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餘華
内容: 講述了農村人福貴悲慘的人生遭遇。福貴本是個闊少爺,可他嗜賭如命,終于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他的父親被他活活氣死,母親則在窮困中患了重病,福貴前去求藥,卻在途中被國民黨抓去當壯丁。經過幾番波折回到家裡,才知道母親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地養大兩個兒女。此後更加悲慘的命運一次又一次降臨到福貴身上,他的妻子、兒女和孫子相繼死去,最後隻剩福貴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但老人依舊活着,仿佛比往日更加灑脫與堅強。
《活着(新版)》榮獲意大利格林紮納•卡佛文學獎最高獎項(1998年)、台灣《中國時報》10本好書獎(1994年)、香港“博益”15本好書獎(1994年)、第三屆世界華文“冰心文學獎”(2002年),入選香港《亞洲周刊》評選的“20世紀中文小說百年百強”、中國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20世紀90年代最有影響的10部作品”。
1《追尋生命的意義》作者:弗蘭克爾
弗蘭克爾是20世紀著名的心理學家,納粹時期,作為猶太人,他的全家都被關進了奧斯威辛集中營,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氣室中,隻有他和妹妹幸存。弗蘭克爾不但超越了這煉獄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經驗與學術結合,開創了意義療法,替人們找到絕處再生的意義。本書第一部分叙述了弗蘭克爾的集中營經曆,第二部分闡述了他的“意義療法”。本書不僅适合于心理學愛好者,也适合面臨挑戰希望尋找生活意義的人們。
2《設計心理學》
作者: [美]唐納德·A·諾曼 本書是對産品設計感興趣同學的必讀書。諾曼博士本書中強調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哲學,提醒消費者在挑選的物品,必須要方便好用,易于理解,希望設計師在注重設計美感的同時,不要忽略設計的一些必要因素,因為對于産品設計來說,安全好用永遠是競争的關鍵。雖然本書讨論的是日常用品的設計,但是其思想同樣适合于互聯網産品的設計,建議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同學閱讀。
3《小王子》
作者:[法]聖埃克蘇佩裡
聖埃克蘇佩裡是一個傳奇飛行家,他的書中以一位飛行員作為故事叙述者,講述了小王子從自己星球出發前往地球的過程中,所經曆的各種曆險。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看到了成人的空虛、盲目和愚妄,記下了人類的孤獨寂寞、沒有根基随風流浪的命運。本質的言語、本真的視角,也帶給許許多多人感動和向往。
4《策略思維》
作者:迪克西特 /奈爾伯夫
耶魯大學教授奈爾伯夫和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迪克西特的這本著作,用許多活生生的例子,向沒有經濟學基礎的讀者展示了博弈論策略思維的道理。人生是一個永不停息的決策過程。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怎樣打理一宗生意,該和誰結婚,怎樣将孩子撫養成人,要不要競争總裁的位置,都是這類決策的例子。這本書不僅适合對博弈論感興趣的同學,也同樣适合所有希望讓生活決策更有條理的同學。
5《麥肯錫方法》
作者: [美]埃森M拉塞爾
《麥肯錫方法》披露了麥肯錫小心守護的一系列管理技巧——那些可以幫助任何水平的任何人像麥肯錫顧問一樣思考的工具。這是一套你可以應用在任何社工、實習、團隊管理中的方法,像你的咨詢顧問一樣,為你指出通向成功的解決方案。這是從事咨詢行業的必讀書,也是希望豐富管理素養、提升自身領導力的同學的良好參考。
6《目送》
作者:龍應台
《目送》共由七十四篇散文組成,是為一本極具親情、感人至深的文集。由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蒼老、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挂、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出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出纏綿不舍和絕然的虛無。作者平淡樸實的文筆、真誠深摯的情感和傳統現代的思考,都讓人感覺身心放松、恍若相通,值得一讀。
7《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遙
這一本嘔心瀝血寫成的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路遙在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間的廣闊背景上,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代表展開了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曆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故事的廣闊和深刻可謂是改革開放以來最可讀的書之一。 8《紅與黑》
作者:[法]司湯達
以上僅小編個人觀點 不喜勿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