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的質量要求也逐步提高。關注健康的人群多了,做體檢的人也多了。今天跟大家聊聊健康體檢的幾個誤區!
誤區1:體檢項目越多越好!有些項目是常規的,比如三大常規: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 潛血;物理檢查: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影像學檢查:彩超、放射。
有些項目是根據年齡來增加的,比如: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主要是篩查前列腺疾病,因為前列腺在50歲以下的人群中發病率極低,所以在50歲以上的人群才需要進行檢查。
如果我們隻是一味的增加檢查項目,并不能達到準确篩查的目的。
健康體檢是一種以預防或者提前檢查出身體的健康程度為目的而做的體檢。如果在患病之後去做體檢,會影響檢測結果。很多人認為三年左右做一次體檢即可,不需要定期到醫院進行體檢,這是錯誤的。為了了解和監控身體變化,應該保持一年一次(40歲以前)或一年兩次(推薦50歲以後)的體檢頻率,才能夠及時了解身體變化。
誤區3:檢查結果正常,浪費時間!此次檢查結果正常,不代表永遠正常。正常之後,也不能大吃大喝,忽視保健的重要性。身體狀況随時都在改變,每年定期體檢,既可以及早發現疾病因子,又可以通過連續的檢查數據,掌握自身變化。
誤區4:做完檢查,發現問題,增加心理負擔!體檢後,大部分受檢者會有一些異常數據,此時無需緊張,隻要遵從醫生的建議,做好追蹤、治療,改變生活習慣,身體逐漸向健康的方面發展,心理就不會有負擔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