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百年興廢更堪哀

百年興廢更堪哀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29 14:19:39

或許,死亡,才是治愈人世間一切苦難的靈丹妙藥。


一個人可以被描述,但就是不可以被定義


莫節哀,且順變。

哀能傷心,變則存勢,于是國人時常以“節哀順變”來安慰處于悲痛之中的當事人。

節制哀痛以順心,順其變化以存勢。

“節哀順變”這四個字是國人面對生活和人生的處世智慧,然而在說得太多了以後,就顯得如寒暄、客套之類的言語一樣缺乏實際意義了。

其實“節哀順變”早已缺失了其本來意義,淪為了客套、寒暄的無義之辭。

即便沒有人說這四個字,處于悲痛之中的當事人也能夠做到節哀順變。

百年興廢更堪哀(莫節哀且順變)1

人世間有諸多苦難,苦難常常剝奪生命,卻很少使人放棄生命。

人類隻會在基因的驅使下無奈地面對苦難而麻木地生活下去,人類自我安慰般稱之為樂觀。

或許,死亡,才是治愈人世間一切苦難的靈丹妙藥。

又或許,說出此等話的人早已喪失人性。

哀痛是情感的需求,順變是生存的本能。

失去總是令人痛苦的,變化總是令人難以适應的,但無論是失去還是變化最終都會為人所接受,畢竟和現實做對不會有任何好處。

難過往往隻能難過一時,快樂也隻能快樂一時,無喜無悲的平淡才是人生的常态。

人類的身心對于變化是有調節機制的,所以人們難以長期處于悲痛的情緒之中,對于變化也能逐漸适應。

失去越珍貴的事物越會令人痛苦,失去至親之人就更加令人悲痛。悲痛的情緒是内心情感的流露卻又不能長久維持,而世事的變遷又不得不為人所接受,莫不如“莫節哀,且順便”。

在悲痛中,就好好珍惜悲痛的時刻;在變化中,就盡可能地順應世事的變化。

人終究還是要生活的,短暫的悲痛不會讓人失去生活的能力,而拒絕依然發生的變化就可能影響人的生活。

他也曾失去過至親之人,也知道在将來還會失去至親之人,更知道失去至親之人的悲痛有多麼沉重。

然而那種悲痛也隻能存在那麼一段時間,至親之人不會再回來,連悲痛的情緒也難以維持。

他覺得在那種悲痛的情緒之中,是離逝去的至親之人距離最近的時刻,所以他很珍惜出在悲痛的情緒之中的時刻。

于是他從來都不節制自己的哀痛情緒,隻是順應現實的變化。

在悲痛的情緒之中,他更能夠感受到與至親之人相處的時光有多麼快樂。

曾經的快樂無比珍貴,也就顯得悲痛的情緒也無比珍貴。

所以何必節制哀痛,順應變化就足矣。

百年興廢更堪哀(莫節哀且順變)2

每個人都有隻屬于自己的悲與喜,也隻有對于自己才能成為悲與喜,這與個人的心境有關。

感情豐富的人可以将自己代入到他人的悲喜之中,也使自己時刻處于悲與喜的交替之中,而這一切對于感情不夠豐富,性格較為平淡的人來說不過是生活的常态而已。

人們總是喜歡對事物做價值評判,但隻要剝離了情感和喜好的因素,很多事物都無所謂好也無所謂壞。

情感豐富的人更能夠體驗到人生的悲喜,也更容易感到快樂和痛苦。

對于某些人來說,脫離快樂便是痛苦,脫離痛苦便是快樂。

他們的生活似乎缺少平淡的常态,他們在快樂和痛苦的不斷交替中體驗人生的無常。

如果對待曆史應當存有一份溫情與敬意,那麼對待曆史人物不也應當如此麼?

近年來不斷有為諸多曆史人物平反,甚至于洗白的言論和文章出現,他覺得這不是在忘記曆史和否定曆史,而是真正地開始正視曆史。

在時代和社會的進步下,對曆史這門學科的研究就更加深入且成熟了,于是曆史人物的真實面貌也越加清晰了。

不同時代的意識形态可能都會對曆史的研究發生影響,但對曆史的研究應當追求客觀和真實,盡量擺脫意識形态的影響。

在曆史學者的深入研究下,曆史人物的形象不再那麼單薄,也不再是過于膚淺的臉譜化形象。

曆史并不是簡單的曆史故事,曆史人物也不是那麼簡單的紅臉或白臉。

他一直提倡不要臉譜化地看待曆史人物,對于曆史要存一份溫情與敬意,對于曆史人物同樣應該如此。

任何對曆史而不是對曆史故事感興趣的,都應當對曆史和曆史人物保持審慎的态度,切莫為主觀情緒左右而歪曲和誤解了曆史人物的本來形象。

依他對曆史人物的看法,應該将功和過分開來看,不要搞什麼三七分,五五分的,功就是功,過就是過。

百年興廢更堪哀(莫節哀且順變)3

功可以大于過,過也可以大于功,但功不能抵過,過亦不能抵功。

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功也可能是過,過也可能是功,這也是曆史很難客觀的原因。

對于曆史人物的評判,不應當以颠覆以往評判為目的,而應當以客觀和真實為基準。

曆史人物不能開口說話,隻能任由後人評判,而後人不應當盡可能地做一個公正的評判嗎?

作為一個普通人,他很清楚每個人都有複雜的内心世界,每個人的内心都有無數矛盾,每個人和現實世界也有無數矛盾。

一個人可以被描述,但就是不可以被定義。

對于那些不能再開口說話的曆史人物,他們的内心同樣有諸多矛盾,也和現實世界有諸多矛盾,他們不能被簡單地定義,隻能被後人肆意描述。

曆史人物總是有其曆史局限性的,當後人去描述曆史人物的時候,是否應當盡可能地精準一點,而不是臉譜化地做簡單的價值評判。

後人對于曆史人物通常都缺乏尊重和敬意,他們隻是把曆史人物簡單地當作榜樣或教訓,而沒有将曆史人物真正地當作一個人格健全的人來看待。

人終究不免要被他人評判,生前或死後都無法避免。

不在乎他人評判的人可以肆意妄為,而在乎他人評判的人就不得不謹言慎行。

很多曆史人物都被釘在了曆史的恥辱柱上,他們的恥辱或許是不容辯駁的,但他們的一生絕不是一個簡單的恥辱可以定義的。

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的曆史人物也同樣是人,他們的所作所為或許不應當被原諒,但他們通過自己的所作所為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的過程卻是值得研究的。

世界上有人能改變時代和社會,也同樣有人被時代和社會改變。

有些人就是可能以好心做成了壞事,他們可能是在時代和社會的裹挾下做出了一些讓自己身敗名裂的事情,但除了時代和社會,就隻有身為當事人的他們可以負責了。

他們的所作所為或許是出于無奈,甚至是被逼迫的結果,但他們依然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因為他們對他人,對社會,甚至于對民族和國家造成了傷害。

凡做出此等惡劣之事的人都不值得原諒,但卻值得客觀而公正的評判。

百年興廢更堪哀(莫節哀且順變)4

他們的所作所為或許不值得原諒,但他們在何時何地各種情境下做出的某些事情卻是值得研究的。

沒有誰生下來便是罪惡的化身,也沒有誰生下來就以傷害他人,危害社會、民族和國家為目的,他們終究是因為某些原因而被釘在了曆史的恥辱柱上。

雖然他們的所作所為可能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但他們卻是行為的主體,他們必須承擔犯下罪惡的代價。

然而就研究曆史的态度來說,對于罪惡的曆史人物也不應當帶着既往的主觀刻闆認識去研究,要根據曆史事實從多角度做客觀評價。

人們對于曆史難免是要做價值評判的,這也是曆史作為前車之鑒的意義所在。

随着時代的改變,人們對曆史人物的價值評判也在發生變化,但無論怎樣的變化,都應當結合其時代和社會做出客觀而精準的評判。

對于曆史和曆史人物,不要急于定義,隻要做到精準的描述而做出客觀的評判便可。

國人文化中有尚古的傳統,也有重視曆史的傳統。

重視曆史就更應當尊重曆史,不以意識形态或主觀情緒的因素否定曆史。

國人重視曆史是有好處的,至少在面對領土和主權沖突的時候可以有理有據地拿出史料來證明某塊領土、領海自古以來就是其固有的。

即便曆史很難被客觀地看待,還是應該理性平和地尊重曆史,對曆史既懷有溫情與敬意,也懷有客觀和公正。

聽慣了諸多懷才不遇的曆史人物的故事,總會覺得社會上有太多郁郁不得志的有才之人。

他們讀過很多書卻活得很失敗,他們在書本的理想世界和生活的現實世界之間苦苦掙紮,因為書本和生活的不兼容而悶悶不樂,因為理想和現實的落差而苦惱。

按照每個人對自我的期望來看,世界上失敗的人的确不少,但真正讀書很多而又活得失敗的人卻沒有想象的那麼多。

很多人不過讀了幾本書就覺得自己飽讀詩書,滿腹經綸了,而生活上的不如意又會讓他們對自己讀書這件事情産生懷疑,甚至于對自己産生懷疑。

在這種生活的不如意和理想與現實之間的不平衡中,他們嘗試在古人身上尋找慰藉。

很多人都聽過諸多古人懷才不遇的故事,于是當他們面對生活的不如意時,就會将自己代入到古人的境況中。

百年興廢更堪哀(莫節哀且順變)5

然而實際上的情況或許并非如此,其實他們也沒讀多少書,他們的失敗也不一定是真實的,他們和古人所面對的境況也不一樣。

但凡一個古人因懷才不遇而留名青史,他的才華必定不是假的,他們隻是受時代和社會條件的限制而無法施展才華。

在以自然經濟為基礎的古代社會,大多數人都籍籍無名地消失在曆史的煙海中了,而一個真正因懷才不遇而青史留名的人,絕不可能是平庸之輩。

一個人在古代社會要想實現成功多半要考取功名,走上仕途,而現代社會則不然,成功的路徑太多了。

在現代社會,一個稍有才華的人基本是都可以通過各種途徑走向成功。

對于一個真正有才華的人來說,理想的實現可能不會太簡單,但要消除生活和物質上的不如意絕非難事。

而那些自認為讀書很多卻又因為生活上的不如意覺得自己很失敗的人多半都是“滿壺水不響,半壺響叮當”的一類人。

他們不是書讀得太多,而是書讀得還不夠。

他們本以為讀了書就可以實現理想,再不濟也可以滿足生活和物質上的需求,但現實卻并非如此。

其實他們本就沒有讀過多少書,而期望又過高導緻無法達成,于是他們甚至可能覺得讀書無用。

儒家思想教育古人讀書是為了做到格物緻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以此目标的讀書人卻很少,以至于王陽明說讀書是為了做聖人的時候還被人嘲笑。

本來的聖賢之書變成了功利之書,社會理想被升官發财的個人欲望所掩蓋,于是讀書這件事情變得功利化了。

對于真正愛書之人,将讀書這件事情功利化本就偏離了讀書的初衷,讀書是一個塑造自我和充實精神的一個過程,而不是追名逐利的途徑。

名利隻是通過讀書而成就自我的副産品,并非必然的結果。

物質上的需求即便不讀書也能實現,或許不讀書也就不會對自己有那麼大的期望了,而讀書讀得不夠反而會讓人誤入歧途,所以何必将讀書與物質追求畫上等号。

從世俗的眼光來看個人,讀書可能真的沒有用。

百年興廢更堪哀(莫節哀且順變)6

人們往往隻能看到他人在名利上的成就而無法看到他人在精神上的收獲,于是在物質上貧乏的人在世俗之人眼裡就成為了失敗者。

不同的人其成功的标準總是不同的,也是複雜的,因為生活在社會上的人們,既不能完全以自身的标準來看待自己成功與否,也不能完全以外界的标準來衡量自己成功與否。

當然讀書很多而又失敗的人總還是有的,隻是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多。

沒有哪個社會能夠保證每個人都實現自己的期望,總有人郁郁不得志,也總有人難以取得理想中的成功。

這個社會的競争是十分激烈甚至是殘酷的,一個人要走向成功多半要通過競争。

世界上是有人生來就不喜競争的,他們也不是沒有能力,他們隻是單純地不願意參與競争。

然而生活的壓迫卻又使他們感到困惑,他們的确是極有才華,但他們不願意去參與競争,所以無法達到世俗對成功的标準。

在社會中的人們,即便精神上再充實也難以完全忽略他人和社會的看法,人終究是社會的人,也難免為社會意識所左右。

成功對于自己來說其實就是一種滿足,包括精神和物質上的雙重滿足,而從世俗的角度來看,成功更偏向于物質上的滿足。

在他人眼裡,物質上的充盈是實實在在,精神上的充實卻難以琢磨。

不是所有人都能夠著書立說的,也不是所有人都善于表達,有些精神上的充實隻有自己才能感受到。

那些不喜競争和不善于表達的人難免被世俗視為失敗者,這種社會意識的評價有時候會讓人對自我産生懷疑。

一個人對自己産生懷疑并不代表其内心不夠堅定,精神不夠充實,因為作為社會人的他們或多或少都會被社會意識所影響,更何況其至親之人的世俗看法。

百年興廢更堪哀(莫節哀且順變)7

讀書最好伴随着思考,不然容易陷入迷茫與困惑。

有些人書讀得不多,卻想的太多,胡思亂想是很容易走火入魔的。

筆者或許便是此類人,書讀得不多,但想的着實不少,還不幹實事,所以時常在匮乏、無聊和焦慮的痛苦中掙紮。

現代社會為人們提供的走向成功的途徑已經很多了,卻還不夠全面和完善。

有些人的确是人才,但他們卻不喜競争,但在這個以競争為走向成功的途徑的社會就很難施展自己的才華了。

所謂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千裡馬重要,伯樂也重要。

有些人有能力,但不擅長展現自己,不願意參與競争,于是隻能在現實中郁郁不得志而籍籍無名。

這是不完美的社會的一種無奈,當然也沒有完美的社會,但社會總是向着更完美的方向進步的。

或許有一天,社會便發展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的地步了,人們對于自我和社會的懷疑也随之減少了。

從現今的社會階段來看,社會提供了讓大多數人都是實現自身價值的途徑。

那些自認為讀書很多而又感到失敗的人應該想想自己是否自視過高了,也應該認識到讀書和成功本就沒有直接關系。

讀書是成就自身的途徑之一,成功是自身成就的展現,但成功不是讀書唯一的展現,讀書也不是成功唯一的途徑。

那些覺得自己讀書很多卻很失敗的,還是好好想想自己到底讀了多少書,是否足以支持自己走向成功。

如果覺得自己讀的書還不夠多,也不足以支持自己走向成功,要麼放棄讀書,要麼繼續讀書。

百年興廢更堪哀(莫節哀且順變)8

(未完待續)

2020.6.4

節選自拙作《胡亂》 胡言亂語(三十四)

周六文章更新,章節之間關聯不大,可獨立閱讀。

對于被壓迫者來說,壓迫者的生活就是他們向往的生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