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與東北,是兩個不同的地理與曆史概念。以山海關或以長城為标志,在中國漫長的曆史時期,它是東北與中原對峙的标志或界線。東北多個民族一次次聚集整合東北各族的力量,突破這個界線,入主中原,并融入中原,最終消失于中原,被同化為漢族(也可以說,漢族中不斷融入了許多其他民族的成份)。這樣的現實與觀念,不論過去各曆史時期,還是現代社會,都有普遍而深刻的認同。漢族對其他民族的同化,被視為漢文化偉大力量的證明。
反過來,東北及其他地理區域的民族,對中原漢族沒有同化作用嗎?這個問題,從古到今都是被普遍忽視或缺乏認識的問題。
事實上,在中國曆史的各個時期,中原漢族不論以怎樣的方式進入東北并融于東北各族,總體人數并不亞于東北及其他區域民族進入中原融入漢族的比例,對東北的開發與文化影響,始終發揮着不可估量的曆史作用。
吉林成氏就是來源于中原的漢族顯姓。通過這個家族的存在與現實,我們可以更真切地看到中原漢族對東北深刻的影響與意義。
吉林成氏家族現狀
吉林成氏最近一次祭祖續譜是2012年的3月3日,吉林成氏族人以“吉林成氏壬辰修譜慶典暨懇親大會”聚集其塔木鎮。以其塔木鎮及烏拉滿族鎮成氏族人為核心,散居吉長地區及全國各地成氏宗親500餘人,因為共同的血脈族源彙聚在一起,共叙親情或認祖歸宗。壬辰年修譜,是成氏祖先的遺訓。2012年壬辰年伊始,成氏族人以成氏故裡“成家房瓦”(今成家村)族人為中心,成立了“吉林成氏壬辰新譜修譜委員會”。委員會成員經過近一年的努力,聯絡其塔木與烏拉和散居在全國各地的400多個成氏家庭,并編輯結集《吉林成氏壬辰新譜》,上譜族人共2439人。此次“吉林成氏壬辰修譜慶典暨懇親大會”生動顯示了一個大家族的繁盛,和根源深厚的氣象與風範。其修譜的意義,正如十世成世昌先生在“新譜序”所言:“我成氏家譜,當年‘藏之族長家,每歲清明,俱集于此,循循執子弟禮,聽老輩道古今忠孝可歌可泣事,以為法’。摒棄封建意識,着眼承前啟後,譜之功用矣!”
“吉林成氏壬辰修譜慶典暨懇親大會”開始領取名簽的成氏族人
吉林成氏從始遷祖三百多年前于關内撥遷吉林烏拉城,至今已曆十五世。我市深受愛戴的曆史名人成多祿,就出自這個家族。
從始遷祖鳳鳴康熙二十四年遷到烏拉城北查裡巴屯,至新譜修成之日,吉林其塔木與烏拉大地,以及因成氏而得名的“成家瓦房”(今成家村),已是吉林成氏宗親的血脈之根。有家譜為據,這個家族無論到會還是沒到會,也無論走出多遠,都會找到自己生命的故鄉,知道自己從哪裡來。
吉林成氏壬辰新譜修譜委員會成員。
這是一切家族建立宗譜并續譜最根本的意義,但遠不是全部意義。随着新世紀以來世界性的人類物質與非物質文化保護與搶救意識的深化,家譜的功用,不僅僅是一個家族的史記,越來越多的家譜,發揮着重要的補充曆史缺失的作用,并成為曆史真實的寶貴見證——這也應是“吉林成氏修譜慶典暨懇親大會”需要備加重視的意義。
成氏參加慶典的族人全體起立,向譜單上的祖先及先輩緻敬。
慶典上,我市著名書法家、成多祿研究會會長張運成先生,以“光大遺德”四個大字,向這個他無比敬仰的家族表達他的慶祝。追溯“遺德”的含義,不止于令成氏族人也令吉林人驕傲的成多祿先生,也包括成氏更遠的發源于中原的祖先。
來自各地的成氏會上認親論輩的融融場景
大會評出對家族有貢獻的家庭代表頒獎後合影
吉林成氏起源
成氏,也是最早繁興于中原對中國曆史發生過深刻影響的家族。追根溯源,吉林成氏應該屬于這個家族在東北的一個分枝。其中的源與流的關系,也記載在吉林成氏的譜書裡。無疑,這是中原漢民族開發并影響東北的一份值得珍視的檔案。
中國“成姓”有多個源流。據成氏譜書記載,吉林成氏源于姬姓,出自周武王之弟、周文王第五子叔武的封地郕(今山東甯陽),叔武在郕建立郕國。郕國後被齊襄公姜諸兒所滅,其後代遂以國名為姓氏,後有的化為成氏,史稱“成氏正宗”。成氏族人大多尊奉叔武為得姓始祖。吉林成氏始遷祖鳳鳴公,世居山西省洪洞縣,因做官帶家眷遷河南省确山縣。清初,先祖調歸京師,家眷随之遷往。康熙朝,有八旗實邊之舉,隸新漢軍正黃旗。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先祖鳳鳴撥遷打牲烏拉,帶家眷初居烏拉查裡巴屯,後調其塔木,任五屯納糧官。樹大分枝,五世可功析居成家瓦房,任打牲烏拉總管衙門委官,贈武略騎尉……六世榮泰曾任打牲烏拉總管衙門六品骁騎校,其子多祿,諱恩齡,生于成家瓦房。吉林成氏修譜,對自己出身家族的追根溯源,由成多祿先生的父親榮泰公倡議,由成多祿完成,并立修譜傳統。
吉林成氏的影響與意義
吉林成氏通過修譜與懇親,讓這個家族的後來者,也讓同生息于這塊大地的人們看到,這個家族始遷祖因公而來在吉林紮根300多年,以世居地其塔木鎮和成家村為根基繁衍生息成枝繁葉茂的大家族。這個家族養育了衆多優秀兒女,無疑成多祿是最優秀的代表。他不僅是成氏家族的驕傲,也是吉林的驕傲,在東北乃至中國的影響,都是不能忽視的。作為“吉林三傑”之首,他直到今天,仍受到廣泛的崇拜與愛戴。成多祿的存在與影響,已是吉林曆史文化的組成部分與重要内涵,他一生的重要事迹與成就,包括書法詩文,已被收入《成多祿集》等多種史集,吉林市“成多祿紀念館”、“成多祿研究會”等機構與組織,是其精神的重要載體與傳播媒介。
東北民族包括滿族入主中原并融入中原的曆史進程中,中原漢族向着東北的遷徙與流動,并融入東北民族的曆史生活,發揮的影響與作用,同樣重要,甚至更為重要。但是中原漢族對東北可能更深刻的曆史作用,長期為一種根深蒂固的偏見所掩蓋,最深刻最有代表性的偏見——“流放者的土地”,和中原人的“噩夢之鄉”,影響至今。這種偏見,不僅遮掩了中原漢族對東北大地的曆史作用,同時使這遼闊的養育東北民族也養育進入這裡的漢族的富繞大地,充塞和籠罩了過度濃郁的灰暗與悲哀色彩。使代代曆史的後來者包括我們,無論站在中原還是東北大地,向曆史深處眺望,看到和感到的都是流放者的凄慘遭遇與歎息,看不到土著東北民族可能有的淳厚、豐富、同樣充滿天倫之樂的生活真相,更忽視廣大來自中原的漢族,在東北故鄉可能有的飽滿而鮮活的真實人生。
事實上,曆朝曆代,從中原進入東北的漢人,除了因戰亂流入或政治流放或闖關東而來的窮苦人,也從不乏國家因公拔差而來的名門顯族,吉林成氏就是一個有代表性的家族。這個家族在清代隸漢軍旗,不僅從旗籍意義上屬于滿族,從血源上也融入了滿族。僅以成多祿為例,他的母親為滿族瓜爾佳氏,他的兩位夫人都出自滿族大姓——孟蘇哩氏與他他拉氏……
成多祿的母親瓜爾佳氏 吉林市檔案館供片
至2012年成氏修譜,這個家族已傳至十五世,譜上健在族衆達1333人。某種程度上以成多祿為代表的吉林成氏,在吉林繁衍生息與發展,也可以看做是中原漢族融入東北,并對東北的開發與精神影響的典型代表,這個家族也是今天吉林乃至東北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
本文為阿桂的故鄉原創作品,其他平台自媒體轉載須經作者同意,違者将追究法律責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