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魯濱遜漂流記第三章感想

魯濱遜漂流記第三章感想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13:39:00

☀️暖和媽媽☀️

魯濱遜漂流記第三章感想(在一個記錄時間都困難的時間裡)1

在《魯濱遜漂流記》中有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日子——九月三十日。為何說它神秘,是因為魯濱遜所遭遇的不同災難都在這個日期上形成了奇怪的巧合:這一天,他為了航海逃離父母;這一天,他被薩利的強盜俘獲,淪為奴隸;還是在這一天,從失事的船上死裡逃生,流落荒島。

為什麼所有重大事件都發生在這一天?是巧合還是天意?我由好奇心驅使,百度了“九月三十日”在曆史上是否真顯特殊,百度的結果也隻是一個普通的日子罷了。作者為何要設置在同一天?是為了讓故事更具傳奇色彩和神秘感嗎?還是為了彰顯某種不可預知的隐秘的力量?總之,它成了一個影響魯濱遜一生命運的極具傳奇的日子。

不光是小說裡會有這樣神秘的安排,在一些曆史事件裡也有這樣的巧合。比如,中國曆史上有四個齊名的太平盛世:周朝的“成康之治”、漢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貞觀之治”,以及明朝的“仁宣之治”。而令人稱奇的是,幾次太平盛世的時間間隔都約是800年。

有個詞叫“天道輪回”,對于很多無神論的人來說,這個詞有些故弄玄虛的感覺。但我們又不得不承認,這種帶點神秘的玄乎的情節設置,确實很容易抓住我們獵奇的閱讀心态。生活中的某些巧合,也會讓我們衍生出許多唯心的推測。正如魯濱遜自己所說:如果我會迷信日期會給人帶來福禍,我會饒有興趣地推崇這種信仰。

除了“九月三十日”,其它時間也在書中屢次提到。我們在書中常看到這樣的表述 :我度過了八年持續不斷、荒唐的海上生涯;我在惶惑不安的心情中過了兩年;二十五年來;這是在島上最愉快的一年;我在此地已被囚禁二十七個年頭。你們在讀到這些字眼時,是否感覺到的不僅僅是時間的過往,還有更複雜的感受,比如:太了不起了,又過了這麼長一段日子;這麼久,終于慢慢安定下來了;或是這時間過得比我翻書還快。

在一個記錄時間都困難的時間裡,“時間”反而成了一個值得探讨的話題。這話好像有點繞,但細細分解,确實如此。魯濱遜在荒島上連記錄時間都是個難題:缺乏書、筆和墨水,他隻能在樹幹上刻痕留下日曆,周複一周,月複一月,年複一年地記算着時間。

時間對魯濱遜意味着什麼?為何要十年如一日地記錄時間?我想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在時間記錄中掌握島上的氣候規律。根據觀察經驗,雨季則提早應對,精心準備所需糧食,安排好适合這個季節的工作;旱季呢,他就打木樁、編藤器、造船、周遊海島。

二是時間讓魯濱遜維系着一種社會性。什麼是社會性,就是我們做為一個人在社會中生存所必要的生産、生活和交往。他雖然孑然一身在孤島,但依然遵循四時交替、晝伏夜出的作息,有勞作,有想法,有改善生活的願望,這些都讓保持了他與社會的某種聯系,哪怕隔絕二十多年,也依然是一個健康完整的人。

三是用時間表達一份生命的期待。永遠記錄時間,永遠心懷期待。“兩年來,我總讓自己倒黴的腦瓜子充滿離開此島的打算和計劃”,類似這樣的句子時常能讀到,每一段時間後面,都跟着新的進展與憧憬。

魯濱遜,一個曾被時光遺忘的人,卻緊緊地抓着時間的衣角,成為一個被命運眷顧的人。哪怕時間快要忘了他,他也依然要把光陰刻在刀痕裡。

比起那些我們背得滾瓜爛熟的“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魯濱遜更為生動地給我們上了一課——何謂時光。

那麼今天的問題也由此産生了:

1. 在印度曾發現“狼孩”,他們從小與狼一同生活,後來雖經過人類文明的教導,但依然沒有活下來。而魯濱遜在荒島生活二十八年,最後成功回歸。為什麼兩者會有不同的結局?

2.時間連起來是一條線,停下來是一個點。在你的時間裡,有沒有哪個時間點留下特别難忘的記憶?就像魯濱遜記得流落的日子,記得馴養第一頭山羊的日子一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