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章毛筆行書偏旁部首之“目字旁”。
今天,繼續分享行書偏旁部首:目字旁。
目,mù,漢語通用規範一級漢字,又是漢字部首之一。始見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人的眼睛,故以“目”作為意符的字多與視覺或視覺器官有關。
行書中的目字旁:

左豎以斜切落筆,然後轉中鋒向下行,稍帶弧度,收筆頓鋒收勢;橫折起筆略高,與左豎留有氣口,落筆後向右稍抗肩上行,向右行筆略輕,到位後圓轉折筆向下寫豎,豎身略長,挺直有力,收筆出鈎引帶下畫;裡面兩個小橫與左豎虛接,抗肩一緻,首尾相顧,筆斷意連;底橫從左豎裡面實接起筆,略取平勢,且與上面橫畫等距。
楷書中的目字旁:

“目”字作為偏旁居于字左時整體瘦高,不要寫寬,兩個豎筆略呈相背之勢,底橫化為提筆,起筆左探,出鋒與右部呼應;居下時則緊湊上靠,略顯平正,以承托上部。
具體字例:

督 dū

盲 máng

眇 miǎo

睦 mù

盼 pàn

省 shěng xǐng

睡 shuì

眺 tiào

眼 yǎn

瞻 zhān
字例打印本:

字例描紅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