔美好。
本次活動在微博、今日頭條、稻盛和夫線上商學院、抖音,快手,知乎,西瓜視頻等各大平台同步直播,直播過程中觀衆在讨論區踴躍提問,氣氛非常活躍。
人民郵電出版社 作者:[日]稻盛和夫 譯者:曹寓剛 曹岫雲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