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投分,切磨箴規。仁慈隐恻,造次弗離。
上一次講到了兄弟,這一次講朋友——“交友投分,切磨箴規”。
“交友”,就是交朋友。什麼是朋友呢?肯定要有相同的愛好,也就是要“投分”——能說到一塊兒,才能成為朋友。古人講,“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說的是一個意思。上一次,我們說到《詩經》裡的“兄弟阋于牆,外禦其務(侮)”——兄弟之間平時可能因為利益鬧别扭,一旦有外敵入侵,還是血濃于水,兄弟們又團結起來,一緻對外。打完仗之後,兄弟又不如“友朋(生)”。為什麼不如“友朋”?就是因為“友朋”有共同的興趣、愛好。這是講朋友跟兄弟之間的差異。
朋友之間怎麼交往呢?就是“切磨箴規”。“切磨”這兩個字,也來自《詩經》。《詩經·衛風》裡有一首《淇奧》:“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淇,就是淇水——一條河,在河南一帶。奧,是水邊彎彎曲曲的地方。這幾句詩的意思是說:君子就像淇水邊的竹子一樣,青翠欲滴。君子們在一起做什麼?“切、磋、琢、磨”。什麼意思呢?中國人喜歡玉器,玉器怎麼做?切、磋、琢、磨。古代制玉跟現在不一樣,現在有電動工具,很容易,古代純粹靠手工,用繩子摻上金剛砂,一點、一點打磨……。做一件玉器可能需要半年甚至一年,大件可能需要幾年、十幾年。為什麼古代玉器那麼珍貴?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制作太困難。君子,就像制玉一樣,也需要“切、磋、琢、磨”。朋友們相互交往,就是“切、磋、琢、磨”的過程。
這是經典裡講的朋友。那有沒有别的朋友?當然有!《水浒傳》裡多了——“你有我有全都有,風風火火闖九州”。這也是朋友——酒肉朋友。這樣的朋友不是因為共同的興趣、愛好,而是為了共同的利益走到一起——你也吃不上飯,我也吃不上飯,但加到一起,我們就都有飯吃了,人多力量大嘛!不過,這種從利害出發的朋友,也會因利害起争端、鬧内讧。沒有共同利害的時候,這樣的朋友還能不能在一起?難說!這是個大問題,就像剛才講《論語》時提到的和珅,為了利益可以出賣一切。如果把利益去掉,還剩什麼?現實社會裡這樣的例子也很多。古人講,君子之交淡如水。為什麼要淡如水?就是要把利害去掉,這樣沉澱下來的才是純正的友情,這樣的關系才能長久。話是這樣講,但很難做到。為什麼“人生難得一知己”?就是因為牽扯太多利益。
下面是“仁慈隐恻,造次弗離”。這句話又涉及到傳統文化的一個根本問題。
“仁慈”,以前講過很多次。牆上挂的這些“仁、義、禮、智、信”,第一個就是“仁”。那什麼是“仁”?我們看這個字,左邊是“亻”,右邊是“二”,所以古人說:“二人成仁”——兩個人才能成為“仁”。兩個人怎麼就成“仁”了?古人有一種解釋,叫“人相偶”。大家看木偶戲,後面有人牽線支配,木偶在前面表演,還有唱雙簧的,也是一個人在後面說,一個人在前面表演,都是這種意思。也就是說,在社會上,兩個人之間有了這種融洽的關系,把關系處好了,就是“仁”。當然,這是一種比喻,兩個人之間的關系怎麼處好?以前講過很多次,就是心裡要裝着别人,把别人當成和自己一樣的人,你是什麼樣的人,别人就是什麼樣的人。人是很奇怪的動物,你沖一個人笑,他也會沖你笑;你沖孩子發怒,孩子身體裡的激素就會分泌,他也會處于憤怒狀态。人就是這樣,你用什麼方式對待别人,别人就會用什麼方式對待你。當然,這裡面不能摻雜其他因素,不能摻雜利益,不能摻雜以往的糾葛。“仁”,就是這樣的兩個人之間的和諧關系。這種和諧的關系不是憑空想出來的,更不是什麼人的發明,而是從人性裡“長”出來的。也就是說,“仁”有人性的根基。這種根基又是什麼?
剛才講“仁慈”,下面是“隐恻”。實際上,原詞是“恻隐”,是孟子講的,也就是剛才說的“根基”。
孟子說,人有“四心”——恻隐之心、羞惡之心、恭讓之心(或者叫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都是生而有之的,也叫“人之四端”。為什麼叫“四端”?端,就是端點、起點。從這“四心”(也就是“四端”)出發,就能培養出仁、義、禮、智——恻隐之心,培養出來是仁;羞惡之心,培養出來是義;恭敬之心,培養出來是禮;是非之心,培養出來是智。我們今天不講後“三心”,隻講恻隐之心。
孟子為什麼說人有恻隐之心?他舉了個例子,把這件事說透了。假如你看到一個小孩,隻會爬,還不會走,如果他爬到井邊,馬上就要掉下去了,你心裡會怎麼樣?一緊或者一抽!你可能不認識小孩的父母,也不想讨好小孩的父母,但是你看到小孩要掉到井裡,會不自主地上前把他抱開,離開危險的地方,這就是恻隐之心。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同情心,不是憐憫、同情那個意思,而是一種對情感的感受、體驗。你看到孩子要掉下去,為什麼心裡會抽一下?如果是你要掉下去,你會是什麼感覺?這兩種感覺本來就是同一種感覺。也就是剛才說的“把别人當成和自己一樣的人”來對待。通過這種恻隐之心,我們就能把自己和其他人有一個比較、換位。在這個基礎上,也就有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别人向你發怒,你心裡不高興,你就要想,你沖别人發怒時,别人心裡的感受跟你是一樣的;你誇獎别人兩句,别人心裡什麼感覺?你想一想,别人誇你,你是什麼感覺。這些都是一樣的道理,也是人和人相處的基礎。
實際上,我們的傳統文化——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都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以是順應人性的,而不是違背人性。有人一說到傳統文化,就是這不好、那不好,什麼“存天理、滅人欲”、“以理殺人”。我們不否認傳統文化發展過程中有“過”的成分,但它的根基是從人性出發的。
說到這兒,多說幾句。前兩天,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講怎麼教育孩子,舉了很多例子,說“天性教育”是害人的毒雞湯,“釋放孩子的天性”就是“放養”,最終會把孩子變成沒規矩、不懂事兒、殘忍的“小魔頭”,似乎孩子身上所有的毛病都是“釋放天性”的結果。
說心裡話,這篇文章我認真看了,它最大的問題就在于:根本沒有理解“天性教育”是一種什麼樣的教育——“天性教育”就是沒有規矩?!就是想怎麼着、就怎麼着?!就是老子天下第一?根本不是,那是糊塗教育!我們的傳統文化就是一種“天性教育”——基于人性的教育。這種人性不僅僅是你的人性,你喜歡做什麼?還有别人的人性,别人喜歡做什麼?你看到别人的東西好、想拿走的時候,還要想到,别人看到你的東西好,也會想拿走,這是完全對等的事。這種教育怎麼會是放養?!怎麼會是不守規矩、不立規矩?!我從事法律工作這麼多年,審過幾百件刑事案子,我們的傳統文化對法律有最好解釋:“殺人之父,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人亦殺其兄。”你把别人的父親、哥哥殺了,别人會報複,也會把你的父親、哥哥殺掉,所以殺人就等于殺了自己。為了避免冤冤相報,也就有了規矩、法律。實際上,任何一個國家都離不開“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因為它同樣是人性的必然,也是人與人之間關系和諧的前提。
可以說,傳統文化是中國幾千年曆史的沉澱,也是人性的合理發展,而不是外在的、強加的,所以說傳統文化教育是最符合人性的教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